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马达溪边雅滩村
马达溪边雅滩村
上华街道雅滩村位于兰溪市城南马达溪边上,距街道办事处西3000米。村民委员会驻唐家村。村以主村雅滩得名。区域面积为1.41平方公里。耕地1215.03亩,养殖水面10亩。辖雅滩、唐家、下葛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29户,933人。以种植珍珠为特色产品。
唐家村以唐姓聚居得名。
雅滩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1000米。村落沿马达溪成一字形分布,溪边绿树成荫。雅滩村始建于明朝。清朝时期,在村落下游建造赫灵庙、福善庵。在福善庵大门前建有通向南方石头桥,至今在通用,村中还保留几处明清建筑民居。
下葛村以葛姓聚居得名。
赫灵庙又名赫灵寺,俗称雅滩殿,祀宋侍郎胡则。在赫灵庙门口有一颗大樟树,树龄达500年。
胡则(963~1034),字子正,永康人,宋太宗端拱年间进士。初为许田县尉,后擢三司度支副使。胡则仕途坎坷,几度降级,又被两召入朝。明道元年(1032年)三月,胡则上疏,直言极谏,为受灾严重的浙西民众代言,终得“诏许永免衢婺二州身丁钱”而为民众所颂,后以兵部侍郎致仕。
胡则力求免除的身丁钱始于五代割据时期。至宋时,南方各地官府仍每年向百姓按每户“身丁”(即男劳力)征收钱米,给民众压上了沉重的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尽管早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皇帝已下诏:“除闽浙岁丁钱。”但地方官员并不认真执行,反而以“丁米”和“身丁盐钱”名义,继续横征暴敛。胡则不忍百姓疾苦,犯颜上疏,终使衢婺两州率先去除,为浙西南贫困山区扎扎实实“落实了政策”。而据《宋史》记载,两浙的其他区域,“身丁”税负最迟要在开禧元年(1205年)方见免除。
胡则为官,勤政亲民,宽厚仁义,又能直面朝廷弊政。他力主宽刑薄赋,兴革利民,做了许多利国益民的事,如:他曾把十来万服役的民夫遣送回家;在担任郡守时连上奏折,揭露官田私卖的不义之举。此外,他还减租平值、整治钱荒、勇改盐法等等,所到之处,政绩斐然。胡则曾经的同事、一代名臣范仲淹称赞他为“动唯至诚,言有名理”,并对胡则坎坷坦荡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概括:“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则少时就读永康方岩山,后百姓在山顶立庙以纪之,现方岩胡公庙早成为全国最大、最闻名的胡公祭祀地。公元1162年,方腊起义军在方岩意外溃败,宋廷认为是胡公显灵,高宗赵构遂用“赫灵”两字赐作胡公庙的庙额,由此,胡公庙又称赫灵庙。赫灵庙在兰溪亦多分布。早在正德《兰溪县志》上已有记载:“赫灵行祠,在县南雅滩,即胡侍郎庙也;侍郎庙,在县东十五里功塘,祀宋侍郎则。”三百多年后的《光绪兰溪县志》中,记录了胡公信仰的进一步发展:“赫灵庙,四乡多有,其著名者,则县东功塘,县南雅滩,县北侍郎冈,西乡又有二,一殿山,一西胡,俱祠宇宏敞,岁时祭赛。以八月十三为神诞日,届期均联会祭拜。唯殿山自八月朔至望日止,四方老少男妇来进香者络绎于途,几与永康方岩之祀埒,俗称小方岩。”可见当时胡公信仰的繁盛。如今,兰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恢复的寺观中,就有兰江街道殿山胡公殿、上华街道雅滩赫灵寺和马涧镇的侍郎庙主祀这位谋百姓福的胡公。另有梅江转轮岩,也有规模较大的民间祭祀活动。
赫灵庙始建莫详,清咸丰九年(859)毁于太平天国兵灾,同治年间重建。
赫灵庙坐北朝南,南偏东10度。平面布局为三开间三进一穿堂。歇山顶八字门楼,牛腿、雀替、额枋等雕刻花卉、瑞兽。门厅中缝梁架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边缝梁架为穿斗式。两侧有耳房。正殿三间,通面阔15.9米,通进深10.9米。明间前置牌坊式歇山顶二柱三楼门楼,气势宏伟。牛腿、雀替、额枋等雕刻花草、人物、瑞兽。中缝梁架带前后双步梁,采用石柱石梁,边缝梁架为穿斗式。前有天井,左右有耳房。
后殿为全石柱石梁结构,方柱抹角内,方形柱础,硬山顶。正殿与后殿之间有穿堂连接,穿堂左右各有一小天井,天井内有青石鱼池,华板雕刻天马、祥云等装饰。
全部建筑(含耳房)通面阔19.74米,通进深49.62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规模较大且石柱石梁结构十分罕见,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如今的雅滩村,村中道路已硬化,并有专职保洁员,村中垃圾每日及时送往街道处理,村内污水都已各自单户或多户处理,雅滩村是一个干净卫生、美丽而优美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