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的鸳鸯阵,郑成功的宋江阵,中国的藤甲兵令外国人闻风丧胆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有令荷兰殖民者闻之丧胆的藤牌兵。藤牌兵是郑成功步兵中的奇兵,常在关键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藤牌兵三人一组,一人持藤牌掩护,另两个士兵一人持刀专砍敌人马腿,一人砍杀敌人,十分奏效。往往一刀下去,敌铁甲马即分两段。由于藤牌是用粗藤浸油制成,无比坚韧,可以挡避敌人的兵器和射来的弓箭。

藤牌兵在收复台湾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其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的作战能力,归因于藤牌兵与抗倭之鸳鸯阵之间的关系。

鸳鸯阵,由戚继光创立的中国古代阵法之一,是明代军队抗击倭寇时采用的一种疏散的战斗队形,因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

鉴于鸳鸯阵在抗倭中有效作用,郑成功将鸳鸯阵改名宋江阵,并在收复台湾过程中,采用戚继光《纪效新书》的战法,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辅助大军一举收复台湾。

驱荷复台战斗中,藤牌兵表现英勇,荷兰殖民者曾如此描述:“敌兵(郑成功军队)不顾死活地冲入我军,勇猛而大胆,仿佛家里还另存身体。……当我们陷于混乱,便拼命追杀。”其他人借助藤牌挡子弹,尽可能地把身体隐蔽在藤牌背后,举刀高喊,冲向敌人。

在这次战斗中,荷兰人的失败与其对中国军事作战能力的评估有关。他们诸多将领认为,中国军纪松弛,所用武器不外弓、矢、刀、戟、藤牌、鸟枪、扛砲、喷筒。然而,在这次与藤牌兵的战斗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正如连横所说:“武备之用,利器为先,藤牌、鸟枪、长矛、半斩腰刀……进退跳荡,腾走击刺,各有规矩”。这种特殊的武器及其操练有方的阵法,乃至所凝聚的不怕牺牲的勇武精神,为郑成功驱荷战争胜利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族入侵过程中的尚武抗争精神。

在清雅克萨之战中,宋江阵同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御敌于国门外的功效。

清朝初期,福建人林兴珠向清廷推荐的藤牌兵,在抗击沙俄的战争中收到奇效。清顺治六年(1649年),林兴珠原系藤牌兵名手,曾在圣祖御前表演藤牌武技,深受赏识。林兴珠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其藤牌武技源自郑成功时期的藤牌兵,而其抗击沙俄的藤牌兵亦为福建藤牌兵的后裔。林兴珠曰:“藤牌兵惟臣乡漳泉之人,多善此者,须于闽募之。”于是,康熙帝逐命朱马泰为詹事府詹事,谕兵部征剿罗刹所需藤牌官兵。正因这种藤牌兵经历了无数次战场的实践检验,具备了攻防特效,在抗沙俄雅克萨之战中彰显武术团体作战的功能。

据有关文献记载,康熙二十四年,清兵围阿克萨,林侯曰:“众皆在水,火器无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枪矢不能入,以长刃掠牌上,皆踣江中。”康熙二十五年,统领乌喇率三千人攻雅克萨城,并量选福建藤牌兵四百人,大获全胜,罗刹拜服,遂定尼布楚之约六条。清康熙帝非常肯定林兴珠在反侵略斗争中的功绩,夸赞道:“兴珠今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林兴珠所率藤牌兵实为郑成功之藤牌兵后裔,该兵种为戚继光抗倭之鸳鸯阵兵士的延续,是宋江阵的军事行为体现。

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驱荷收复台湾,再雅克萨之战,这些战争实践皆呈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尚武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