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丨汉狼噬牛金牌饰(七)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汉狼噬牛金牌饰,汉代,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出土。长15厘米,宽9.5厘米,重360克。黄金制成,金牌饰背后有桥形穿鼻,便于佩挂。整体画面为起伏的山峦和茂密的灌木林,在浓密的枝叶掩映下,一头缓步行走的牛,忽然被藏匿在树枝后的一匹狼咬住后腿,毫无防备的牛前腿弯曲,低头做挣扎状。整个画面充分表现出狼的狡诈和牛的无奈。静谧繁茂的树林,凶猛偷袭的狼和拼命挣扎的牛,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
黄金属于贵金属,在古代由于其稀有性、耐腐蚀、良好的延展性及耀眼的光泽,深受人们的崇拜,被视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在北方草原地区,用黄金制作的饰物较为多见,一般都制成腰带上的装饰物和头饰。据专家考证,此件金牌饰应该是匈奴人装饰于腰带或衣服上的一种扣饰。制作方法运用铸、压、锤、镌镂等多种工艺,突出图案的立体效果,把动物之间相互搏斗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复杂的工艺,使得这件金牌饰看上去层次丰富,具有强烈的浮雕效果,反映出北方草原“弱肉强食”的草原法则及文化现象。这件金牌饰雕刻精致,构图繁而不乱,即扑捉了牛、狼的动态特征,烘托了牛、狼咬斗的气氛,又注重了饰物的对称性、装饰性,使整个画面协调统一。
青海地区是羌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一部分匈奴人越过祁连山,进入原来羌族聚居的地区。从此匈奴人和当地的羌人共同生活在湟水流域,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游牧民族生活的需要,匈奴人经常会用到各种扣饰。“狼噬牛金牌饰”就是匈奴扣饰中较为精美的一件,图案写实性强,艺术地再现了动物之间搏斗的场面。此件金牌饰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图案中对狼的塑造,非常自然生动,反映出匈奴人对狼的熟悉程度和特殊情感。匈奴人把狼作为民族图腾,他们希望自己能像狼一样称霸草原,因此匈奴文化中以狼为题材的装饰品很多。
这件金牌饰的造型、纹饰风格及装饰效果都比较独特,是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实用艺术,是草原黄金装饰品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表现了匈奴族等北方民族勇猛强悍的性格,反映出北方草原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艺术。这件从青海省祁连县境内出土的 “狼噬牛金牌饰”,也更加证明了匈奴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在青海活动定居的史实。
01
02
03
供稿:文物典藏部
编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