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约作家刘世俊:老家的面条/老家玉米饼

投稿微信

18634239199

18635268668

⿻投稿原则1.原创。2.首发。3.非一稿多投。4.投稿前,必须添加主编微信18634239199。5.投稿前,必须关注公众号“魅力作家”“世界作家”“世纪作家”“作家年鉴”“作家诗典”。
稿酬和赞赏:1.稿酬:一周内,作品阅读量达1000,即付稿酬10元,每增加500阅读量加付稿酬5元。2.赞赏:一周内,赞赏20元以上部分才予结算赞赏不足20元(包括20元)不予结算,用于平台的维护和宣传。朗诵作品赞赏的35%给作者,35%主播30%用于平台的维护和宣传非朗诵作品赞赏的60%给作者,40%用于平台的维护和宣传。3.领取:平台发稿第八天请将作品链接发微信18634239199及时告知并领取。一天之内不领者视为自动放弃。

⿻◎特约作家刘世俊作品精选◎⿻

⿻1.老家的面条

作者/刘世俊(山东莱阳))  主编/仝仲堡(山西)

北乡老家的美食,是乡愁的解药。无论游子的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总是盘旋在脑海中,久久难忘--乡下美食小吃系列


北乡老家有一特色美味美食:面条。
出门饺子回家面条,是北乡老家的饮食习俗。汤面条,打鹵面条,宽面条,过水面条,炒面条,一水面条,杂面条……是面就能做成面条条,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好吃方便。这些面条全为人手工擀。用小麦面或各小杂粮面和面醒面,在面板上用柔匀,左手面团,右手擀面杖,由外到内,均匀转动。面团变细饼,大如车轮。细心叠印,菜刀细切,一丝一缕,面条显现成形。还有机器压的挂面条,细细干干的一捆一捆的。面条成了乡下的著名美食。
我在小的时候,粮食要从生产队里分到户,那时分的小麦玉很少,大多分的是地瓜和玉米,除了逢年过节,平时都舍不得吃顿白面。家家户户只有用有限的白面做出无限的一水汤面条的美味,我也唱过这样的童谣:”就咸菜,喝面汤,省下饽饽娶媳妇。”现在想来,那真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窘境
老家的村长刘宝臻爷爷在大会上常说:“圈里有猪,棚里有驴,窝里有大黄玉米饼,桌上有小咸鱼,碗里有一水面,饭后一个小苹果,这就是共产主义生活。”
面条还是北乡老家人每逢生辰设于宴会最后必吃食品,因面条长长的,寓意长命百岁。古时吃长寿面祝福新生男婴长命百岁,此世俗一直沿袭下来。吃面时要将一整条面一次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夹断,亦不可以口咬断之。吃长寿面除寓意长寿外,也代表敬老。有传黄帝于冬至当日得道成仙,自此以后的每一个冬至都以吃长寿面代表敬老,所以长寿面又称“冬至面”。其实有关“长寿面”的意义众说纷纭,以上仅属其中。寿辰时吃的面线亦会称为“寿面”。
面条有多种叫法:结婚时送予女方的会叫“喜面”,孕妇于产期吃的称“福面”,生了孩子十二日吃了鸡蛋面叫“喝面汤”,上梁筑屋吃的叫“上梁面”,面线相赠亲友的则是“太平面”,老弱及病者吃的,属健康食品的,面条会被称为“健康面”。早餐一碗一水面,快捷方便下饭快。中午一碗开鹵过水面,好吃抗饥。晚上一碗肉丝蛋花片片面,开胃营养。
可见做面条煮面条吃面条在老家北乡人们心中们地位多重要。
我们老生产队还买了一台手摇圧挂面机,压面条晒干挂面成捆兑换,二斤六两小麦换一斤干面,好吃还方便农户。俺娘在挂面坊领三个婶婶常年加工挂面。饭不离面,面不离条,面条成了北乡一日三餐不可小觑的美食。
儿时的美好记忆里,平常,吃什么都不如妈妈的糊涂一锅烩面条滋润爽口好吃。那味儿总是清而不淡,爽口留香。真是“吃它十碗也不饱,喝它百年也不厌。”。亲戚街坊也喜欢,记得好多次,在城里念书的小四舅来玩时,吵吵嚷嚷要吃糊涂面。临走时,腆着肚子,乐呵呵说:肚子饱了,嘴巴还是没饱,下次还来吃。糊涂面,成了我家的金招牌。
在六十年代,日子生活十分艰苦,每日粥三餐,地瓜干粥玉米渣粥,大人吃不饱,小孩饿肚子。屋明间锅台下,一锅热气腾腾的糊涂地瓜面煮上了,喝汤养身体,面条滑溜省饭。年轻的巧手妈妈,坐在灶火下,一边添柴把火烧旺,一边不时掀起锅盖,用勺子在锅里不停地搅动,下手擀地瓜面掺了丁点的白面面条,滚了几个滚,放进几丝适时绿菜,蒸腾的热气,立即把妈妈围绕。
佐菜喝面,越喝越馋。妈妈准备的佐菜有咸萝卜丝、芥菜丝,甚至有她自己研发用淡盐腌制的黄瓜条、白萝卜、青菜梗,香甜酸咸。面条好喝,咸菜可口,老老少少一家七口家人,围着小饭桌团团坐,喝的津津有味。为了生活,年头到年尾,一日三餐妈妈变着花样下各种面食的糊涂面,尽管不抗饥,尽管大人要下地,小孩要上学,家人也会喝的一身暖,一嘴香。
八十年代,生活好了,老家的温饱解决后,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面条更是讲究了,老家人也更是钟爱美食面条了。俺娘自己的面加工更红火了,邻村邻居有事都来加工几十斤湿面条,现加工现吃,不用人工费事擀面了。

北乡老家面条,生活中的美食,这个从小把我喂大的“食材”,已化作怀念和感恩,融入我永远的记忆里。

⿻2.老家玉米饼

北乡老家有一种农作物粮食,它叫玉米。北乡人也叫它苞米。听老家人说南乡人叫它棒子。老家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玉米是粗粮,比不上细粮小麦好吃,小麦在老家可是金贵,只有逢节过年吃上几顿,解解一时之馋。相比玉米,这可是好东西。玉米粒磨成面,在乡下人家铁锅烀玉米大饼子,好吃耐饿长力气。乡下的日子一天三饱有玉米饼子吃,就是乡下的幸福生活。我的童年,是一个饥饿的年代,能一天吃个玉米饼子,也只是想想而已。直到上了初中中午住校时,才能吃上一个地瓜干碎粒拌玉米面合成的饼子。
“北乡地瓜肚,玉米饼充数”玉米饼子是北乡老家常见的食品,是穷苦人家的主粮。饼子一般是地瓜干面、高粱面和玉米面等粗粮做的,它的样子和名字如出一辙,和面如饼,纤手做成,贴在热窝,烀熟成饼,色泽金黄,一面锅巴,味之清香。
玉米饼在我们老家,都叫做“苞米饼”,也有人叫“烀饼子”,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一日三餐总是烀饼子与咸菜相伴。跑疯了、玩累了、该吃饭了,就等候在锅台前。娘利索地揭起锅盖,乳白色的蒸汽一窝蜂地逃出大锅。可爱的大黄饼子,一圈地贴锅上,工艺品般地透过蒸汽显露在面前。娘吹着气,一手蘸着凉水,一手用铁铲把它们铲到锅娄子里。遇上粘在锅边焦黄的圪渣,顺手放进自己的嘴里,或者疼爱地塞进我的口中。多少年了,锅台、大饼、大锅冒着暖人的白色蒸汽、母亲站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这样温馨的画面至今仍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似遥远,又像在眼前。
玉米饼要数那种刚出锅的、热热乎乎的最可口。不管是黄灿灿的玉米面饼子,还是紫红色的高粱饼子,还是地瓜面掺杂其它小杂粮面饼,它们都透着一股诱人的五谷杂粮的清香。饼子小咸鱼是不可多得的最佳拍挡,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多数人家咸菜加虾酱。咸菜是自家大缸里用大粒盐腌的,有辣疙瘩、青萝卜、胡萝卜和白菜疙瘩等,洗净了切碎,盛在一个小盆里,加点葱和辣椒,小许花生油,搁小许稀稀的虾酱,有点腥味即可。烀饼的时候一起放到锅里炖着,饼子熟了,咸菜也就一起熟了。把炖熟的咸菜搅匀,一口饼子,一丝咸莱,胜过山珍海味。但是,小时候大多吃的是以地瓜干小块和玉米面掺杂为主的饼子,在那年月能吃饱就是幸事,无论吃什么饭,能吃饱的家庭都是小康人家。
队里饭食做的最好的要数二奶奶,烀一手好玉米饼子,那是一个绝,色香形味火候恰到好处。人们传说,二奶奶在家烀饼子,灶下细火慢烧,铁锅水花翻滚,双手合好玉米面,啪,饼子稳稳贴在热锅上,一圈十个饼子一气呵成,盖上盖子,大火添柴,锅里热气吱吱吱冒出,香味四溢停火。玉米饼子的香味在大街小巷弥漫,人们就知道二奶奶在烀饼子了。农忙时队里中午在坡里吃饭,二奶奶就成了队里兼职的火头军,专门烀饼子保障干活的人们吃上饭。闻到了玉米大饼子的香味,二奶奶和刘会计也就到了地头。那几日,干活的人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乡间玉米饼子的美味。队里的二彪子到不了下半晌,便喊肚子饿了,俺爹问中午吃了几个大饼子,他说才吃了四个。乖乖,四个大饼子,又饿了,吃货。这也是我童年的最美好的回忆。仅仅那么几日,玉米饼子满嘴流香。

小黑驴,上南坡,

娘家哥哥来搬我。

针线笸箩往外拿,

里头盛个黄饼子。
传说邻村磊山后的大姑娘帮助村来秋收,吃服了黄灿灿暄呼呼香喷喷的苞米饼子,暗下私说:嫁到门沟吃大黄苞米饼子。那年真有六个妙龄俊俏姑娘嫁到了门沟!成为十里八乡佳话。
地瓜干拌杂玉米面饼子刚蒸出锅时粘,冷透后变硬,口感不好,难以下咽。于是,人们挖些野菜、捋点榆钱,或者掺和一些时令的菜叶蒸成菜团子窝窝头,既换了口味,又节省了粮食。在那个年代,为了填饱肚子,人们想到了很多办法,各式各样的饼也烀出了特色。我在小的时候,粮食要从生产队里分到户,那时分的小麦很少,大多分的是地瓜和玉米,除了逢年过节,平时都舍不得吃顿白面,只好顿顿煮地瓜和大饼子。
那时的孩子上学晚,七八岁了还满大街撒野。有一次,看到同玩的一个小伙伴吃着一大块白面饽饽,馋得我直咽口水,故意凑到他的跟前使劲吸溜吸溜鼻子,一股麦香浸入肺腑,那股香气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不止我一个,当时其他的小伙伴也都像我一样,直着眼睛盯着那块白面饽饽进到了人家的口中,自己只有干咽着口水。看着看着,我实在受不了了,拔腿就往家里跑。
“娘,我饥困了(老家的方言,意为饿了)。”我趴在娘的腿上,娘放下纳着的鞋底,摸摸我的头,站起身来,给我拿来了一块正米饼,又在饼子中间放一点红糖。我看看左手的饼,再看看右手的咸菜,“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娘不知道我为什么哭,赶忙问我怎么了?“好吃,甜甜香香的饼子”。
“等你长大了,就天天有饽饽吃了,咱们就不用吃饼了。”我记住了娘的话,盼着自己快快长大,能天天吃上白面的饽饽。
在盼望的日子里,我慢慢长大了。
从1982年开始,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们家也随着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一日三餐的饭桌上,昔日金黄暄暄的玉米饼子换成了白莹莹、香喷喷的大馒头。
“鸡鸭鱼肉白饽饽拿下去,烀饼子杂粮野菜端上来”。曾几何时,素食、忆苦饭类主题在酒店餐馆蔚然成风,男女老少不管路远巷深,只为一饱口福,体验一把粗茶淡饭的瘾头。
现在的北乡老家,玉米种的少了,吃上玉米饼子是个稀罕的面食了。生活好了,回想玉米饼子,我又闻了儿时那黄灿灿的玉米饼子味。

这些日子,玉米熟了吧,秋天到了,我想。北乡老家人都说,秋天的玉米,一片金黄!

特约作家简介】刘世俊  山东莱阳人,阿童文学社特约作家,乡下人老农民,自由撰稿人,北乡老家第二生产队记工屋创作室,爱好文学。己在《山东青年》《青年月刊》《业余作者》《扬帆》《医食参考》《今古传奇》《大楚文学》《特别健康》《关东美文》《胶东文学》《艺罘文艺》《农民日报》《齐鲁晚报》《农村大众》《联合报》《山西日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美丽莱阳》《今日莱阳》等刊出380多篇作品三大系列“北乡老家系列”“走近五龙河系列”“梨乡民情风俗系列”。刘世俊的愿望——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乡下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文字。

  →END←

特约作家:刘世俊◆老家的年味道(散文)

特约作家:刘世俊◆封村过年七天乐(小小说)

⿻发表声明:1.未关注本公众号者来稿不予采用。2.本期阅读量不足100者下期作品不予编发。3.本文系魅力作家期刊(纸刊)备选作品。
图片声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广告图片来自商家。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特别鸣谢:您的赞赏是对写作者最大的鼓励。
温馨提示:欢迎商家、个人、单位在本公众号投放广告。若喜欢本文,请搜索关注相关公众号:世界作家,世纪作家,魅力作家,作家诗典,作家年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