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找准击球点,建立自己的击球结构

很多朋友在打球的时候,动作很到位,力量也很足,但偶尔也会感觉自己不在状态,打不准球。简言之,就是打出的球不是自己想要的。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击球点没有找准,导致打出的球速度旋转出不来,路线偏差大。

而击球点绝不是一句“在身体前方”能简简单单描述的。击球点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点,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描述:

  • 与地面的高度

  • 与身体的左右距离

  • 与身体的前后距离

并且如何使高速运动的球恰好在击球点上撞击在球拍上,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今天的文章,会以正手击球为例,讲述如何找到最佳击球点位置。

首先,击球点的位置,就是在挥拍速度最快的地方。

正手击球简单的描述是这样的:

  1. 首先做好准备姿势,此时腿部弯曲,为击球时蓄力。

  2. 腿部发力蹬地,地面给身体一个反作用力,当腿部力量传达至髋部,开始转髋,依次到达肩部,肘部,手腕。这个过程需要格外注意,力量的传递顺序以及发力的时间顺序不容有差错。此外,正手击落地球时,挥拍轨迹多是向前,而非弧线。

正手击球前,重心在后腿上,根据来球高度,调整好重心位置。击球高度在身体的腰部位置上下。如果来球较低,腿部充分弯曲。

在击球过程中,后腿蹬地,重心移至前腿,拍子在身体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在最初的时刻,拍头会有短暂的滞后。之后,肩部随着身体的转动,带着大臂往前运动,由于力的传导是先后顺序,并且胳膊在击球时比较放松,所以,此时肘部会领先与手腕。

如图中所示,在击球前瞬间,力量已经传递至手肘,明星的手肘先行于手腕,拍头在身后还没有打开拍面。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肘部是向前运动,即肘部运动的方向和来球方向平行(所指的是原路回击来球)。即使在变线时,肘部运动的方向也是朝向面对的方向。

肘部在向前的运动快结束时,小臂就开始击打来球。有些朋友问,肘部什么时候向前走完?

自己可以试一下,肘部发力往前,到某一位置后,便会向以弧形轨迹向身体内侧走去。在弧形轨迹前,即是向前运动结束的点。

此后,小臂在前面的带动下继续向前运动(击球的手腕是固定不动)。当小臂完成向前后,此刻就是拍头速度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击球点。

以上是击球点与身体前后位置的关系。而另一个重要的,就是击球点与身体的左右距离关系。

如果击球点与身体距离较近,容易被挤到,发力也就不顺畅。如果击球点距离身体太远,则挥拍轨迹不稳定,球很容易下网出界。

由图可明显看出,击球点与身体远近,主要取决于肘部与身体的远近,以及拍头与手腕的高低关系。

在训练前,可以进行挥拍练习,找到击球点与身体的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在会空拍时,可以在拍头上套上一个塑料袋,增加空气阻力,这样会有击球的感觉。在挥空拍时,每次注意一个点,例如,这一组挥空拍注重球拍与身体的距离,下一组注重击球时的发力顺序以及手臂的放松。

之后进行多球训练时,不要太执着于击球的效果,多体会击球的动作,击球时是不是很舒服,击球点是否偏离太大等等,当这些问题解决后,便可以追求速度、落点等。

在重心方面,可以进行录像观察分析,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或者可以进行专项训练。让伙伴隔网抛低球,自己在击球前默念,降低重心。进行几组训练,便可迅速改正。

重复大量的击球训练,让其成为自然而然的动作,这样才能在比赛时,击出完美的弧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