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说韩信:江山本由将军定,不由将军见太平 2024-07-29 15:59:15 在淮阴侯韩信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自然是指萧何,两妇人分别是救他性命的漂母和取他性命的吕后,一幅对联十个字,概括了韩信的一生。公元前202年,项羽战败身死,天下大势已定,刘邦忌惮韩信的三十万齐军精锐,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为由徙封韩信为楚王。公元前201年,刘邦诈游云梦,以有人告其谋反为由缉拿韩信回长安,贬黜为淮阴侯。 遭遇接连变故,韩信变的非常谨慎,经常托病不出,直到萧何前来告诉他叛臣陈豨已伏诛,邀请他一起入宫庆贺,面对有知遇之恩和保荐之恩的萧何,韩信无法推脱,于是就随其入宫,刚入宫门,萧何便不见踪影,最终韩信被吕后抓到未央宫内秘密处决。韩信被杀,汉朝官方给的罪名是谋反,太史公司马迁如此叙述:韩信被贬之后郁郁不得志,陈豨出任钜鹿令,临去上任之前,陈豨来跟韩信辞别,韩信屏退旁人,拉着陈豨的手说,您去上任的地方乃天下重地,您又是皇帝幸臣,朝中关于您谋反的谗言肯定会源源不断,皇帝起疑心必然会亲自领兵讨伐,到时候我在朝你在野,我们里应外合,天下可得也。陈豨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听到此番言语当即应允。 不到一年,陈豨果然起兵,刘邦也如韩信预言,御驾亲征,韩信依旧托病,没有跟随刘邦出征。待大军出发后,韩信按计划秘密派人联系,准备放出大牢里的罪犯,攻入皇宫,抓住吕后和太子,不料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跑到吕后那里告密,事情败露,因此,吕后联手萧何设计杀害韩信。自古以来,肯定有人心有疑窦,韩信真的谋反了吗? 在我看来,韩信没有谋反。韩信确实是有谋反的机会和实力,但绝对不是在他被贬为淮阴侯甚至处于软禁状态的时候,他反叛汉朝的最佳时机是在杀死项羽麾下大将龙且又灭了齐国,那时刘邦还在荥阳与项羽相持,天下之事尚未可知的时候。当时韩信连战连捷,无一败绩,在军中威望极高,项羽派出的说客武涉,还有韩信的谋士蒯通,都劝谏韩信道: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您可做居中调停,做真正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天真的韩信认为汉王刘邦对他有解衣推食之恩,因此拒绝了两人三分天下的建议。在韩信有权有势,有兵有钱的时候不反,却在被软禁的时候谋反,可能吗?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想要诛杀三杰之一,战功赫赫的韩信,只能是谋反这个他扛不住的罪名。不知道刘邦和吕后在多少个深夜密谈商议,最终确定计划。刘邦御驾亲征,让韩信放松警惕,之后派遣萧何邀请韩信,骗进宫中。在《史记》中记载刘邦听闻韩信被诛时的反应:且喜且怜之!喜的是计划成功,除去心头之患;怜的是韩信无双的军事才能不能再为之所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初的范蠡和文仲就好似今日的张良与韩信,范蠡藏身江湖,与美人泛舟游湖,饮酒对歌,张良则闭门不出,寻仙问道,正所谓殊途同归,张良效仿范蠡,终于明哲保身;韩信也最终走上了文仲的老路。自古良将,难以谋自身,纵观韩信一生,一直是抱有宁死不负汉的精神信念,如此将仁义看的比江山和生命还重的人,最终呢,却因为功高震主被诬以谋反的罪名,惨遭灭族。韩信的遭遇和皇室的无情,后人只能叹之悲之。 赞 (0) 相关推荐 当年韩信如果反刘邦,成功率倒底有多大? 有人觉得韩信不会赢,也有人觉得最后会赢.而在我看来,认为结局也有两个.一是在前期楚汉相争之时,韩信自立门户,那时候有成功的胜算:二是在刘邦夺下楚国之后,韩信再想要反对刘邦,胜算就非常小了. 韩信的能力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先举荐韩信当将军,再联合吕后杀韩信 昔者韩信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威执项羽,名出高帝,不知天时,就烹于汉. 作为项羽的老部下,韩信在项梁时代就参加了楚军,却始终只是一个站岗放哨的侍卫.常言道: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实际上 ... 韩信被吕后骗进宫杀害,临终大喊三字,成小青年的口头禅 据司马迁所著的<高祖本纪>记载:"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 得知韩信死讯后,刘邦的反应耐人寻味,司马迁五个字写出最毒帝王心 史事纵览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人物.故事都源自正史,力求客观理智,有益于人. 公众号 来源 | 头条号汉史钩沉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一个人创造了三 ... 韩信信任萧何却将自己害死,萧何对得起韩信吗? 韩信的死可能让很对人对萧何产生了改观,原本以为萧何是一位重情义之人,毕竟韩信是他给劝回来的.但萧何还是帮助吕后除掉了韩信,虽然对外宣称韩信有谋反之心,但背后的真相谁又 ... 生得落魄 长得窝囊 打得漂亮 死得悲壮 韩信死后留下的四十四条成语 生得落魄 长得窝囊 打得漂亮 死得悲壮 韩信死后留下四十四条成语 作者:曹 文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是无与伦比的.他弃项羽投刘邦,怀气吞山河之志.背水一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东汉末年,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个年轻人,名叫韩信.此人长得身材高大,英俊威武.可是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孤苦无依.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会依靠做买卖,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韩信就只好经常寄 ... 韩信为何难逃一死?他没张良的特殊地位,也没萧何的自保能力 西汉立国初期,在刘邦铲除大多异姓王,稳住了大汉局势之后,汉初三杰也迎来了不同的命运,其中最为大家评判的就是韩信之死了,在吕后的萧何的共同谋划之下,韩信被杀,刘邦心中大患被铲除,也是可以舒心了. 可能同 ... 张良与韩信同为“汉初三杰”,多年老战友,为何不劝刘邦饶他一命 韩信,必须死! 公元前196年,吕后以韩信参与陈豨谋反为由,与萧何一同将其诳入长乐宫钟室杀死. 汉高祖刘邦曾在公开场合高度赞扬韩信.萧何.张良三人,故世人称之为"汉初三杰".而三人 ... 读懂三国已中年:刘封之死,是罪不可赦还是千古奇冤 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让这一曲"临江仙",带我们重回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 建安二十五年的孟秋七月,蜀地成都仍是热浪滚滚. 北方的一代枭雄曹操数月前病死在洛阳.刘备也到 ... 《千古奇冤一》豫剧全场戏 《千古奇冤一》豫剧全场戏 涂如松冤狱始末:千古奇冤、轰动全国,直到惊动雍正帝才得以昭雪 清朝雍正年间,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发生在湖北麻城县.秀才杨同范一手制造了这起冤案,百姓们称他是"衣冠老虎". 起初,麻城县百姓涂如松对妻子杨氏经常留宿娘家不归非常不满,如松母亲患病之 ... 千古奇冤!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和夏朝的亡国之君桀一直都是暴君的代名词,我们多数人也都传承着这个观点.然而,历史上为纣王翻案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究竟是怎样的? 商纣王历来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典 ... 精忠报国,名将岳飞的传奇人生(五):前功尽弃,千古奇冤 导语: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岳忠武王祠> 明代政治家,著名民族英雄于谦 ... 金庸《碧血剑》袁崇焕的千古奇冤——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按照金庸先生自己的说法,<碧血剑>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写于1956年,坦言<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才是金蛇郎君夏雪宜,虽然<碧血剑>的文学性略有欠缺,妙 ... 千古奇冤!冯太后没杀儿子献文帝的证据 千古奇冤!冯太后没杀儿子献文帝的证据 冯太后,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亲自主持颁行了重要的均田制和三长制,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的变化. 北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 7 7. 为什么说是蒯通在编造韩信假史呢 应该说,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将韩信假史的编造者定义为蒯通,对蒯通也不算公平.但这是无解的情况下勉强可以拿得出手的解决之道,毕竟蒯通在韩信事迹上有作案迹象,姑 ...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 4 3.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韩信拜大将的过程犹如一部舞台剧,看似热闹精彩,但经不起推敲.乍一看,拜大将的决定是萧何替刘邦做的,刘邦就是个傀儡,任萧何摆布,萧何怎么说,刘邦就怎么做,而且是在什么也没有听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