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清代玉器现身
清晚期的同治至宣统,即1862年至1911年, 共49年。玉材来源几乎断绝,宫廷玉器生产几乎陷于停顿,翡翠成为主要使用的玉材替代品,碾琢技术有所降低。宫廷的玉器需求也迅速下降,苏、扬两地玉作坊虽有所复苏,但确已乏力,殊难恢复昔日光彩。另一方面,位于北方的北京玉器制造行业始终未遭战火破坏,呈持续上升的势头,“同治中兴” 之后又出现了有限的好转,尤其玉首饰业有所抬头。但是材料由于使用了替代品,大众的接受程度还有待逐步增强。
清代作为玉器制作技艺的高峰期,匠人对于料与工的掌握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乾隆之后玉器关道的打通,更是解决了精品玉石原料的来源。
清代玉器仿古,很大一个门类是仿商周青铜器。其次是仿前代玉器,像仿汉代的璧、汉代的剑上的那些装饰,剑璏、剑格、剑璧,或者是仿前代其他材质的,像漆器,或者陶器。也有仿古意的,并不是在造型上或者纹饰上仿古,而是撷取古代的意境,这种表现方法前代是完全没有的。还有沁色,也是仿古的一种。乾隆早期编了《西清古鉴》,把他藏的1529件青铜器收入到这个里面,清代仿古玉器有一部分仿青铜器的就是从这里面找到的原型,当然也有前人的一些古玉的图谱,或者古器物图里面找到仿的对象。
清代的玉器,特别是清代中期的玉器,制作数量庞大。这一时期为乾嘉盛世,社会安定,经济腾飞。无论是玉材的选择、用玉的数量、生产的规模还是产品的种类、加工技术及装饰的图文,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清代玉器的制作在任何一个微小的画面上,都体现出很高的工艺水平,精品几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据前辈讲,清代琢玉的工序分工鲜明,每个人都专司其艺,譬如设计出样、开料、粗雕、细琢、打磨等各个工序都有专人专擅,每个人的工艺优势都集中地共同展现在一件作品之上,即使一个小把件、小佩件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流水性集体协作的生产模式下产品的各种艺术、工艺指标绝 对无可挑剔。
清代玉器是手工加工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加工面会有很多细小的面组成,会凹凸不平,所以迎光看时,会有不同的反光。
当前玉器收藏市场呈金字塔结构:现代玉收藏人群庞大,成 交额差不多占玉器市场的2/3,是玉器市场的基础。金字塔的第 二层是明清玉市场,一般拍卖会上都 是明清玉唱主角。明清玉的图案和现在比较相近,都是一些吉祥题材,鉴定相对容易,投资风险不太大。明清玉分为宫廷作和民间作两类,如果想要投资,就要买宫 廷玉,因为民间玉器的市场存量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