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计算机推动全国计算机教育
虽然功勋科学家闵乃大先生,1955年就在《人民日报》指出,计算机是区别之前所有人类发明的设备,但是对于计算机和各种机电设备的基本区别,各国都还没有认识。美国从1946年的 ENIAC 机开始,到1964年,IBM360系列计算机诞生,花费18年,才意识到计算机不是单纯工具,而是要交互、交汇、交流的一个体系。中国,从1958年开始生产计算机,直到1973年,用了15年的时间,也才接受了系列计算机的概念。
2006年9月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校的计算机专业创业先驱:凌瑞骥、陈望梅、许卓群、朱鹏举、胡建平、康鹏、任连仲、谢树煜、龚元明、胡道元、柳克俊、王尔乾、吴文虎、王继中、吴鹤龄、陈正清以及孙家正院士、袁成琛、杨士强等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座谈。
1973年,电子部召开了7301会议,正式明确了“系列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中国研发“系列机”,投入的经费远不能和国外相比,但是每一位教师、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创造、认真钻研与合作精神,却不是有限的经费能够衡量的。中国的工业和科教体制,决定了可以实现全国一盘棋,资源共享。系列计算机的全部图纸资料公开,组织各地的计算机厂、电子工厂分工生产系列型号的计算机。
清华大学王尔乾教授担任器件研制组组长,他提出并制定了“两机”器件使用集成电路的技术跃进的“合理跨度”,得到联合设计组的赞同。从开始电路设计经测试、老化、筛选,到器件交付,只有八个月时间,风险显而易见。好在王尔乾有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稳步推进,化解风险。
位于北京龙潭湖附近的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承担了DJS-130和DJS-140 两台样机全部集成电路的研制、生产任务。北京、上海、云南、天津、苏州和锦州等地生产的系列机,全部采用国产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JS-130机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12 种:DJS-140机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14 种。磁盘机是从保加利亚引进的设备。清华大学教师潘孝梅、汤弘寿和苗永蔚从商贸谈判、货品验收开始,再到技术资料消化吸收、接口设计和联机调试、维修,直至最终用户培训一路走来。
DJS-130研制成功后,很快在北京、南京、苏州、上海、北京、天津、潍坊和邵阳的计算机厂投产,一些仿造成功的无线电厂也更名为计算机厂。这些计算机专业厂家带动了周边配套的元器件厂、半导体厂、外部设备厂、磁芯板厂、电视机厂、做机箱结构件的铝型材厂,形成产业链,还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队伍。
全国数以百计的高等院校装备了系列机,开办了计算机技术、软件和计算机语言教学,10 年间,授课学生达到数十万人,为改革开放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华计算机系工厂生产了30多台DJS-130 机供全校各系使用,相比其他院校提前两年让本科生和研究生用上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识别、多用户西文图书检索等和谭浩强的《BASC语言》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和带动推广作用。注意,多所大学也设定了“非计算机教育专业”的计算机培训课程,展开了全民学习计算机的序幕。
热能工程系吕崇德教授科研组用计算机制成电厂仿真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校图书馆和无线电系完成文献磁带数据的生成与检索系统,并与公用算法程序库得到有效应用。在计算机的学术会议与活动中,越来越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科教人员展示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成果。
1978 年5 月,北京师范大学购置了北京计算机三厂生产的DJS-130 机,花费42 万元。1980年,建立终端室,BASIC 和FORTRAN 语言在理科师生中普及,为数学系系和学校的科研计算提供了有力工具,利用其进行了汉字信息处理的课题研究。该机采用穿孔纸带光电输入程序数据,用纸带穿孔机输出,内存32K,由8块40cm×40m磁芯存储板组成,开机时由手拨开关13条,输入机器指令引导,用穿孔纸带输人系统程序启动机器。之后,陆续配备了硬盘,汉字24针针式打印机(国产第2台,能输出汉字,在当时比较先进),8台终端(先是机械电传打字机,后换成字符CRT显示),开始为本科生提供教学上机。机房设在数学楼214。
该机属贵重设备,陆续配齐外部设备后整个系统价值80多万元。
限于当时器件和工艺水平,该机维护工作量大,专业分工细,投入人员较多,在机房工作的有:谢文杰,余俊,朱同生,马京然,向隆本,宣国祥,王迎迎、陈美玲、吴冬等。
1956年,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第一批毕业生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是一家重视计算机发展的地方大学,1928年安徽大学建校时,著名教育家刘文典先生任职校长,1929年,成立理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化学三系,后来编写被高等院校广泛应用的“高等数学讲义”教材作者樊映川先生曾在数学系任教。1954年,院系调整,安徽大学师范学院更名安徽师范学院(1972年更名安徽师范大学)。1958年,数学系派出江大钧、张中英、仲国年、吴仁智、吴怡兴等30多位中青年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赴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地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他们回校后在沪宁等方面帮助下,制作了模拟计算机和按照苏联图纸仿制103电子管计算机,曾在合肥、北京展出。该校计算机起步与国家的计算机发展规划几乎同步,计算机教育随之同步展开,增加了计算数学课程。
1959年,钱学森到安徽师范学院观看自制的103电子计算机,根据这个材料,全国仿制的103机将从48台更改为49台。
参与银河巨型机研制的国防科技大学李晓梅教授,就是1960年7月从当时称为皖南大学数学系毕业的。
1960年秋,数学系从各班级抽调32人,设立计算机班。1974年,数学系与学校函授部合办数学函授教育,又举办夜大学数学和计算机专业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招收数学和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183人;1987年,开办了计算机专业班;1988年,从数学专业中分流部分学生,成立了计算机教育专业班,对安徽省计算机教育作出了贡献。1992年5月,正式成立计算机科学系。
1981年在时任校党委书记沙流辉、校长叶锺文等领导下,学校投资近60万元组建了数学系计算站,装备了国产DS-130多用户系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实验室,开安徽省属高校之先河。
中国的计算机教育从1956年的科学规划开始,到了文革后的系列计算机出现进入了第二个高潮,为中国城乡计算机广泛应用培养出大批人才,计算机教育历程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就向教育部请求为“中国计算机教育史”立项,不过至今尚未开始。
2006年参加计算机5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前辈们,向教育部申报计算机教育史立项的报告签名。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由三联书店隆重出版,现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