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就是一种自虐!
1890年,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书《心理学原理》中写道:
“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当他出现时,其他的人甚至都不愿稍稍侧身示意;当他讲话时,无人回应,也无人在意他的任何举止。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事实上,这段对人性心理剖析的话,可以理解为,这是我们对自己当下所处的身份的焦虑。
因为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身处高位时,他人都笑颜逢迎,给予尊敬,而当我们失败的时候,那么面对的通常都是幸灾乐祸或者说人走茶凉了。
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又或者担忧自己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焦虑呢?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的书《身份的焦虑》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他认为引起身份的焦虑主要源于以下5个原因:
1.爱的渴求!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深表赞同,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其实是内心深处渴求被人赏识”。
所以,对身份的焦虑,其实一方面来源于对爱的渴求,这种爱,指的是希望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赏和支持。
为什么这种源于爱的渴求会是身份焦虑的原因之一呢?
那是因为,我们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至少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当我们讲出来的话,获得他人赞同时,我们会开心,会对自己的优点开始留意,反之,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屑一顾,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当然,或许会有人说,只要我不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内心深处认可自己就可以了,我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知,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这话虽然没错,也的确可以减少对身份的焦虑。
但是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我们对自己特性和品质的认识总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聪明机巧、幽默风趣、一言九鼎,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蠢笨如牛、了无情趣、一钱不值,在这种摇摆无定的情况下,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若得褒扬,我们就会感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仿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负有亏欠似的。”
2.势利的倾向!
这里的势利主要指的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或者说比我们过得好的人,对我们所抱有的一种势利的态度。
比如,社会上某些人会自认为高人一等,他们会讨好比他们厉害的人,而瞧不起或者成心矮化比他们过得差的人。
其实,这些势利的人,他们的傲慢,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很多时候都是源于他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在这种势利的社会,或者说势利的群体或价值观中,身份的低下,所带给一个人的痛苦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所遭受的痛苦。
3.过度的期望!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当我们需要为生存而努力时,我们会拼命去解决生存的问题;而当我们不再需要担忧温饱问题后,我们又会想得到更多。
比如这本书作者所提到的,虽然在当代社会,科技知识的突飞猛进,财富的增加,消费用品已经极度丰富了,但令人困惑的是,“随之而来的竟然是一种挥之不去且愈显强烈的‘一无所有’的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的恐惧!”
另一方面,源于人的自私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希望自己过得比身边的人好,而这种对比,往往是和那些我们觉得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进行的对比。
比如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4.精英崇拜
这种崇拜心理,往往体现在对贫穷的理解和认知上,比如,在当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财富几乎成了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在精英社会中,财富往往是一个人优秀的象征,富人不仅富有,而且就是比别人优秀,他们会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才干,是不可能获得一份高声望、高薪酬的职位。
当然,事实上,也有不少不良的商人昧着良心去获取财富的,这里暂且不谈。
此外,在精英社会中,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很多时候,往往会认为贫穷就是一种羞辱。
5.制约因素
这种制约来源于对失业的焦虑。
一方面,在工作上,金字塔式的结构,越往上,意味着身份越高,收入也就越高,自然而然,我们都想爬上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对于如何爬上顶尖,或者说我们对于成功所需的能力,很难进行把握,因而我们很容易会被迫处于一种屈从和焦虑的状态中。
另一方面,这种焦虑也来源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我们对失业的担忧和对未来收入能否持续上升或保持当前水平充满焦虑。
对于身份的焦虑,该如何缓解?
作家阿兰·德波顿在他的书中也提出了5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1.哲学
实际上,这种身份的焦虑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我们总是渴望得到他人对我们怀有的积极的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在两方面对我们非常重要,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可以理解为担心社会对我们遗弃能够给我们带来物质方面的缺乏和危险。
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很多时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旦他人停止对我们表示尊重,我们就很难对自己继续怀有信心。
而哲学,关注的正是后者,作者所提到的哲学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称之为遁世哲学,也即面对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先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认可自身的价值,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
正如叔本华曾说过的:“只有击中目标的谴责才能使我们受到伤害。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应该受到某种谴责,那么他可以满怀把握地对此不屑一顾。”
2.艺术
事实上,在个人成长中,工作失败或者说创业失败虽说会给我们带来物质方面的损失,但其实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
正如本书作者所提到的“工作失败本身固然可怕,但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一旦失败,就会受到他人苛刻的品头论足,失败也不会变得如此恐怖。我们除了惧怕失败所导致的物质损失之外,还惧怕世人对待失败的毫不宽容的态度,即世人倾向于把那些在事业上没有取得成功的人称为‘输家’”。
而解决这种焦虑的方法之一就是看一些有意义的悲剧艺术作品,因为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引导我们探究失败的根源,在探求的过程中,对实际情况了解越多,我们就会更易于理解他人,原谅他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身份的焦虑。
3.理解身份的焦虑!
事实上,只要有欲望存在,焦虑和压力就永远不会消失,“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比如,某段时间,我们特别喜欢某样东西,而且很想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们就会很揪心,甚至每天都惦记着,然而,很多时候,一旦得到之后,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停止喜欢它。
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所以日常生活中,在面对自己的购买欲望时,可以用这一点提醒自己,尽量避免受到各种广告的刺激,买了并非很有必要的东西回来。
而回到身份的焦虑这一问题上,上述的观点并不是说要我们努力地去克服焦虑,或者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在出现焦虑或欲望的时候,要理解这一点,这样就能很大程度降低受害的感觉和困惑的感觉,能理性地面对问题。
4.基督教
说到这里,作者并不是要让我们去信教,而是要培养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要我们时常思考关于生死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调节,通过思考死亡来使得我们的追求减少世俗的成分,而增加精神的内容。
这一点和阿图·葛文徳的《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类似。
也就是,当你觉得生死有度,生命无常,不知道意外会何时发生的时候,你的关注点会转向此时此地,放在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你的日常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不会再过多在乎世俗对你的评价,而更加关注内心心灵的成长。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旅游,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或者在艺术作品中感悟,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5.波希米亚
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波希米亚,其实是泛指一群关注精神追求远多于物质追求的人。
这一群人“坚称即使他们缺乏外表的体面,他们依然因为奉献精神,而应该享有最高的荣誉,因为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意识以及感悟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波希米亚这一群人的价值观中,金钱并不能赋予一个人荣誉,对于失败和成功,他们有自身的认知和评判标准。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自身的价值观受到不良的影响,他们对于社交会特别慎重,“坚持不懈地选择性情相投的人组成一个交往的小圈子,而拒绝接受那种自然而然地落在他们头上的生活方式”。
但是,由于这一类人极端关注精神需求,以至于对现实事物没有足够重视,在对物质生活上的思考所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少,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得不异常辛苦地寻求赖以养家糊口的途径。
因此,并不是说要我们完全像他们那样生活,而是参考和借鉴他们的注重精神追求的品质,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或许我们不能完全杜绝他人对我们的不良评价,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和深入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清楚自身价值所在,从而减少这种对身份的焦虑。
最后,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小锴,欢迎关注我!更多关于思维、学习、自媒体等干货知识,或者好书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