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说的都是谁?
作者:龍乡
这是《红楼梦》第七回“焦大醉骂”中所说的话。
在前八十回中,焦大仅出现这一次,差不多上千字的描写,却给所有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网上有许多对其解读的文章。对于“爬灰”指贾珍与秦可卿大家存在共识;至于“养小叔子”有人认为是秦可卿与贾蔷,有人认为是王熙凤与贾宝玉,各有各的理由。
然而,这都是在表面故事上进行的延伸与猜测,并没有太大意义。
“一笔两写”,“一喉二歌”,是《红楼梦》特有而又奇异的写作手法,它不但指书中用同样的文字写出了“表面和隐藏”两种故事,更奇妙的是对隐藏的故事仍然做到了一笔两写,一喉二歌。而“焦大醉骂”的这一小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原文是:
众人见他大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人,掀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段描写让人感到突兀、诧异、震惊,因而也使读者对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却不在这精彩的表面故事下面,有着更加奇异得令人叫绝的两种故事的隐藏:
第一,在这段文字中,虽然只是“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但是读者们从前后文的联系中,都能看出来其中被骂的有秦可卿。其实在行文中只有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出现过秦可卿这个名字,“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也仅是在十三回的回目中出现,而其它行文中写的都是“秦氏”。
重要的是“秦可卿”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意义?有说是”情可情”或“清可情”,显然这样的谐音,是表达不出什么含义的。《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有言“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著《资治通鉴音注》的南宋末年人胡三省于此处注曰:“秦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也。”《史记》中多处亦有关于秦国客卿的记载,无论秦可卿的名字是否出于“秦有客卿之官”,但“秦可卿”的确来自于“秦客卿”的谐音。自秦穆公始,从各诸侯国来到秦国为“客卿”者人数众多,为我们熟知者如百里奚、公孙支、卫鞅、张仪、范睢、韩非、李斯等等。但是如果泛指所有的秦国客卿,那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秦可卿到底隐指那位秦国客卿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与焦大有关。在焦姓的几来源中,其中一个来自于战国末期的齐国人茅焦,而茅焦的后人在后来发展中形成了两姓,一支以茅为姓,一支以焦为姓。焦大之“大”含有“起始、初始”之意,因此上“焦大”这个名字正是在隐指焦姓之祖先“茅焦”。
在司马迁的《史记》与刘向的《说苑.正谏》中都记载了茅焦的一个故事:茅焦是位博学亢直之士,在他为秦国客卿之时,遇到了秦王嬴政平嫪毐之乱,同时将亲生母亲王太后赵姬赶到雍地的萯阳宫,永远不许再回咸阳,秦王政并因此杀了二十七位劝谏的大臣。茅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冒着被烹煮的危险,说服了秦王政把赵姬接回了咸阳,并把茅焦封为上卿。
因此上,焦大醉骂所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为了让读者知道“秦可卿”隐指茅焦提供最直接的暗示与线索。
但是,如果仅止于此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在《红楼梦》里除了宝玉梦境中出现秦可卿这个名字,其他行文中写的全是秦氏,作者当然是有意为之;而关于秦国客卿茅焦的记载中,也仅有茅焦直谏秦王政这一件事。如果说茅焦于《红楼梦》没有意义的话,那么,作者的目的嬴政。这是因为,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就变成了秦始皇,他命人用和氏璧镌刻制成了传国玉玺,并用李斯的笔迹在上面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以后的王朝都以得到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合法性。即便是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期间丢失不见后,后面的王朝就自制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性。
而作者欲表达的这种涵义,也就隐藏在焦大醉骂的背后。
第二. 作者是心向明朝的,在其心目之中,明朝才是正统合法的王朝。而取代明朝的满清,则是非法、非正统性的。因此,作者借焦大醉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以这种丧失人伦,来隐指满清取代明朝是非法的,非正统的。
而焦大之骂也实有所指,那就是被封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
多尔衮在害死侄儿豪格后,将豪格王妃占为己有,这不是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吗?传说,博尔济吉特氏(庄妃)为了使自己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甘心委身于多尔衮,这不就是“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吗?
南明著名学者、民族英雄张苍水对此有诗云: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虽然多尔衮与庄妃的淫乱存在争议,但通过焦大醉骂,可以证明作者与张苍水的思想立场是一致的。
而以上所述,也就是焦大醉骂所隐藏的故事和意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