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窥径之经典——九针十二原
世间最温煦的春色,都隐藏在深谷。
我从今天开始,阅读经典,都说内经要从素问开始,我素问相对读得多一些,灵枢却只有读的只言片语,学针灸的针经没有通读,确是不该,我也生怕自己没有恒心,读着读着就放弃了,所以还是从灵枢开始吧,有点滴所得,就记下来和诸君分享。
1.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这里说了针刺的作用,我觉得针刺最本初的作用就是通经脉,调气血,调理经脉气血逆顺出入,逆顺说明经脉气血是有方向的,而且这个方向决定了针灸的补泻,出入说明经脉是路径,联络内外表里。那么针刺是通过通经脉,调气血,从而使所联络的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得到濡养。所以针灸对经络气血的作用是直接作用,对其他的作用是派生的作用。因而针灸的补泻是对经脉气血的补泻,不是对脏腑的补泻,和药物的补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我们不能把针灸的作用扩大化,但是同样针灸这种对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间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不能说针灸只是治疗经脉相关疾病,而治不了内科疾病。只要是这些疾病和经脉不通,气血不畅相关的,都可以治疗。
2. 粗守形,上守神。
这句话不是否定了形,而是说形是基础,未得其形,那得其神,这和书法、画画一样。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但是现代针灸的发展往往是局限在形上,对于解剖结构追求成为了针灸的全部。这种趋向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出现“干针”就是针灸之说,这样就完全抛弃了针灸的守神,所以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少。其关键就是对“神”在针灸中的应用越来越少。
3. 刺之微在速迟。
说明徐疾补泻是补泻的纲领。在我的临床应用中,我也觉得紧提慢按和紧按慢提就是补泻的关键,其他的各种复合手法像烧山火、透天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都是从徐疾补泻中演变而来的。
4.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这句话说了,守神应该在哪里守,就是在“空”也就是在穴位上守。而守到的气机变化是微妙的,需要仔细分辨,来的时候气盛,气盛不补,走的时候气虚,气虚不泻。大家都知道子午流注,一个时辰一条经脉所主,前一个小时是经气来,不用补法,后一个小时经气走,不用泻法。如果需要用补法,最好是在走的时候(后一个小时)补,用泻法在来的时候(前一个小时)泻。其实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比如偏头痛,在发作的时候,往往是正邪交争之时,这个时候气血旺盛用泻法,往往效果会好,缓解期时,有的患者可能基础是肾虚头疼,应该就用补法,甚至可以用中药进行补肾。
5.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知道经络的气血逆顺,就不用问其他的了。但是,说实在话,气血的逆顺很难辨别清楚,上面说了可以通过子午流注,但是这个是特殊情况,大部分的时间是我们自己去感知的,这个感知气机的变化还是很难的。像我这样的俗人只能是疾病症状和脉象来间接感知。肯定和穴位里气机的变化还是有差别的。
6.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所以泻法是迎着上,补法是追随着补,用意念去感知调和,这就针道的全部。总结起来针道的补泻就是:来的时候不补,去的时候不泻,邪气盛的时候来时泻(迎),正气虚时去时补(随)。我觉得这里讲的不是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事情,而是讲的补泻的时机。
7.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这说的是补泻的手法,慢进针快出补法,快进针慢出针为泻法。
8.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握针一定要坚定,很多人用针久了,开始漫不经心了,手指就会虚,这样神念不能通达,导致治疗效果下降。针身大部分情况下是垂直进针的,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针完了,针柄排列不齐,是需要时刻调整的。
9.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
这段话很重要,说明了针的深浅,邪气往往是浮于经脉的上层,清气也就是经脉自身之气在下,针刺的时候得气就可以了,往往这个时候就是刺中邪气,邪气出,而不伤正气,不用非要深刺。而且在不同部位,不同的疾病,情况是各不相同,一定要区别对待,不然的话伤了正气,而且邪气反而入里。这一点在“五刺法”讲的更具体,大家以后可以再深入学习。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五刺法”里病邪深浅而针刺深浅的问题发表在学报上。
10.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邪气已经消除了,还接着扎是会伤到精气的,邪气没有消除就不扎了,就会导致气郁。
11.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腹胀都是气滞,取胃经,胆经,膀胱经等阳经,腹泻是气虚或是水湿,取三阴经。这个以后可以试试,腹胀以前我也取阴经,腹泻也取阳经。以后看看这种取穴方法会不会更好。
12.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快针治疗经脉有热,留针治疗经脉有寒。现在大多数留针,尤其是疼痛患者,主要多数和经脉有寒相关。
13.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有里热症可以用足三里,经气或者是腑气下降了就可以了,要是没有下降就接着扎。发病在上部里症的用阴陵泉,病在上部表症的用阳陵泉。这个不解释,大家可以试试看。
我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大家多提意见,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