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创作与批评若干疑似误区的漫谈(5)
误区五 要命的切题
作者:黄 浩
作者简介
黄浩,湖北监利人,中国教师报新闻版主编,马云公益基金会特约媒体观察员。曾任《对联》杂志社编辑,获2007、2008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
误区五 要命的切题
对联创作者常常被两条“万能评价”戳中泪点。
其一,“未能跳出窠臼”,前文已经述及。
其二,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无论你多么辛苦写了一副联,总会有人背后跳出来说叨——
“你这联吧,看起来很牛逼,其实人都不知道你说啥!”
“你不是写的嵩山吗?我看换成写华山、高山、大山、XX山一样是可以的,太泛泛了!”
“虽则联意高古、句式整饬、意境超拔,然未能稳切题旨,有放诸四海而皆准之嫌,乃一大憾事也。”
“雅则雅矣,唯恨不切。”
……
评论者们费尽心思换着各种说法,总之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的联虽然(可能)看上去多么文采飞扬,多么高大上,但非常遗憾的是,文不切题,终究落了下乘。
令人颇为懊恼的是,面对这种批评,创作者往往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却又无从反驳,更有稀里糊涂跟着点头的——还真是不切题,得改!
其实,创作者与评论者的两种不同态度,乃是缘于对于“切题”的认识并不一致。
我想,如果不是刻意为之,也不是因为急着交卷导致审题不清,大多数创作者很难眼睁睁地把写嵩山的联写成华山、五指山或者其他山,更不会写成西湖或者日月潭——遭致“不切题”的批评,缘于部分同志惯用“倒推法”来评判一副联作。
不看题目,且看内文:
——有没有哪些文字提到了它地处河南登封界内?
——有没有哪些表述证明它是五岳之一?
——有没有哪些文字说明它与全真教和少林寺的关系?
——有没有哪些文字述及到它的历史?
……
就仿佛三维空间的定位一样,评判者依据地理位置、人文典故、历史渊源等因素,绘出X、Y、Z轴上的几条射线,最终在交汇点找到答案——你看,除了嵩山,还能是哪儿?
如此,对联评论仿佛成了猜谜一样。创作者得提供足够丰富的信息(还不能直接提供答案),让人在时空定位中找到你表达的一个点,除了它,就是它。如此方能称作“确切不移”。
我以为,这是一种过于苛刻的“切题”要求,甚至走入误区,并不值得提倡。需要声明,我这里绝不是提倡“不要切题”,而是要探讨“何谓切题”以及“如何切题”。
切题不应是简单而显性的“猜谜式”的行为,如果写嵩山必然要提到类似“北瞰黄河,南临颍水,东接汴梁,西连洛邑”等字眼,必然要要提及“五岳之中”等等,创作有了这些“定位”所需的规定动作,未免失去了意趣、限制了表达。
真正的切题,乃是在联文精神上与题目相对接,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一对一”。
顺手翻开《对联话》第一页,看看其中的联作——“月明如昼;江流有声。”只看联文,谁能判断它是写金山的明月亭?“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恐怕淮南的许多桥,不独二十四桥,都可以这样描述吧?“倚槛苍茫千古事;过江多少六朝山。”安庆大观亭固然有此意境,但金陵的其他临江的亭台楼阁,也同样有不少当得起这十四个字的。
我们何以从未觉得这些联“不切题”?还在于联的内容与题目是相互呼应的,我们不必因着内容去猜题目,但看了题和文,我们觉得他们的意境是同一的,并没有隔离感。这样,便已经是真正的切题。倘若当初江峰青非要将文字精准定位到“二十四桥”,恐怕写出来的文字很难如此优美了。
这其实不难想象。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人与景,譬如写“黄鹤楼”,我们写它地处龟蛇二山,写仙人驾鹤、吕洞宾吹笛等这些典故,尚且很容易精确定位。但对于一些并不知名,也鲜有人文典故的风景,恐怕很难真正做到“看到联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当然,我们也无须深究。
所以,写点哪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字,只要他足够表达你的题意,契合题目的意境,那便是切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