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弯新月
小编语:
杨友远老师(闲云)写了一篇散文诗,读着读着不觉进入诗中的情境。诗中的“村头那座静静的小石桥”,让人身临其境,似乎看到一位勤劳的老人为家操劳。此景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娘”就是画中的主人公。四季变换,年复一年,娘走在村头的小石桥上。一直到娘变老了,那弯新月依旧映照在村头那座小石桥上,等待着娘步履蹒跚的身影。
娘走了,那弯新月,黯然了。想娘了,就站在村头那座静静的小石桥上,望望那弯新月……每看到那弯新月,就会浮想联翩,想起娘走在小石桥上的身影。最后几句“那弯新月,是娘留给儿的故园的梦,是儿留在故园的对娘的眷眷牵挂。”留下无穷余味。
引言:黄昏时分,慢悠悠地在广场的路上散步,抬头望见一弯新月。忽然想起儿时的故园,想起故园村头的那弯新月,想起生活在故园的娘亲,想起和娘一起在故园生活的那些年月。情感像村前的那条小河,涓涓地流淌着一行行诗句,流淌着眷恋故园想娘亲的拳拳之情。
1
那弯新月,
新得干净得有些神秘的新月,
有些神秘地待在蓝蓝的天上,
映照在村头那座静静的小石桥上。
当春风从小河的水面上轻轻吹起,
他伴着娘从小石桥上走过,
娘带着一脸憔悴,
挎着装满野菜的竹篮子。
当夏蝉在村头的树梢上吱吱叫起,
他伴着娘从小石桥上走过,
娘背着一捆新收割的麦子,
边走边不断地擦着脸颊上的汗水。
秋风凉了,
他伴着娘从小石桥上走过,
娘肩头上扛着一袋沉甸甸的玉米,
汗水湿透了娘带补丁的衣裳。
雪后的黄昏,
他伴着娘从小石桥上走过,
娘背着一捆柴禾,
腰弯着,一步一步走进低矮的厨房。
在娘为儿叫魂的长长村道上,
在娘为儿缝补衣衫的昏黄的灯光里,
在娘提着几个鸡蛋送儿远走他乡的泪花里,
在娘倚门望儿回家的昏花的目光里,
在寒夜娘为儿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里,
我看到了那弯新月。
一年一年,娘老了,
不能再从那座小石桥上走过。
那弯新月,
依旧照在静静的小石桥上,
等待着娘步履蹒跚的身影。
娘躺下了,
躺在娘躺了多年的老屋里的那张床上,
两眼滚动着混浊的泪水,
望着儿子,
一字一顿地说,
娘要走了,
往后的路,娘不能陪你了。
想娘了,
清明节的时候,
去看看娘,啥东西也不用带。
过年的时候,娘回来,
娘思念着儿子,
想念着这个家。
娘走了 ,
那弯新月,黯然了。
在娘住了一年又一年的老屋前,
流着泪。
看不见娘了,
故园那弯新月还在吗?
想娘了,
就站在村头那座静静的小石桥上,
望望那弯新月,
那弯新得干净得有些神秘的新月。
不想流泪,
怕娘看见了会流泪。
可是,可是,
那弯新月,
渐渐地,渐渐地,
在细雨中朦胧了。
那弯新月,
是娘留给儿的故园的梦,
是儿留在故园的对娘的眷眷牵挂。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北京众师行教育中心、北京神州智达教育中心、广东名思教研特聘专家、河南省最具智慧力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国培计划主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优质课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和 “特别关注”栏目人物。《陕西教育》栏目评论专家,《教师》杂志“大专题”栏目撰稿人。驻马店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一等奖,《致远情 教育梦——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被誉为班主任工作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