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必须纳入监管 但是不要再发牌照了

  多少年来,“牌照准入”似乎已经成了有关机构管理一些行业的法宝。在由趣店上市引发的现金贷舆论风口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推出“牌照准入”又被一些人提上了的议程。甚至一些从业人员自己都呼吁对自己进行牌照管理,最近点融网创始人郭宇航就发表了《终结现金贷乱象的唯一手段是持牌经营》一文。

  在中国,牌照一直是一个稀缺资源。1996年,李书福花6万元买了一辆中华牌汽车,拆了以后,发现里面其实没什么太复杂的东西,于是决定要造中国人的汽车。当李书福跑到北京各大部委寻求支持的时候,都不客气的直接把他轰走。汽车牌照,成为李书福最大的障碍。这意味着没有牌照,就不能生产汽车,如果李书福就此罢手,也就没有了如今的吉利。但是李书福还是顶着“黑户”的帽子,生产出了第一辆吉利豪情。在举行第一辆吉利汽车下线仪式前夕,因为吉利汽车是黑户口,众多的领导居然没有人敢接受吉利集团的邀请。“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李书福说起此事,还恨得咬牙切齿。 如今吉利、长城、比亚迪等民营汽车公司对中国民族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那些号称“天之骄子”的国企,想通过“市场换技术”发展自己的汽车行业被证明是失败的。

  当年信产部手机牌照准入引发了手机生产企业集体“逼宫”,要求信产部取消手机制造行业准入牌照。而就在去年,网约车牌照也引发了巨大争议,结果不仅仅导致众多企业退出,也让一些行业龙头企业逐渐丧失了互联网科技创新企业的属性,同时也使全国近千万专车司机失去了工作机会的可能。

  可以说,“牌照准入”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引发的“血案”比比皆是。一旦施行“牌照准入”,获得牌照的企业必定寥寥无几,而国有企业毫无疑问拥有先天优势。一些拥有了牌照的公司几乎不用做任何业务,依靠出租牌照就可以赚钱。

  在市场化意识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抛弃“牌照准入”管理模式应该成为共识。出租车行业长达二十年的积重难返,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因为“牌照准入”导致的行政垄断。

  无论是网络现金贷、消费贷、互联网农村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在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市场空白方面起到了极大的弥补作用,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而在之前,由于严格的风控,这些人其实是没有办法从银行等机构获得资金支持的。在发展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方面,这些公司的作用不可或缺。

  香港金融市场非常发达,个人客户在提交资料之后,如果金融机构在30分钟内还没办好,人家立马会去隔壁的机构办理。由于竞争激烈,有些小额贷款公司年利率降到10%也在做。当内陆小贷市场发展成熟后,贷款利率也会逐渐降低。

  竞争比垄断更能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近40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充分证明的道理。

  抛弃“牌照管理”不意味着不管理,尤其金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生俱来就与风险相伴。近期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但是一个好的监管制度不会压抑创新,更不是扼杀一个行业。如何在创新和规范之间把握,确实比较考验政府的监管能力,比通过“牌照准入”来管理要难得多。这就需要监管机构、行业从业者、行业自律组织一起携手,共同探讨,在规范和发展之间找出一条道路来。(作者:黄实 行业资深研究人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