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珥珰,耳环,一起来看看耳饰从古到今的演变历程
大家好,欢迎来到《珠宝玉之窗》,珠宝玉石虽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却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精致起来。所以,就让我们透过《珠宝玉之窗》,一起来了解珠宝玉的世界吧!
扒了好多天的资料,今天终于可以跟朋友们一起聊一聊古代耳饰的演变历程了。估计今天这个主题妹子们会比较喜欢,毕竟现在戴耳饰的妹子是相当地多。行,废话就不多说了,我们开始吧。
(图中是红山文化玉兽玦)
先说玦(jue第二声),玦是一种开口的环状装饰物,一般呈扁平体,圆形,中心有孔,佩戴于耳上。也就是说,根据我扒到的资料,最早的耳饰应该算是玦,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将玦用作耳饰。上图就是找到的一个比较清晰的文物实物图了。
而当时制作玦形耳饰的材料,主要是玉,此外还有骨、石、玛瑙、象牙等。玦形耳饰的款式呢,可以说差别变化都不是很大,但随年代的推移,也有一些差异。不过到了战国以后,玦已经不再流行,汉代玉玦已经极少,并逐渐变大,成为佩玉。这时候呢,耳饰玉玦就被耳珰所取代。
《苍颉篇》中有记录: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也就是说,后来,人们把耳饰分为珥,或者珰。就是说,当时的耳饰,没有垂吊珠子的时候,称为珰,有垂吊珠子等坠饰的就叫珥了。不过总称可以称为耳珰。根据资料,战国时期的墓葬中确实已出现玻璃耳珰的随葬品。
不过要说的是,耳珰却并不是当时汉族女子普遍佩戴的耳饰。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中原女子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因此不流行穿耳。故此,佩戴耳珰并不是源自中原的习俗,而是从少数民族引入的。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
从这话里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女子缺少礼教的束缚,故此行为少有约束,家人才让其穿耳垂珰,以示警戒。
而且耳珰的材质比之前的玦更多了,有金、玉、银、玻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不同质料。根据考古发现的战国秦汉玻璃耳珰,主要有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
有孔珰:中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玻璃珠、玑、小铃之类。(如开头第二张图)
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此种玻璃耳珰戴上以后,从正面看去,只能见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圆珠,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圆珰”。(如第三张图)
大家看到这耳珰是不是觉得很大,所以,要戴在耳垂上的话,要先打孔,还得把孔撑大!这个就有点像现在少数民族朋友戴那种大大的耳环,所以我觉得耳珰由朋友传进中原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左为簪珥,右为悬珥)
那,当时的中原女子不戴耳珰怎么办呢?
根据资料,汉代皇后、嫔妃和公主戴耳饰时,也可以不穿耳,而是将有穿孔的珥或珰,用绳系饰悬于耳旁,叫做“悬珥”。将悬珥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发髻,悬于耳际,也叫“簪珥”。(如上图)
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耳饰,它也是有一个寓意在里面。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样,是提醒不要妄听闲言,不能偏听偏信。这一点跟少数民族约束的寓意也是有些相似之意的。
耳珰之后就是耳环了,耳环是透过一个在耳珠内的穿洞来勾住耳朵(除了夹式耳环之外)。耳环还包括了一些单纯的不戴坠子的圆环。根据资料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上图不是,没找到对应图,大家见谅),它的形制非常简单,仅仅用一根比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这跟耳珰相比,实在是太简洁又不折腾耳垂了。
根据记载,一直到了宋代,穿耳戴环之风才在妇女中盛行开,到明代的时候穿耳戴环才真正成为佩戴常态。
到后来,耳饰慢慢发展到了清朝,耳饰风行,其中以耳坠最盛,它是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
根据资料,有别于汉族女子的一耳一坠,满族女子所戴的耳饰是”一耳三钳”,也就是在一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可以是环,也可以是坠,总之就得一个耳朵上戴满三件。
这三个耳洞是满族女子必须遵守的习俗,她们从小就要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同时戴上三只用名贵材料制成的耳环。满族入关后,皇帝选秀女都要专门派人检查女子的耳洞,如若不符合规范,连父母都要受到处罚。
因此,我们看《如懿传》和《延禧攻略》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妃子神马的耳上都是三个耳坠,这不是乱戴的,确实有历史依据的。
好了,应朋友们的建议,今天图尽量多一些,文章也有点长。希望朋友们了解耳饰演变历程的同时,能记住悬珥跟簪珥的寓意就更好了,这才是我们学习这些耳饰的最大收获。不要妄听闲言,做人要心中有定夺,活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个道理真的很值得我们去铭记。
最后,老规矩,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猜你还喜欢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