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阳谋,最后一个看似疯狂实则是史上第一阳谋
今天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阳谋。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阳谋 !阳谋一词出自咱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阳谋,是针对阴谋而言的。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先说说阴谋的意思是暗中做坏事!那么阴谋和阳谋,就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了。它们的区别在于,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多了,也更加难以实施。也就是说,阳谋就是完全坦白的告诉对手你会如何行动,大大方方的暴露自己的作战方针,阳谋就算被识破,对方也是无法破解,就算对方知道这是个坑,也得往里跳,往往是战略层面的碾压。
好啦,废话不多说了,咱们开始盘点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十大阳谋。
第一,推恩令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将刘氏子孙分封各地,快速消灭异姓诸侯王。刘邦去世后这些刘氏诸侯王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中央皇权。汉景帝武力消藩,结果酿成七王之乱。汉武帝登基后,吸取景帝教训,推行推恩令。把诸侯王的封地由嫡长子继承,改为所有儿子都可以分封继承,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法与中央政权抗衡了。
诸侯王明知道“推恩令”是个陷进,但是也无法反抗,反而还得感谢皇恩浩荡。汉武帝的“推恩令”下达后,就算诸侯王不愿意分封,诸侯王的子孙却非常赞成。不分诸侯王的子孙们就会为了封地而进行内战,汉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将外部矛盾转化为他们自己的内部矛盾。
多年之后,汉武帝正式下旨消藩,各诸侯国的实力大不如从前,已无力对抗中央朝廷,只能选择服从。“推恩令”这个阳谋,诸侯王们明知道是陷阱,但也无法破解。
第二,围魏救赵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阳谋,无论庞涓如何选择都是坑。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孙膑前往救援。然后孙膑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军回国救援。
其实魏国救赵的精华是他的后招,围点打援。国都被围,魏军的失败就已成定局。继续攻打赵国,即便是打下赵国,当时的统帅庞涓必然会受到魏国国君的猜忌,所以他只能回军救援。此时齐军就可以选择优势地势,以逸待劳,埋伏魏军。简简单单的一个围困,就让魏军统帅庞涓陷入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困局,最终兵败被俘。
第三,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指秦国丞相范雎提出的一种外交政策,“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二国,因为韩赵两国最近,国力最弱。稳住楚国与魏国两个巨无霸,暂时对较远的燕齐置之不顾。“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远交近攻”也是一种阳谋,各国都知道这个策略,但是也无法破解,最终秦国用这种方法逐一消灭了其他六国。
第四,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是晏子辅佐的第三个国君了。齐景公麾下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分别是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他们武艺高强,为国家立下了不小的功勋,三人意气相投,还结拜为兄弟。但他们恃功而骄,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包括三朝元老晏子。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前二者;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着两颗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第五,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8月22日晚朝结束时,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时,赵匡胤屏退侍从面对将领叹气地说道,“我非尔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高枕卧也。”
皇帝连睡觉都睡不好,将领们自然要询问原因,赵匡胤则回答道,“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次日,将领们纷纷交出兵权,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第六,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是发生在曹操身上的故事,当时曹操虽有实力但是没有名义,曹操的谋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以此号召天下人才为曹操效力,并且为他的起兵找了一个好听的由头,这个阳谋也是无法破解的,明知道他是故意找茬,但是你不听,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打你,而你反抗就是造反。
第七,论持久战
1938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时候,很多人对抗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感到非常迷惘,甚至出现了“亡国论”、“速胜论”。毛主席在这个时候,公开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著作,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提出中抗日战争必然胜利,是需要持久抗战的。《论持久战》是公开的,敌人都能看到,但是就是无法破解这种言论,是一个伟大的阳谋。
第八,合纵连横
合纵就是联合弱国共同抵抗强国,连横就是联合强国制衡第三国。合纵连横实际上是一种为了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军事、外交策略。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这是一种外交战略,明明知道意图,但也是无法破解。
第九,种桑误国
秋战国时期,齐国因齐襄公的错误政策导致国力大损。为了应对周边鲁、梁等国的威胁,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要求全国上下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
绨,是一种丝绸制品,当时的鲁、梁二国的百姓非常擅长织作。齐国百姓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后,对绨料的需求大增,就大量的从鲁、梁进口这种面料。鲁、梁二国发现织绨有利可图,就荒废农业,大力种桑发展织造业,而齐国则大力发展农业,囤积的粮食堆积如山。
数年之后,鲁、梁二国的粮食完全依靠齐国进口。此时,管仲突然宣布齐国百姓禁止穿绨料,只得穿帛料,并且拒绝与鲁、梁二国通商。没有了粮食来源,鲁、梁之民饿馁相及,两国的国君无奈只得花高价请求齐国卖粮。当时齐国百姓购买一石粮食只需十钱,而鲁、梁二国的百姓却需上千钱。
三年之后,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鲁、梁二国,还赚的盆满钵满。
第十,1969年毛主席破解苏联核威胁的“换家战术”
1969年中苏交恶,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一时间中国笼罩在核轰炸的阴云之下,但是很快毛主席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换家。简单来说,就是当苏联进攻中国时,中国所有野战军集中力量,立马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苏联领土。苏联在中苏边境布置了很多军事力量,后方薄弱,我军不是没有打赢的可能性。在苏方境内的将士一边与苏军打游击战,一边将中国老百姓大量转移到苏联境内,最终把全部中国人移到苏联,从而达到换家的目的。苏联可以将核武器对准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但绝对不会对准自己。假如苏联在自家境内使用核武器,到时苏联人也没有地方可去,只会两败俱伤。
按照毛主席的想法,我方在转移到苏联的同时,将中国全部的核武器用于进攻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让美国无法对中国出手,令中国腹背受敌。以美国人傲慢且自负的性格,自然不会吃这个闷亏,肯定会报复中国。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被炸,短时间内无法进攻中国。等美国本土和其他地方的武装力量赶来时,中国人已经转移到苏联境内,美国只有轰炸苏联才能报仇。假如美国对苏联核轰炸,那么咱们就跑到欧洲。
更何况,中国已经遭到苏联的大轰炸,国土被毁,美国的报复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苏联和美国本来就是死对头,肯定也会还击,而且当时两国都有相互摧毁的核战略。如此一来,苏联就需要腾出大量兵力和美国对抗,中国就有机会消除苏联的核威胁。
我国其他高级政要和将领得知主席的“换家战术”后,十分佩服主席的智慧,一致认为该方案是可行的。随后,毛主席让周总理给勃日涅科夫以及美方发了封电报。上面写着中国向来爱好和平,但如果苏方坚持核打击中国,中方将实施“换家战术”,将毛主席的计划告知美苏两国。
美国慌了,如果在亚洲的军事基地被毁,美国将损失惨重,重返亚太地区的计划又将推迟。因此,美方警告苏联不要乱来,否则美国会将炮弹对准苏联的130多个城市。中国和美国的表态,让苏联彻底打消了计划。毕竟美国在古巴核导弹危机时,破译了苏联的电报密码,获取了苏联重要军事基地、工业重镇的具体位置。苏联很可能面临着既没有打击到中国,本土反而被美国轰炸的风险,苏联冒不起这个险,更承担不起后果。经多方考量,苏联最终取消了核打击中国的计划。
毛主席的“换家战术”,不得不说很高明。他靠一封电报,便解决了中国所面临的核威胁,保住了国家和人民,伟人果然是伟人!这一“换家战术”可谓是史上第一阳谋,明白白的告诉对方我们的具体计划,但是对方却无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