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槎河山庄图》尘封的历史

假如可以忘了深重的雾霾,我愿意躲在文字里。

近几年里,我大约写了二十篇这样的文字,陆续在当地的报纸刊发,也有些公众号推送过,如像风一样自由,如万物草堂。最近一段时间,我想把它们一篇篇地移栽到自己的园子里,希望它们在此安静地生长。
    写的都是故园中的旧人旧事。这些文字写起来费时费力,但我是如此地喜欢他们,喜欢那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情怀的灵魂。想到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笑过、哭过、迷茫过、叹息过,便感到天地澄澈、心中温暖。
    我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毕竟受过历史系老师们多年的教诲,明白民间传说、野史与史料的区别,所参考的多是历史典籍与可靠的地方史文献。但毕竟水平有限,此番公之于众,也请方家指教。——魏辉注。

公元1961年。那年,是众所周知的大灾之年。山东济南。普通的一天。

那天,一个叫周绍良的安徽人,有事经过济南城,在一个小巷子里,遇到有人在售卖一卷画。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周先生是懂行的人,他马上被这幅画吸引住了。

“展视之,则《槎河山庄图》也。售者自云刘姓,家无斗储,妻儿待哺,不得已只得将家中故物易米。询其价,只二百五十元。因念其名人后也,遂照数付之而留其卷。”

后来,周先生在他的书《蓄墨小言》中记述了这件事。

周绍良是著名的学者,对文物鉴赏和收藏颇有研究,著述丰厚。他明白这幅画的价值。后来,他将这幅画转赠给了堂兄周震良,再后来,周震良将《槎河山庄图》捐赠给了山东博物馆。

那是诸城刘氏家族几百年间世代相传的宝贝,上面有包括皇帝在内的二十多位名家的题字,其中的每一位单独拿出来,当时都名震朝野,后世都可载入史册。

五十年后的今天,在香港、北京、上海的各种拍卖会上,当刘氏家族的刘墉寻常的一幅字便会拍出几百万元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当年的那一幕。

百感交集。

青山深处那座山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当读到明代才子杨慎的这首词,便会想起那片青山。

是的,青山依旧在,只是物是人非。

槎河山庄位于山东日照境内的九仙山麓,这里曾经是诸城刘氏家族的别业。这个家族,在整个清代几百年间显赫一时,出过父子两任宰相,4位翰林,11位进士,42位举人,出过当时全国一流的水利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医学家……留下各类著作180多部,主编、主持包括《四库全书》在内的大型丛书十几套,《清史稿》为他们家族的六个人先后立传。康熙、乾隆、嘉庆等先后为他们家赐匾、题诗,予以高度赞誉。被誉为“海岱高门弟”。

在中国历史上,名门望族、文人雅士构筑山庄别业,绘图颂赏,已久为风尚。如唐代诗人王维,曾经筑“辋川别业”,绘制《辋川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所以,当年刘氏家族在九仙山麓购置一个山庄,用于子孙后代的读书、休闲之所,并请人绘制一幅《槎河山庄图》,也是这样的名门世家常有的事。

据说槎河山庄的故址在今天的五莲县户部乡大刘家槎河村,如今去寻槎河山庄,只留下这样一些地名和百姓口中的传说了。但是在史书中,我们可以想像到它的样子。

刘墉曾写过《槎河山庄诗》序,记载了当时槎河山庄的情况。其中写道:“东坡诗中九仙山有二,其云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者,余家实依其麓。曾大父西溪农部之别墅也,以付大父清岺方伯,亦为别业。传至二伯父家焉。草堂有二,斋庐倍之。楼为内室者三,先文正公尝读书其中之锦秋亭。逮后兄弟七人析而居之,鸡栖豚栅,略无隙地……土人目为槎河山庄。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为密州太守,他在诗中曾经盛赞九仙山,说其奇秀不逊色于雁荡山,所以,刘家在这里购置了别业。刘墉在文章中说得明白,这个山庄是他的曾祖父刘必显的产业,后来赠与其祖父刘棨,刘棨后来又将山庄赠与其二伯父刘綋熙。这里有两间草堂,几间斋庐,养着鸡,养着猪,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曾在这里读书,他读书的地方叫“锦秋亭”……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清代顺治年间的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刘必显辞官后建了槎河山庄。他晚年一直在山庄中教育子孙读书。后来,刘必显将槎河山庄交给次子刘棨,也就是刘墉的祖父。刘棨官至四川布政使,为清代著名的廉吏,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了“清爱堂”的匾赐予刘棨,从此,刘家以“清爱堂”为堂号,声名远播。刘棨共有10个儿子,他的第五个儿子刘统勋被称为“百余年内名臣第一”。在严格的教育下,刘统勋兄弟们先后有8人中举人,中举者中又有3人中进士。8子登科,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多见的,刘氏家族的繁荣当时令许多江南世家都望尘莫及。以至刘统勋的儿子刘墉中进士后,乾隆皇帝为刘家赐诗:“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

刘统勋是刘氏家族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他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入值南书房,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他的仕途比较顺利,年轻时深受雍正皇帝的赏识,37岁时已是正三品大员,及至后来的乾隆皇帝时期,更是青云直上,担任过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四部尚书,四库全书馆第一任正总裁、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等职,乾隆皇帝称赞刘统勋:“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则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他75岁去世后,乾隆赐谥号“文正”,所以后人称他“文正公”。

后来刘家又出了刘墉、刘鐶之两位一品大员,还有刘喜海这样的金石学家、大藏书家。

当年刘氏家人出于对槎河山庄的热爱,请当时著名宫廷的画家唐岱绘制了《槎河山庄图》,唐岱是满州正蓝旗人,曾任内务府总管,被康熙皇帝称为“画状元”。那年是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距今天三百多年了。

自此,便有了《槎河山庄图》的故事。

岁月深处那幅画

《槎河山庄图》神秘、高贵。

它的第一位收藏者是刘墉的祖父刘棨,就这幅画绘制的年代分析,它应该是刘棨请人绘制的。他的儿子刘绂焜是第二位收藏者,刘墉则是第三位收藏者。刘墉之后,又将此画传给了刘鐶之,曾任吏部尚书的刘鐶之是这幅画的第四位收藏者。后来,刘鐶之又将这幅画传给了自己的长子刘喜海,刘喜海是第五位收藏者。刘喜海之后,由于刘氏家族的没落,谁是第七、第八位收藏者已经难以考证。但是,它一直在刘氏后人的手中珍藏,不知传了几代。直到1961年,在济南被周绍良买到。

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周绍良、周震良是刘氏之外的第一个、第二个异姓收藏者,山东博物馆是第一家公藏此画的博物馆。

市面上能够找到的关于这幅画的资料并不多,网上只搜到一张局部的小图。

据了解此画的专家介绍:这是一张横幅的长卷,绢本,画芯尺寸为29cmx532cm,画面的主体为山峦叠嶂,画中只有王原祁一人的题字,手卷后面有跋,跋中有22个人的题字。

历史上,为这幅画题字的共有25个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嘉庆皇帝),两位亲王,八位宰相(六位大学士和二位协办大学士),十五位一品大员、著名学者、书画家,共达5600多字。这在清代的书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刘墉对这幅画的扩大影响起了无人可以取代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的题跋都是当年刘墉出面征集的。他们分别是:成亲王永瑆,恭亲王绵恩;官至尚书的德宝,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梁国治,文渊阁大学士庆桂,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史馆总裁嵇璜,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谢墉,四川总督惠龄,著名画家瑛宝,直隶总督胡季堂,《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体仁阁大学士朱珪,协办大学士英和,户部尚书黄钺,太子少保阮元,湖南巡抚吴荣光,户部侍郎程恩泽,山西布政使杨振麟,还有范光炎、怀珍甫,但这两位的生平事迹史书中没有记载。

除此之外,为这幅画题跋的还是刘墉,这自然不用说。还有嘉庆皇帝,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林则徐。那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刘墉的侄孙、曾任浙江布政使的刘喜海与从新疆归来的林则徐相遇,刘喜海出示《槎河山庄图》,林则徐大喜,在上面题诗《槎河山庄图刘燕廷喜海廉访属题》,表达了对刘家的尊崇。

这些人中,足以担当一流学者之名的有纪昀、阮元、朱珪、程恩泽四人,足以号称一流书法家的有刘墉、成亲王永瑆,堪称著名画家的有四位。如此豪华的阵容,实在罕见。

另外,因为纪昀、朱珪、瑛梦禅、嵇璜、庆桂、谢墉、惠龄、德保、程恩泽等人的真迹存世量极少,所以此处的题跋可能是这些人墨迹存世的孤本。比如纪昀,就是后世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纪晓岚,当年他的应酬较多,很多传世的字都是幕友或学生代笔,这一次却没有敢为代笔的人,所以留下了其书法的真面目。纪晓岚自己在题跋中写道:“敬观槎河山庄图缅然有作,兼戏恼石庵参知,参知书名震天下,无敢为余代书者。不得已而自书之,一奇也”。

石庵是刘墉的号,因为刘墉的书法名震天下,所以没有人敢于代纪晓岚在这幅画上题字。这或许成为纪昀存世书法的唯一真迹。

这些人题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槎河山庄的由来;刘统勋、刘墉父子的相业;槎河山庄的美景;对刘统勋、刘墉才华的钦佩;述说自己与刘氏家族的关系等等。

比如纪昀,他是刘统勋的得意门生,又与刘墉交往密切。而嘉庆皇帝,当年题诗时的身份还是亲王,是刘墉的学生,他叫刘墉“师傅”,因此作了《题石庵师傅槎河山庄图》一诗,此诗为:“相国家声著,洋洋表海东。披图知胜境,怀旧仰高风。嘉树人常誉,仙庄笔更工。圣朝功业重,元气萃鸿蒙”。

当年嘉庆作为亲王,刘墉的手迹在他的诗的前面是没有问题的。但他继承皇位之后,刘墉的手迹再置于皇帝之前,便不合乎礼教,但刘墉的题诗,又是整个题跋的缘起与由头,把刘墉的手迹去掉更不合适。所以刘氏后人在装裱这幅画的时候,只好将皇帝的题诗匿而未裱。当然,这是后人的分析——为何嘉庆题诗,却又与长卷失群的原因。

无论如何,这幅画上凝聚了惊人的高附加值。它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历史深处那个人

诸城刘氏家族,在整个清朝,赫赫扬扬几百年。若论最显赫的人物,当然是位高权重、得到两代皇帝尊崇的刘统勋。但现在最为老百姓所熟知的,则是刘墉。

前几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热播,使刘罗锅的形象便深入人心,他的原型就是刘氏家族的刘墉。还记得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叫《故事里的事》,那几年经常在大街小巷传唱:“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只是大家都喜欢故事里的热闹,又有几人关注真实的历史?

中国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一向不靠谱。每当看到李葆田饰演的刘墉的形象——那样矮、丑、土气,还有点儿猥琐的刘罗锅,便会想:假如刘墉天上有灵,他会不会气得活过来,让人把导演、编剧各打两百大板?

这当然是笑谈。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墉的相貌,但是刘氏祠堂中保存有刘统勋和刘墉的画像,刘统勋浓眉大眼,刘墉面目清秀,都是端正威严的样子。连乾隆皇帝都夸“统勋练达端方”,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刘墉的相貌也差不了。

刘墉早年“以贵公子名翰林”。他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自小聪慧过人,见识超群,而且少年得志。二十二岁中举人,三十二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刘墉本人对他的家世和他的科举经历也颇为自豪,据记载,他在初见其得意门生英和时,便说:“子他日为余作传,当云以贵公子名翰林……”面对自己的学生,刘墉特意嘱咐,你以后给我写传记的时候,要把这句话写上啊……

更为确切的史料是:1958年,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为了便于种粮食”,刘墉在逄戈庄(原属诸城,现归高密市管辖)的墓地被挖开,当地许多居民都亲眼见过刘墉的尸骨,“他的腿骨特别长,看骨架身高得有一米九”。

如此说来,刘墉应该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清秀的人。

再说了,清代选官取士,向来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这四条标准中,“身”居首位,要求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如果刘墉长成“刘罗锅”那个样子,那他面试这一关就过不了。就这一点,史学家姜纬堂先生在《刘墉绰号“罗锅”考》一文中有过详述,并推定,刘墉根本不是罗锅。

那么,刘墉怎么会被演义成“刘罗锅”呢?很多人分析,可能是缘于史书上的一句记载。我们知道,刘墉是皇帝的近臣,当年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嘉庆皇帝说那句话的时候,刘墉已年近80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在八十岁的时候,有点儿驼背弯腰,应该是正常现象。皇帝因为与他相熟,戏称这么一句,也应该是正常现象。却不料,二百多年之后,让刘墉背上了“罗锅”这样一个黑锅。

那么,我们来认识一下真实的刘墉。

他被后世称为“一代贤相,千年书家”。他出身名门,为官清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在53年的仕途中,他勤勉务实,公正严明。后人在《啸亭杂录》一书中称赞他说:“刘文清公墉为文正之子,少时知江宁,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说得是刘墉任江宁地方官时,深受人民爱戴,大家把他比作包青天。

刘墉在诗、书创作上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一代帖学大家”。何绍基、曾国藩等名人对他的书法推崇备至,康有为认为刘墉是帖学的集大成者,翁同龢说他是“六十年来抗手无”的一时之冠。

他活了85岁,八十五年的人生,曾经春风得意,曾经官场周旋。曾经荣华富贵,曾经文采风流……而在后世,他又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那年,他拿着家传的一幅画请大家题诗,请的都是当代最有文化的人。他一定想过,那幅名为《槎河山庄图》的画会名传后世。但是,他并没有猜到后面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