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巴尔干全景大环游(六)
在欧洲的度假时光
流连于秀丽河山
陶醉于精典艺术
—奥地利
结束了斯洛文尼亚的游览,继续北上跨境进入位于东、西欧的十字路口,欧洲中央的奥地利共和国。
奥地利自然风光靓丽多彩,美丽的多瑙河蜿蜒流淌,秀逸俊雅的湖泊和湖滨小镇、古堡星罗棋布,雄伟壮丽的阿尔卑斯山横贯全境,山地占国土约三分之二,近4.5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的草原牧场,绿水青山成为奥地利的主色调。徜徉其中是一种惬意和美的享受。
奥地利从中世纪末期到一战结束前,一直是欧洲大国之一,更是统治大半个欧洲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战后帝国解体,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获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 ,产生了许多著名人物和英才,留下了建筑、美术、音乐、文学等等人文精典艺术瑰宝,也物化了欧洲所有杰出的艺术才能,体现了欧洲人高超的艺术品位。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它无愧于“欧洲宝石箱”的称号。当漫步观赏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其陶醉。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小憩片刻,阿尔卑斯山的秀丽景色引人入胜,全球旅客蜂拥而至。
我们首先前往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互联网上爆红的旅游小镇—哈尔施塔特。沿途阿尔卑斯山麓高原牧场风光,已经让人如痴如醉。
哈尔施塔特小镇位于哈尔施塔特湖畔,海拔高度511米。在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怀抱中,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小镇熠熠生辉,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小镇”,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在峻峭的山崖和翠玉般的湖泊间伫立着湖畔小镇,清幽漂亮的住宅、城堡和教堂,把这个小镇装扮得如诗如画,遥望湖上缥缈清雾,湖中悠闲自得的白天鹅等水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碧蓝的湖水中,白天鹅悠闲地在漫游。
面积很小、常住人口也不多的小镇上有数座天主教堂,那哥特风格的钟楼塔尖似一把把利剑直刺苍穹,成为哈尔施塔特小镇的地标。
骸骨教堂是哈尔施塔特已有1600多年历史、奇特丧葬风俗的写照, 由于小镇依山傍湖,惜土如金,要找到大点的墓地十分不易,所以埋葬方式很是特别。所有逝去的人埋葬10年后,再取出骸骨存放到山上洞穴中的骸骨馆。骸骨教堂的小墓地上木制的墓碑还挺有艺术感。
一排排错落有致,依山伴湖而建的木屋,显得格外招人喜爱。墙壁、窗户、阳台等都采用经防水防腐处理的木材做材料,且挂满鲜艳的盆花。为了有所区别,各户会在屋形、色彩上各显其能。处于湖边的人家还在临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专门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
小镇上的小广场。
湖畔观景台及休闲场所。
随着哈尔施塔特的声名远播,旅游业蓬勃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人满为患,时不时会发生盗抢事件,我们团队成员就被盗窃了财物。现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最近出台了限制游客等举措。
結束哈尔施塔特的观光,前往维也纳,途经下奥地利州的瓦豪河谷地区,这里是奥地利的主要农牧区。
秀丽的瓦豪河谷的田园风光 ,令人心旷神怡。
郁郁葱葱的远山,农舍掩映在树林之中,各类庄稼和耕地平缓铺开、整齐排列,有红、有绿、有黄、有褐......,仿佛打翻了上帝的调色板,绘就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当大巴车驶入瓦豪河谷的梅尔克市区,远远的就看见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建筑矗立在小山之颠。
本来行程安排只是瓦豪河谷乘车游览,领队经不住一番软磨硬泡,同意下车观光梅尔克修道院外部。
梅尔克修道院建在小山之颠,俯瞰着不远处的多瑙河。这个本笃会修道院,庄严地耸立于该地区的优美风景之中,无论是乘车还是乘船从老远就映入眼帘。修道院堪称巴洛克式建筑的杰作,在1702年至1738年间建造,是欧洲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
登上修道院旁的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梅尔克的市容市貌和多瑙河。
抵达维也纳西南部的申布伦宫,又称为美泉宫。这座宏伟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下午重点就是参观这座享誉全球的宫殿。
美泉宫名字源于, 这里原是一片皇家狩猎的绿地森林,161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狩猎于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洌,遂命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
美泉宫的建设发展史可以追溯到:马蒂亚斯的继任者斐迪南二世及皇后经常以此地作为夏季狩猎场所,并建造了夏季寝宫。 1683年土耳其人进攻维也纳,将夏季寝宫毁坏。 1696年,王室下令在毁坏的夏季寝宫之上建造皇宫,完成美泉宫的主体工程。 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下令改扩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
美泉宫皇家花园的扩建在玛丽娅·特蕾莎生命的最后一年——1780年终于完工。
美泉宫的北侧面。看到此景,让我想到电影【茜茜公主】的一个故事片段:茜茜公主初嫁入美泉宫,一早起来,穿着睡衣拉开一道道窗帘向外张望,这时一直监视着她、因循守旧的婆婆斥责她不守宫规,质问她要干嘛,茜茜答曰她要看园内的动物。岂知皇家动物园离得还远,在皇宫是看不到的。
美泉宫背面和侧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有若干喷水水池,草坪花园造型优美,绿草茵茵,各种各色鲜花怒放,非常雅致漂亮。
花园内有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塑,这是其中之一。
在花园的尽头,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美丽的喷泉,名曰海神喷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组根据希腊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 其后方是美泉宫最高点上的凯旋门。
美泉宫宫内有1400个房间,现开放不到十分之一,从中央大厅进去。有44间是洛可可式,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古典端庄。装修用料考究,极尽奢华,金碧辉煌。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房间,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与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中国陶瓷。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件中,有中国青花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斗彩花瓶等。由于禁止宫内拍照难以展示 ,只能用宫殿大厅拍摄的哈布斯堡王朝一代英明女皇玛丽亚·特蕾莎的宫内挂像等代之。
哈布斯堡王朝的另一名明君约瑟夫二世的画像和雕塑。
法国路易16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少女时画像。法国大革命时她与路易16国王一起被送上绞刑架,因此这幅画弥足珍贵。
参观完美泉宫当晚下榻于城郊,维也纳森林中的一家酒店。
夜晚窗外的森林中红红绿绿、荧光闪烁,咋一看还以为是酒店布置的彩灯,细细一瞅原来是漫山遍野的萤火虫,这么多的彩色萤火虫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
维也纳森林是一片保持原始风貌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组成,共1250平方公里,一部分伸入维也纳市区。维也纳森林旁倚美伦河谷,水清林碧,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比的妩媚。同时,维也纳森林还对洁净空气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市肺”的美誉。施特劳斯谱写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使它名扬世界。森林边的简朴自然的公交车站成了一景。
森林环抱之中的丘陵草地是良好的天然牧场,风光旖旎。
森林中小河淌水潺潺,河水清清,幽雅宜人。
次日一早来到维也纳外城环线边的玛丽娅·特蕾莎广场,广场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幢、修建于19世纪末,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大楼。东面的是大名鼎鼎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馆藏着大量有上千年历史的绘画、雕塑、工艺品等艺术品,其中不乏旷世精品。
广场中央矗立在玛丽娅·特蕾莎的青铜塑像,女王端坐在纪念柱宝座之上,基座上是辅佐女王的、以首相里特贝格为首的文臣武将的人物雕像。
玛利亚·特蕾莎,是奥地利大公和国母,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她传奇一生辅助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辉煌和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她还主张皇室联姻以维持政局稳定。特蕾莎女皇在奥地利乃至欧洲有着较高声望。
广场西边是自然史博物馆,馆内有矿物岩石展厅、地球历史及化石展厅、史前文化展厅和生物演化展厅等。
我们在这里等来了当地华侨,业内名气很大的中文导游张女士,要跟随她到维也纳内城做一番深度游。
穿过环城路就是霍夫堡皇宫大门,该门是弗兰茨一世皇帝时代的产物。它由彼得诺比勒设计,并完全是由士兵们动手建造的。1824年,这座富丽堂皇的大门专门选在莱比锡大会战(盟军第一次从拿破仑军队手中收复失地)的纪念日落成,以此为弗兰茨皇帝败北雪耻。
穿过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新霍夫堡皇宫和英雄广场。新霍夫堡皇宫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于1881年下令建造的。 1926年,新霍夫堡皇宫建成时,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卡尔一世已经退位八年了。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新霍夫堡皇宫的阳台上发表了蛊惑人心的演讲,宣布奥地利从此与德国合并。
英雄广场气派非凡,广场上的两座铜像分别纪念的是:在同土耳其人大战中战无不胜的欧根亲王(上)和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据说两座塑像来自不同的著名艺术家,一座马尾上扬只靠后腿支撑 ,一座马尾下垂参与成三角支撑,显然前者的作者要技高一筹,还把后者的作者给活活气死了。
久负盛名的霍夫堡皇宫,哈布斯堡王朝正是在这里统治庞大的奥匈帝国的。霍夫堡皇宫的历史也是哈布斯堡王朝从繁荣走向衰落的物证。从1279年建立城堡起,每一代皇帝几乎都对宫殿做了改、扩建。在长达七百年的历史中,这里记载着特蕾莎女皇开明统治的帝国盛世和约瑟夫二世继承母业大刀阔斧实行改革的辉煌业绩;当然也记载了弗兰茨一世皇帝为了平息和拿破仑的纷争而下嫁女儿的耻辱,记载了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他的皇后——茜茜公主时代,这个多民族国家由盛而衰的过程。
霍夫堡皇宫又是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见证。无论是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还是仿古典式风格,该皇宫都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建立了恢宏辉煌的宫殿。
时至今日这里成了总统府、国会、总理府的所在地,还有博物馆、展览馆等,著名的茜茜公主搏物馆就设在宫中。
霍夫堡宫上宅花园的玫瑰园,据称种植有一千多个品种的玫瑰花。
拿破仑送给老岳父的礼物,仿希腊风格的宙斯神庙伫立在花园里,也彰显出他要想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野心。
下宅花园一隅,有一个小喷泉花池,后正中央端坐着伊丽莎白(茜茜)公爵大理石塑像。面部表情略显忧郁,看不出她的一生是万人称羡的幸福美满,还是差强人意的郁郁寡欢。为了加深对茜茜公主传奇人生的了解,张导组织团队部分成员表演了场情景剧,为旅程增添了不少乐趣。
这幢坐落于皇宫一旁的巴洛克风格的老楼是奥地利总理府。
离总理府不远处有一座不同寻常的纪念碑,这是为纪念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献身的仁人志士修建的。
来到了老霍夫堡皇宫弗兰茨广场,在广场见到的是弗兰茨二世皇帝塑像。这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为了破灭自称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想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于1806年主动解散了这个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
瑞士人大门和瑞士人庭院。在中世纪的时候,许多皇宫喜欢让彪悍而诚实的瑞士人把守城门,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例外,这个最古老的城门因此而得名。1547年至1552年,费迪南一世皇帝把古老的城堡改建成文艺复兴式的宫殿。瑞士人大门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进入大门这个黄色为主色调的院子也被称为瑞士人庭院。
霍夫堡宫辟出的音乐博物馆。
约瑟夫广场:广场中心是1806 年建造的约瑟夫二世皇帝的铜像。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的这位儿子,以开明君主和改良家的美名流芳百世。
在约瑟夫广场一侧有皇家小教堂、珍宝馆等,大名鼎鼎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也安家于此。
霍夫堡宫宫廷议会,现奥地利国会大厦,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国会大厦。茜茜公主搏物馆就设在这里一楼的廻廊中,使全球众多茜茜迷能够近距离感受这位美丽皇后的生活。
维也纳著名的西班牙骑术学校:沿着霍夫堡皇宫后门的围墙西行数十步就到西班牙骑术学校。皇家宫廷十六世纪开始的这种马步和舞蹈的表演,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达到了鼎盛,并且风行于欧洲各个朝廷。但是如今能够把这一古老传统保留下来的却只有维也纳了。
价值连城的马儿的马厩档次可不低。
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那环城景观带上的著名建筑,享誉全球,是维也纳的象征。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维也纳心脏”之称。圣斯特凡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高高的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人们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的结果,又是维也纳人折中调和才能的体现。
克恩顿大街是维也纳最著名步行街,两侧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建筑引人注目。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街头音乐响起就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鼠疫(黑死病)柱:纪念中世纪欧洲爆发鼠疫疫情的悲惨事件。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柱中跪立雕塑是奥地利大公国皇帝在祈求上帝阻止疫情蔓延,然而上帝也无能为力。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维也纳圣彼得教堂是一座古老的罗马天主教堂,建筑风格是比较经典的巴洛克式,面向西南方,距离格拉本大街颇近,修建于1701年到1733年,可容纳400人,内部风格新颖,外观动感强烈,上面的穹顶是凸出的曲面,而下面两层墙体则是凹入的曲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坐落在维也纳老城环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宫廷剧院,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也是维也纳的主要象征。如今在它正大门的上方设置了巨大的LED显示屏,门前小广场安排了观众简易座椅,方便游客和没有购到票的音乐迷观看演出直播。这一举措很有人性化,值得借鉴。
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都以能够为在国家歌剧院演出而感到荣幸。在每年三百场的演出中,包括了古典歌剧中的所有剧目,无论是歌剧还是芭蕾舞,歌剧院的节目没有一天是重复的。而且只能上演成名作,以保证其声誉,不愧为维也纳这个音乐之乡的重要象征。
金色大厅,人们通常把这幢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称为金色大厅。实际上并不准确,这里是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所在地,金色大厅只是内部几个演出、排练厅之一。
由于金色大厅是从1939年开始,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加上近些年我国的几位歌唱家在金色大厅开过演唱会,这幢大楼就以它代名。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塑像,位于金色大厅街对面。勃拉姆斯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其经典作品有:《第一交响曲》(“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摇篮曲》、《匈牙利舞曲》等等。塑像下方是他深爱一生的师母克拉拉(舒曼之妻),他终身未娶。
维也纳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养育了勋伯格,舒伯特,老、小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和在维也纳学习、生活和音乐创作的有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李斯特、特勃拉姆斯第等享誉全球的音乐家;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
卡尔教堂:维也纳最令人瞩目的巴洛克式建筑,把古希腊与文艺复兴风格有机融合的体现,被认为是维也纳最漂亮的教堂。
维也纳深度游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不觉间步行了约10公里。虽然有点累,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游览一个个人文景观,初步理清了奥地利由盛至衰的历史脉络;也被这里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所陶醉。
在欧洲的度假时光
1.0万篇内容 20.3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19-10-19
来自作品集中东欧、巴尔干...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