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馀年丨高连君:记忆深处的年味

我的家乡临邑县翟家镇高家村,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承的乡村,在周边一带村庄中是著名的文艺村,每年过年都要排练戏曲。解放前后的传统剧目有《大登殿》《老少换》《铡美案》《小姑子贤》《空城计》《借东风》《打渔杀家》《四郎探母》《秦香莲》《打龙袍》等。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排练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平原作战》,还有吕剧、河北梆子等剧种。

高家村唱小戏的传统一直传承着,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镌刻了深刻的印象。在大兴样板戏的年代,高家村庄户剧团与时俱进,排练《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一进腊月门,晚上便在学校排练。那时,父亲是村剧团的主角,《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均由父亲扮演。父亲嗓音高亢浑厚,亮相威武、准确、到位,演绎着这些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

过年后,村中大街中央就搭起了戏台。由于灯光效果的需要,大多是晚上唱戏。下午,孩子们早早地搬着板凳占下了有利地形,就是冲戏台正中间的地方。

哥哥十几岁了,也在剧目中担任角色,《红灯记》、《沙家浜》里的小“鬼子”、“二鬼子”,《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土匪。他直接在后台上就看清楚了。我不到十岁,扛板凳还有点力不从心,每次都抢不到最佳的看戏位置,只能在稍微往后的位置。

一开始,人们都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看戏,如果有打斗的场面,或者精彩唱段时,男孩子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遮挡了后面看戏的小朋友。有不怕脏的孩子,为了看戏,直接趴在戏台的斜坡上,棉袄棉裤上沾满了尘土。有的孩子则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看。

我在大孩子的后面,看不到演出,很着急,等剧目演出完毕后,回家跟父亲说:“今天晚上也没看见热闹的场面。大孩子们站起来,小孩子骑在爸爸脖子上,就是我没看见。”父亲问:“没看见那一段?”我说:“胡传魁与阿庆嫂的逗唱。”父亲点了点头。

村剧团当时还会上演一些戏头子,快板书、三句半、魔术等逗乐的小节目。隔几天再重复演一遍这些剧目。待到又演《沙家浜》时,父亲表演完了第二场转移的唱段,就脱下戏装来到我跟前。等到第四场《智斗》,孩子们起哄站起来时,父亲将我高高地举在肩膀上,那是我过年期间最快乐的时光。

在没有电影、电视、手机的年代,庄户剧团的小戏,是童年时期最好的娱乐节目。现在如果有人问,过去春节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最浓年味的是什么,我立即会想起在父亲肩膀上看戏的心情,觉得这是最难忘最浓年味的记忆。

1970年我读四年级,学校也开始排练样板戏。这也是因为庄户剧团的影响,村小民办教师在村剧团熏陶下,骨子里也充满了样板戏情结,排练节目,过年与六一儿童节表演。

我和五年级大同学们表演《智取威虎山》第四场《定计》。人物虽然少,但唱段多,老师们挑选演员,还是注重了嗓音与形象,挑选了五年级个子高大的贫农子弟,有利于突出英雄形象。

扮演少剑波、杨子荣的都十三四岁了;我十岁,他们明显比我高出一头多,我只能扮演坏蛋栾平了。

样板戏的唱段,那时的孩子们,只要五音全,基本都能唱几口,有的人所有唱段都会唱。我与同村同学宗勇每天都要唱几段,特别是周末,更是唱个没完。但是,唱归唱,表演、动作都不会。

扮演杨子荣、少剑波的五年级同学,只站在那里唱,太呆板了,在唱的过程中必须有手势和身体语言配合。我虽然扮演栾平,但整个唱段的动作表演,还是我做指导。

当扮演杨子荣的同学呆板地唱时,老师觉得表演不到位,没有肢体语言和动作,就问我此处应该是什么动作——老师觉得我父亲扮演过杨子荣、少剑波,也曾经被聘请到后吴家村指导该村演戏,以为我耳熏目染也会。其实,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平时不注意这些。

老师问到了,我也就动脑筋思考,给出了老师同学一个合适的动作,比如:“党中央指引我前进方向”一句,就往前跨一步手势往前一挥;“革命的智慧能胜天”一句,就做一个右手擎天的动作;“化作利剑斩凶顽”一句,把手从上往下,来一个霹雳斩杀的动作。

老师的催问把我逼成了“导演”,虽然自己年龄小,形象不够高大,不能扮演英雄,但这出戏的动作基本都是我指挥策划的,我心中十分惬意。

过年后在村中央舞台上演出,我们小小年纪表演得精彩绝伦,得到了乡亲们的称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庄户剧团继续上演各种剧目,村领导与剧团负责人,曾经到济南购买古戏服装,改革开放之后想对传统剧目再重新排练演出。

但进入新世纪,电视逐渐普及,人们对京剧、吕剧、河北梆子等戏曲不再狂热,随着老年艺术人才逐渐老去,新一代人对戏曲的兴趣逐步衰退,特别是外出务工的浪潮兴起后,年轻人都奔波在沿海大城市,直到春节临近才回家,高家村的庄户剧团最终消失了。

现在过年,都是看春晚,几十年来人们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对春晚的评价逐渐变得褒贬不一,甚至已经审美疲劳。现如今我已退休,回想一下,能够勾起我对过年深刻记忆的,唯有那些年自娱自乐的京剧表演。乡亲们用憨厚朴实的笑容,表达着对戏剧表演的肯定与赞许。

我最难忘的年味、最深刻的记忆,是少年时期那难以忘怀的京剧表演!

(0)

相关推荐

  • 我唱样板戏

    本文作者:谢江 样板戏<沙家浜>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记得是在秋天.一天,我们学校音乐老师找我,要我到办公室去一下. 办公室里有四五个我从没见过的人."这 ...

  • 盘点家喻户晓的京剧唱段,《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

    盘点家喻户晓的京剧唱段,《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

  • 除了八大样板戏之外,当年具体有多少部样板戏?都有哪些样板戏?

    提到样板戏,文化界的评价总有一种一言难尽的尴尬,官方渠道讳莫如深,民间舆论莫衷一是,有人为其大唱赞歌,认为它是那个特定年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的一种另类繁荣,应该给予正面肯定:反对 ...

  • 庆馀年丨赵自力:添香

    我家有个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给孩子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他们喜欢的书. 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一大早,在孩子们的"新年好"的稚嫩声中,长辈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书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在书 ...

  • 庆馀年丨张丽娟:正月初三,回娘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客厅里,儿子和小伙伴欢快的童谣伴着笑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开心的孩子们期盼着新年的美食.长者的红包,还有美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家乡的“熬年”

    在我的家乡笃马河下游一带,人们把除夕守岁叫"熬年".这一传统的地方年俗,由来已久,很有特色. 大年三十上午,家族中辈份最高的年长者便把又珍藏了一年的祖谱拿出来,郑重地悬挂于中堂.然 ...

  • 庆馀年丨张桂婷:年味升级,亲情愈浓

    临近春节,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大街上卖春联的.卖年画和灯笼的多了起来,街道道路两侧树干上,悬挂着密集的串灯.网灯.流星灯,各式造型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扮靓了城市街道,到处弥漫着年的气息,节日的气 ...

  • 庆馀年丨石绍辉:打灯笼

    小时候,天天盼过年,过年可以吃肉,吃白米.白面,吃点心.水果,穿新衣,放鞭炮,打灯笼-- 尤其是进了腊月,一天天地掰着手指头数,恨不得明天就过年. 嘴馋那是肯定的,至于放鞭炮我并不怎么感兴趣,对成帮结 ...

  • 庆馀年丨迟磊: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过年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农村长大的,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对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到了上学的年龄就随父母到县城读书了,但是每到放了寒假,就早早地盼着他们把我送回老家去,一来是和一起长大的 ...

  • 庆馀年丨任洪明:口误

    拜年是家乡农村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去年春节正月初一清晨,我和"亲门近枝"同一家族的一干人,也和村里其他晚辈一样,出了这家进那家,给庄乡院中长辈叩头请安.我们每到一家,一进院子 ...

  • 庆馀年丨王清福:小时候的年

    小时候就是盼过年.儿歌这样唱道:"绑天灯,采松凹,穿新衣,戴新帽.打灯笼,看庭照,吃饺子,放鞭炮." 那时候没有电灯,一到夜晚黑灯瞎火,小孩子晚上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只有过年了才能提 ...

  • 庆馀年丨张清昌:我陪儿子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因此,每年春节前,我都会陪儿子把旧春联去掉,贴上新的春联,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表达心愿. 今年和往年不同,贴的都是自己亲手用毛笔写的春联.儿子问我:人家贴的春联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