【永州古迹】粤盐入湘的蓝山挑盐古道和万年桥

亲历写满辛酸的蓝山挑盐古道和万年桥

图/文  陈瑜

蓝山县位于湘南边陲,南岭山脉中段北侧,自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东与临武县接壤,南与江华县、广东省连州市毗邻,西与宁远县交界,北接嘉禾县。自古就是连接湘粤的交通要道,听说这里有一条写满心酸的挑盐古道还保存着,出于对古文化的探究,我带着队员们出发了。

虽然是上山下山的小路,车辆无法进入,队员们都欣喜地加入了步行队伍,太阳较大,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爬上山,拐过一道弯,下坡,就来到了路旁杂草丛生的古道,高低起伏,路道狭窄,路旁枯藤遍地,浸满汗水和泪水、不规则的青石板路隐藏在杂草中,此时此刻,我思绪良多,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肩挑手提、衣衫褴褛、负重背盐的身影在艰难的步履蹒跚,表情木然呆滞,脸上刻着风霜、苍老,手上布满伤痕而瘦骨突出,脚穿磨烂的草鞋,弓着背一步一步的往前挪……一个辛酸而真实的场景!

据史载:湖南自古缺盐,食盐历来从淮河流域引进。元朝末年因陈友谅起义引发战乱,淮盐不再入湘,特别是湘南人不得不翻山越岭到南方找盐。清代,湘粤盐贸由广东的盐法道管理,在乐昌和连州星子设两大盐埠,委托盐商销售。所以在湘南地区就有“乐昌挑盐”、“连州挑盐(或者星子挑盐)”一说,以蓝山县城为中心,向北的挑盐大路:第-站是黄花坪,三里亭,沙子凉亭,大路脚,到和平圩又分两条路,一条走左边,大凉亭,苦珠巷(半山铺),竹管寺直到宁远县、道州方向。另一条走桐木冲,石生塘,粟山尾,过太星桥(很古的一座石拱桥)到两家亭,下洪观直到嘉禾县。

从蓝山县城向南的挑盐大道,离城约3公里后的第一站是岭脚,岭脚向南即进入山区,过羊车岭、观音凉亭,滴水龙瀑布,是在丛山峻岭间穿行,高大茂密的树木使得太阳光线都很难照射到地面,山林间显得阴暗可怕,而隐没在那茂密树林中的土匪,更是使人胆颤心惊!麻石铺成的挑盐路就淹没在这茂密树林中,也淹没在萋萋野草之中!

沿路尽是二三尺宽的石板路,蜿蜒崎岖,有些地方甚至要过悬崖,渡湍流。挑夫一般每次挑80---120斤,起早贪黑,每天要步行20、30公里。为节省食宿费用,挑夫们节衣缩食,风餐露宿。由于条件极端艰苦,一些体质较差的挑盐人倒在路上,就永远也不再起来了。除了辛劳外,还要时时防着躲在暗处的山匪,所以蓝山民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崽莫挑盐,一年当十年;天天有凶险,日日挑驮难!

挑夫分两种,一种是职业挑盐夫,即受雇于盐商,一年四季,不论寒暑,都要挑盐,按挑回盐的重量算工钱的。另外一种是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挑盐。虽然两种形式不同,但他们共同点都是去时挑一些农副产品如黄豆、玉米、高粱,大米,茶油,花生,鸡鸭,或者是抬活猪等等,到广东去卖,回时才是挑盐。赚取差价,贴补家用。挑夫注定就是辛苦生涯,来回上百公里,往返皆负重。一根竹担杆、一副箩筐、两个竹筒,一枝装着茶,一枝装着干粮(通常是高粱饭),一把油纸伞就是每次出行挑盐的行当。但为了生活、生存也只能是走上挑盐的艰辛之路!

明朝隆庆年间,羊车岭峡谷是衡阳、宝庆、永州诸州南下广州经商挑盐的必经之道,每天过往客商、挑夫络绎不绝。途中必须要越过一条舜水河,水流湍急,每逢春夏,河水暴涨,挑夫屡次搭建的木桥屡次被洪水冲走,无数条性命在桥上被水随桥冲走,也不知道有多少妻儿曾在桥边泣血顿首,失亲痛哭,那伤心欲绝的场景惊天地泣鬼神……

后来在清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县吏梁群长等人听过乡民悲惨感人的故事后,发起募捐,雇匠凿石,用工万余,耗银千两,于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建起了这座单孔石拱桥,桥长23.3米,宽7.3米,高9.3米,桥基建在舜水河两岸30余米高的悬崖上,河西桥基在悬崖巨石上凿槽而成,河东桥基因正对水流冲击方向,因此除凿槽下基外,还加砌了一堵长6米、高2米、厚0.8米的护基石埠。就在桥刚刚竣工时,乾隆皇帝来所城镇的黄泥铺村南端的鸡脚庙祭拜菩萨,听说正在修建石桥,78岁的乾隆也听过当地官员关于挑夫伤心的故事后,就绕道来到这里,见石桥造得如此巧夺天工,不由龙颜大悦,要同来的人即兴作诗。一个给皇帝抬轿的轿夫不等其它人来作诗,便随即答道: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架桥修路功德高,一辈辛苦万年好。”乾隆皇帝听后就拍手连说:“好!好个一辈辛苦万年好!这桥建得如此坚固,一块石紧镶一块石,这桥就叫'万年桥’吧。”道光6年(1826年),当地人彭与龄父子及陈太虚等人在桥面加砌石栏,并立碑于桥西,为纪念乾隆来过此地,便镌文“万寿无疆”于石碑上。

    由于万年桥属露天桥,行人爬山越岭后,却无处休憩,就在这时,当地人在古桥西岸修建了一座“积寿亭”。八根方形石柱沿石壁而立,香樟木梁,青瓦盖顶,石板铺地,石条为椅。曾经有一位诗人写道“横跨山河披翠衣,涛声日夜入心扉。情真何惧风霜袭,万古驮人出困围!” 亭内置有整石凿成的巨型茶缸,重约千斤,可盛茶七担,供过往行人无偿饮用。并把轿夫作的诗刻在亭子的石柱上: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至后来修有公路,无须挑盐,这条辛酸路就不再有挑夫过往,历经风雨,亭朽木烂倒塌,茶缸和石柱失去了往日的价值都安静地倒裂在废墟杂草中。

我们站在废墟,远眺石桥,依然是风姿不减,横空出世,飞达绝壁,气贯长虹。也许是它,永远忘不掉那曾经忙碌奔波的身影,也算自身留下的辉煌印迹,不管时代变迁,无论洪水冲刷,它都坚守着一份信念,保存着一份记忆,永远作为后人的一种纪念,登桥俯视,河水奔腾咆哮,碧波涌雪,涛声如雷,惊人眩目。

一座桥,传说得到了神仙的庇护,万年不倒。一条河,传说中天子曾经涉水而过,万年长流。多少年,匍匐成一个姿势横架于舜水之上,看惯了花开花谢,看淡了云卷云舒。千百年的岁月里,行色匆匆的商贾,汗流浃背的挑夫,闲庭信步的游人,步履蹒跚的游子,情投意合的恋人,翘首盼归的母亲……万年桥,寒来暑往里,你的身躯是否承载了太多?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在诗人的句子里,于一个有风的的午后抵达你的身边,一河清水带走了思念,却沉淀了许多离愁。

盐!是生活的必需物资,也是当时稀缺物资,有“一斤盐,三斗谷”之说,时光流逝!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祖祖辈辈餐风露宿、肩挑手提,日夜奔波在这条路上,浸满了血水与泪水,对于年青人来讲挑盐是陌生的,不敢想象,也没有记忆,更没有所见所感,也无暇去顾及这条不美的古道,但它作为一段历史的写照,作为先辈们为生活而付出的艰辛,我们永远不能去忘记。

(0)

相关推荐

  • 【永州古迹】蓝山:与舜帝南巡有关的望疑亭、舜岩、舜帝殿

    与舜帝南巡有关的古文物:蓝山望疑亭.舜岩.舜帝殿 陈瑜 听说舜帝在蓝山的踪影,出于对舜文化的好奇,在蓝山文联副主席吴开嫦的引领下,去追寻舜帝在蓝山的足迹.   清晨我们出发走永连公路,来到第一站就是所 ...

  • 【文氏源流】湖南省永州文氏各地派系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古道,盐马,人家

    古道,盐马,人家 原创2021-06-21 16:29·爱吾爱 一条古道,穿越1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千年,一头是贵州的天堂坝,一头是四川自贡.曾经马队拥挤,曾经挑夫如梭,马背上驮的, ...

  • 皮包公司开大会?联通网络重保很给力!

    12月3日-5日,"'箱'约永州'包'容天下"2020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在蓝山县万和工业园举办,2万多平米的展厅汇集了众多企业商家近万人参与.永州市委书记严华宣布开幕,中 ...

  • 湘黔古道上,父亲的挑夫生涯

    作者:陶永元 湘黔古道险又长, 崎岖艰险通洪江. 洒下一路艰辛泪, 蹄声马铃响铿锵. 笔者今天要讲的故事,既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而是发生在湘黔古道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我父亲的挑夫生涯. 群山环抱的绥 ...

  • 周鸿:羊角古城的记忆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有没有可能让广东拥有冬天?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86 篇 原 创 主 文- 当我们摊开中国的地势图 将视野聚焦在两广丘陵与江南丘陵之间的 一处黄褐.翠绿相间之地时 我们的视线会在顷刻间被它所吸引 这个地方的山岭连 ...

  • 永州雪韵

    刊发日期:2021-01-26 语音阅读: 寒冬腊月,在北国早就是冰天雪地,而位于湘南的永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现在较少看到雪了.不过,在一些高山之巅,美丽的冰雪还是会如约而至的.如果再加上偶然邂逅的 ...

  • 观音桥上观乐善 | 湘南徐工

    一个为文字而生并赖此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自由撰稿人. 一个贯通理科思维.工科思维和文科思维并将余生托付文学的人. (题外话:若阁下认可鄙人的文章,届时若有撰文需求,任何题材皆可,不妨联系湘南徐工,一切 ...

  • 从贫穷挑夫到富豪的扁担祖传奇//湘黔古道上的故事//黄生东

    湘黔古道上的故事 扁担祖 黄生东 从绥宁水口连接宝庆与洪江的湘黔古道,路面相铺着一块块青石板,蜿蜒在雪峰山脉的群山之中,穿行在绥宁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古时,有多少挑夫郎在这条道上为了讨生活,撒下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