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建筑创作在深圳

深南大道沿线的各年代建筑

孟建民 MENG Jianmin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邝丹怡 KUANG Danyi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设计团队品牌总监

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11月

《特辑:深圳城记 实践卌年》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

深圳,一座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沿海城市,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至今已40年。由边陲小镇一跃变成举世瞩目的国际都市,其建设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堪称史无前例,迅速走过了西方国家几乎需一个世纪才能实现的历程。深圳的发展奇迹既是人为的偶然结果,也蕴含历史发展之必然。

纵观深圳建筑40年发展历程,每个重要阶段无不与国家重大政策的走向和经济发展的形势紧密相关,大致可划分为“初创”“发展”“日趋成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建筑都因其特殊背景和原由,呈现出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印痕,而共同铸就了独具深圳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1

初创阶段:

在“白纸”上诞生的城市

自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至1992年,这12年可被称为深圳的初创阶段时期。在国家政策的特许,以及全国各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汇集和支援下,这块南国边陲之地突然间变成全国人民关注、向往的一片热土。深圳的开拓者们汇集于此,顶着各种社会舆论压力,敢为天下先,视时间为金钱、为效益、为生命,在深圳这张白纸上大书特写,绘制出他们心中理想城市之模样。

彼时,改革开放的国门刚刚开启。紧邻香港的深圳借鉴了香港城市规划的发展模式,同时借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与人力,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城市规划、设计实施及管理研究工作。1982年,深圳制定并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确定了“多核心—组团—带状”的城市结构。由于当时参与深圳建设工作的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多来自全国各地,设计作品往往保留着其原所在地域的设计风格与习惯。

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师在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下,开始效仿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和规划理念,模仿、借鉴国外建筑风格的作品大量涌现。深圳的现代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实践引领全国,这个建筑创作阶段也可被称为“仿学时期”。虽然这种寤寐求之的学习方式缺少理性判断,带有一定盲目性,但这个拼命学习的时期也是深圳乃至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在这个历史性时期,大量引人注目的建筑代表作品在深圳落成,例如深圳第一栋高层建筑——深圳电子大厦,以及深圳当时最高的地标建筑——国贸大厦等。国贸大厦是超高层建筑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实践,其建造速度成为“深圳速度”的代名词,并成为中国开始建设现代化城市之里程碑。在同一时期,市政府办公楼、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科学馆、电信大楼、华强大厦、上海宾馆、新园宾馆、东湖宾馆、铁路新客站等重要建筑相继建成。高层建筑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日益涌现,至1985年夏,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兴建的高层建筑已多达297栋。

198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兴建深圳大学、深圳大剧院、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博物馆、深圳体育馆、深圳电视台、科学馆、新闻中心等8大文化设施,其中大部分均在这一时期得以实施。198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深圳大学,新校园于1984年正式开展建设。同年,本科生开始在新校舍上课,创造了大学同年筹办即招生开学的高校发展奇迹。深圳大学的校园规划及主要建筑单体设计多次夺得建筑设计奖项,并位列2005年“深圳市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榜单中。

在这个时期,深圳逐渐衍生出高层住宅、居住小区等新的住宅建筑形态,建设了八卦岭工业区、上步工业区和清水河仓库区等工业建筑。位于深南大道沿线的华联大厦、统建楼、电子大厦、上海宾馆等多个建筑单体往西拔地而起,共同组成深圳现代街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深圳初创阶段的城市建设的发展,给全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她不仅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中国建筑创作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实验进程。尽管这条道路艰难且荆棘重重,但实践证明,深圳的城市建设是成功的,她取得的成就引领并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深圳后海城市天际线

2

发展阶段:

城市快速发展下的

觉醒与反思

1992年春,邓小平到广东沿海一带视察,并发表“南巡讲话”,打破了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僵局。深圳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口号,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开发建设热潮之中,进入了发展及调整的阶段。

凭借初创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深圳的发展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实现城市的扩张。大量建筑纷纷落成,城市的扩张速度及规模远远超出城市规划之预期,从而显现出城市规划的滞后性问题。城市建构在突破了预想建设速度的情况下,开始被动地进行调整与适应。城市用地粗放式地扩张,城市道路等交通系统加快建设,机场、车站、快速环城干道等逐步形成。

随着城市建设量的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深圳城市建设的新一轮热潮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及建筑师,如美国SOM和RTKL、德国gmp、澳大利亚柏涛、法国SCAU等公司,同时,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如日本的矶崎新、黑川纪章,美国的赫尔穆特·扬(Helmut Jahn)、李名仪,加拿大的亚瑟·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等,都为深圳设计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与新可能。深圳勘察设计行业在国际先进技术的介入和引领下,一方面获得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整体设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深圳乃至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也因此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他们在竞争中探索、发展,寻求本土化的建筑设计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建筑师承受着外来建筑文化思潮与市场经济观念的双重影响和压力,开始反思如何建立属于中国的思想理论体系、创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特点?从而进行本体意义上的理论思考和设计实践。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深圳建筑设计开始走向成熟。

在此阶段,深圳建成了一批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建筑作品:“华厦艺术中心”采用了南方特有的红砂岩浮雕饰面,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建筑特性,更透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圳大学演艺中心”以轻盈剔透的网架结构、舒展自然的平面形态,形成了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开敞式空间形态;“南油文化中心”形体呈小角度的旋转,使内外空间发生错位,建筑在不经意间产生大量的意义衍生;“南山图书馆”以其简洁明朗的圆形外墙包容着室内变化丰富的空间……这些作品代表着当时最具特色的建筑类型,在顺应现代建筑发展潮流的同时,融入了地域性文化特色。而收藏了何香凝女士所有珍贵艺术作品的“何香凝美术馆”,不仅形成了在中国文化界独具一格的馆藏定位,更以“美术教育推广”为特色,其建筑设计也颇具匠心——展示空间简明流畅的平面排布,使美术馆的观赏流线十分有效率;对展示厅的处理则在满足美术馆特殊采光要求的同时,将空间的变化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深圳人对精神空间的文化诉求。

与初创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建筑品质有了不少提升,建筑形象更具特色,打造出了深圳人的理想城市空间。代表作品有地王大厦、赛格广场、何香凝美术馆、华夏艺术中心、特区报业大厦、高交会临时展馆等公共建筑;住宅方面的代表作品则有:东海花园(一期)、四季花城、万科城市花园等。1998年,深圳市中心区六大重点工程: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电视中心、中心区地铁试验段相继开工;福田中心区步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深圳市中心公园、莲花山山顶广场等城市服务设施也集中在这一时期先后建成、开放。

但这个时期仍存在建筑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在国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除境外设计机构主导的设计作品,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也风行效仿重技派(轻钢玻璃形式)、新古典主义(即欧陆风)、美国KPF式等建筑风格。尤其是风靡全国的“欧陆风”,能从住宅、宾馆、办公楼设计中见其大行其道的痕迹,最终泛滥,流于低俗。此时期的深圳乃至全国的建筑创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建筑界正在失去“什么是‘好建筑’”的判断标准与能力。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前半段发展缺乏理性,发展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后半段的城市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强行干预下,城市建设的扩张速度才减缓下来。

成熟阶段:

城市与建筑的理性回归

3.1

在勘察设计行业与

建筑创作领域的反映

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及调整,国家提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不再盲目追求快速发展,深圳建筑也步入了成熟阶段。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并深深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

勘察设计行业正是提倡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建筑设计中,过去那种夸大、张扬、不计成本甚至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比如,当时深圳大学城筹建项目的限额设计及成本控制正表明了政府对节约的重视,在造价控制之下,建筑创作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以上观念在具体实践方面的反映首先体现在深圳市对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大力提倡,包括地铁的运营、公交专线的规划及各大型口岸、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交通枢纽的建设。2005年深圳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运营,至2020年10月,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已达411km,而根据规划,到2023年深圳将形成共33条线路、总里程达1,335km的轨道网络。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强化交通互联互通,且深圳作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城市,除城市轨道项目外,还同时推动多条城际铁路项目、枢纽项目的建设。

这一时期的深圳住宅设计也进入到成熟发展的阶段。其设计更强调对整体“社区文化”和环境的营造,更注重对建筑个性化的要求与规模效应,形成“高尚住宅区”和自成系统的大型区域。从滨河小区、梅林一村、莲花二村到益田村的福利房建设,从东海爱地、金地海景到万科城市花园、百仕达、香榭里等大型商住花园小区的形成,侧面反映出深圳住宅品质及生活质量的逐年提高,也可以看到建筑业终于从对“现代化”表面形象的追求,走向对真实的空间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另外,此时的建筑形态也开始尝试中国建筑文化的运用,例如2005年建成的万科“第五园”显现出我国房地产业不再一味模仿西方建筑风格的现象。

这一时期深圳的高层建筑迎来了新的建设热潮,不仅在建筑高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建筑空间和建筑造型的处理上也更加出彩。2011年建成的京基金融中心(京基100)高441.8m,打破了地王大厦保持了15年的高度记录。随后2017年建成的平安金融中心高度为599m,是深圳迄今最高的建筑。同期建成的如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腾讯滨海大厦、华润大厦、汉京金融中心等超高层建筑,都以简洁的建筑外观和先进技术,以及绿色、节能、智慧的运营理念引领着深圳商业建筑的理性发展。

3.2

城市空间转型与

对社会需求的适应

2010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立“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城市布局结构相对封闭的模式,又适应了深圳在正面临的空间限制下,城市空间转型发展的需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建立了三级城市中心体系,包括福田—罗湖中心和前海中心2个城市主中心,龙岗、龙华、光明新城、坪山新城和盐田5个城市副中心,以及8个组团中心,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原特区外区域整体发展。

但这一时期的深圳城市发展也面临多重压力,首先是人口爆发性增长所带来的住房和公共设施资源稀缺问题;其次,由于过去城市快速建造对建筑质量的忽视,导致大量建筑面临维护、拆除的窘境。

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深圳这一时期的保障性住房、安居型商品房的占比相较于发展阶段有明显提高,这也是城市和建筑趋于理性发展的体现。与此同时,深圳大力提倡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技术运用于建设项目中,比如2018年开工的深圳市长圳公共住房项目,是现今全国最大的装配式公共住宅建筑项目,践行着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在公共文化建筑方面,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华美术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南山博物馆、雅昌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纷纷落成。在原特区外的区域,深圳大运中心、深圳书城龙岗城和龙华城、坪山文化综合体等文化体育设施建成。

此外,特区成立40年以来,城市发展迅猛导致了医疗资源的紧缺。虽然在“十三五”之前,深圳已完成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各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公立医院的建设。但是,深圳现在的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只有3.4,这样的医疗资源分配远不能满足深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深圳继续大力构建现代化医疗卫生体系、扩充医院数,以达到千人床位数提升一倍的要求。未来几年的医院建设项目包括深圳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深圳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等60余个,这将有力缓解深圳整座城市的医疗压力。

发展阶段中,城中村在深圳全市范围内迅猛加建,解决了大量的住房问题。而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早期未被纳入城市用地布局的总体规划,存在开发强度超标、私宅建设严重违法的现象。当一个城市地段的建设性质和内容因种种因素的影响,不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它将对城市功能的正常运作造成阻碍或破坏。进入到成熟阶段的深圳,开始探索多样化的城市更新策略。

例如,南头古城的厂房因产业迁移而空置,成为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主展场。展览以“城市策展”的方式介入其城市更新,南头古城后被纳入对特色城中村开展的综合整治范围内,进行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改造,现已成为深圳新的文化创意聚落。大冲村是拆除重建类城中村的典型案例,总用地面积69.46hm2。作为当时全省最大的旧改项目,从列入计划到批复规划历经13年之久,大冲村项目创立了深圳在城市更新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和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新举措,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性意义。

3.3

现今的“深圳设计”与“现代化”

作为改革开放的一支生力军,在与世界同步、向国际同行学习的同时,深圳设计行业也转变成为向全国设计市场传播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窗口。深圳设计走向全国,凭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崭新的生活方式、超前的建筑技术和现代的服务意识,对全国建筑市场的丰富、繁荣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深圳,这座年轻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40年来经历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深圳城市建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现代化”之梦筚路蓝缕的历程,展现了新时代的脉搏,记载了在“现代化”之路上的希望与豪情,也反映了深圳的沉吟、迷惘与思考。对于深圳的建筑设计来说,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但毋庸置疑,它正逐步走向成熟。

4

深圳建筑行业发展特点

深圳经济特区迄今已发展40年,一直走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沿。作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城市,深圳建筑的发展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对这一过程的总结和阐释,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深圳40年之建筑,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乃至教训。

4.1

实验性

深圳建筑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实验性”,担当起探索中国建筑新发展道路的历史重任。“实验性”尤显突出的初创时期,不仅形成了具有亚热带海滨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景观,且运用先进的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始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创造一个又一个施工速度上的奇迹。深圳建设管理部门敢闯敢试,支持全国首家以建筑师个人名字命名的民营设计事务所的成立,为其后来在全国的全面推广进行了试验。特区建设的发展及境外设计力量的介入,亦给深圳建筑的实验性注入新鲜的内容与活力。

4.2

开放性

“开放性”也是深圳建筑的主要特点:开放的城市公园、开放的大学校园、开放的城市绿地和开放的勘察设计行业等等,都开全国风气之先。初创时期的深圳尚未形成完全自主创新的实践模式,失败之教训可为其他城市引以为戒。而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渐成熟,深圳建筑不断推陈出新、提倡与发扬实验性,其成功的实验经验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3

示范性

深圳建筑的“示范性”特点得益于它的“新”,能够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设计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形态、新风格大都先以深圳特区为试点,后影响或普及于全国。深圳早在1986年便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规划委员会;2007年建设完成全国首个“一地两检”口岸——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还较早地实行并颁布了地区总设计师制度。这一项项举措都足以体现深圳城市及建筑领域的创新精神。

深圳住宅产业的示范作用更为明显,它率先于1981年成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以此推动了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深圳各行各业的先行示范作用有目共睹,要保持这座城市的示范性,就必须保持这种改革、创新、大胆的锐气,不要有了一些成就,就开始变得保守。

4.4

多样性

深圳特区历经40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特殊的“多样性”特点。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建筑业始终处于封闭保守的状态,各种思想、设计手法的条条框框和陈规旧俗长期束缚着建筑师们的头脑,建筑设计也难以走出单调刻板的风格样式。市场经济在深圳特区的试验,开拓了建筑师们的视野与思想边界,大大激发了建筑师们的空间想象力。

他们从各个方面突破旧有的传统习俗,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成果,具体表现在建筑类型和建筑风格方面。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和布局的调整,许多新的建筑类型应运而生,比如轨道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城中村及近年的城市更新等新型建筑类型。与此同时,建筑师的多元文化背景也使得深圳建筑风格丰富多样。这些特点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点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这种多样性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日趋成熟。

总结

深圳建筑领域40年的发展,为整个城市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为深圳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更为深圳人带来了实效,同时也付出了快速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代价。客观地总结和反思过去40年深圳乃至中国建筑创作走过的历程,城市风格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速度过快,设计建造周期太短,建筑投资与决策者缺乏理性分析,设计者盲目追风、缺乏专业思考,导致建筑设计逐渐偏离“以人为本”之初衷,开始变得“舍本求末”,甚至“本末倒置”,背离了“建筑服务于人”之本义。

在深圳,发展阶段的建筑师们怀着追求现代化的满腔热情投身于建设发展的大潮之中,但刚开始经验少、条件差、时间紧、需求大,建筑师们只能“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累积创作知识与经验。经历过这一时期建设大潮的洗礼后,国家政策开始提倡科学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筑行业的焦点逐渐从数量转向质量。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投资者和建筑师们纷纷开始反思过去走过的道路,总结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张扬、浮躁的心态逐渐平缓下来,理性务实、内在品质的追求逐步成为其新的理想和精神。这是社会发展趋向成熟之表现,更是建筑思想日趋理性之标志。

深圳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案是两个字:“创新”。深圳作为一座快速形成的新城,是一个较为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这是其先天缺憾,同时也是它面向未来、积极向前的优势所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试错容错、敢于创新、没有包袱——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基因,亦是一种精神。

深圳建筑40年给世人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经验,也给后人留有许多反思的经验教训。深圳以“特”字开始,到“新”字立位,是一次大胆尝试并取得惊人成就的历史过程,也是一次带动全国、启示后人的历史创举。“深圳经验”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课题研究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32.

[2] 孟建民.本原设计观[J].建筑学报, 2015, 558: 9–13.

除注明外,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媒体编辑 / 阿凡

视觉 / Sai

©建筑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