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粒四像性
解开光的奥秘
揭开能量波操控下的宇宙真相
系列解密之
第三节:光的波粒四像性
上节内容:一个新的发现!能否彻底解开‘双缝干涉’的百年谜题?
1.0光的波粒二像性
在前两节的内容中,我们对光的‘波粒二像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光’之所以具有‘波粒二像性’,是因为,‘光’是由宇宙基本粒子(以下简称‘暗物质粒子’)受激后,以‘波’的型态,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如果形象的理解这一过程,可以将这个‘暗物质粒子’看成‘水分子’,将‘暗物质粒子’受激后形成的‘波’看成‘水波’。依照这一思路,‘波粒二像性’中的‘粒子’就是‘暗物质粒子’,而‘波’就是指所有粒子形成的‘粒子波’。在这种情况下,这时的‘波’就应该是一种‘横波’。如果这时的波确实是一种‘横波’,虽然能解释衍射与干涉条纹的形成,但是仍然与大量的观测和科学试验不符。比如:
1、横波具有明显的扩散性特征,而随着扩散的发生,必然会存在能量的快速衰减问题,这种快速衰减会导致光不会传的太远。而光能跨越数万光年进行远距离传播,就说明了‘光’不可能是一种横波,或者说并非单纯的仅是一种横波。
2、光仅为横波的结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产生。
3、光仅为横波的结论无法解释光的折射、反射、散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等现象。
这么说来,光难道是一种‘纵波吗?然而如果光为‘纵波’则又无法解释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光即具有‘粒子’的特性,但又不完全是粒子,具有波的特性,又无法判定是‘横波’还是‘纵波’。光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怪异的特征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光的生成那一刻起,一步步揭开光的神秘面纱!
图(3-1)
先看一下上面这张图(3-1)中的左侧部分,这张图表示的是宇宙基本粒子受到激发后生成的能量波,这种情形与一滴水滴入水池中生成的‘水波’基本相同。这时的波完全具备‘波粒二像性’特征,是能量在宇宙间进行迁移转化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随着解析的逐步展开,大家会明白:在宇宙间,只要存在能量的迁移和转化,就必然会伴随能量波的出现,而且正是这种能量的迁移与转化机,才衍生出了我们看到的‘宇宙万象’)。这时的能量波具有明确的‘横波’特征。这时的波是‘光’吗?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是光,仅仅是一种能量的波动。因为:第一,它还不具备直线传播的特性;第二,作为‘横波’,其能量的衰减会很快,所以传播距离会比较有限;第三,这时的能量波与我们平时认为的‘可见光’与‘不可见光’(比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远红外线)等均有所不同。所以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能量波’,我称之为光的‘基态’。这种能量波未能生成‘光’的部分,会传入宇宙深空,成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那么,光又是如何生成的呢?
2.0能量波的出现
前两节在解析双缝干涉条纹(如上图3-1右侧部分)时我们看到:在干涉条纹的‘暗纹’区,由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后,造成了粒子振动的减弱或消失,所以在这个区域我们很难观测到有光子(电子)的存在;而在‘亮纹’区,由于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后,造成了粒子振动的增强,所以在这个区域就能观测到有光子(电子)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光’,是‘能量波’相遇并发生干涉后造成‘暗物质粒子’产生‘聚合’的结果。所以要想生成光,就必须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能量波在空间相遇相交,并且在局部空间形成‘聚合’。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暗物质粒子’被激发以后,能量波是如何生成的。
图(3-2)
上图(3-2)左侧部分,表示的是一颗具有超高动能的粒子脱离原子‘内空间’,与原子‘外空间’的‘暗物质粒子’撞击后,能量传递的过程及路径。在撞击发生之前,原子‘外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以视为‘相对静止’的状态。
上图(3-2)右侧部分,表示的是能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传递后,‘暗物质粒子’呈现的状态和空间分布。对于最后生成的这副扇形图,要做出如下两点解释:
第一,粒子的排列为什么会呈‘圆弧形’?这是由能量传递的‘各向同性’所决定的。那又为什么为出现各向同性,因为,在同一种介质中,能量在各个方向上的传递速度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在某一特定时刻,振动中的粒子与‘振心’的距离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振动中的粒子必然处于以‘振心’为圆心的圆弧上。
第二,能量的传递为什么会导致粒子间密度的减小?
这是因为相对表止的粒子受到冲击后,对其周围的粒子产生了斥力并挤压的结果。
通过图(3-2)的右图部分,我们还能解读到以下内容。
第一,弧形波,是‘暗物质粒子’受到‘单粒子’激发形成的;直线形波,是‘暗物质粒子’受到同一相线上的‘多粒子’激发形成的。而自然界的光,基本来自‘球型星体’所以,自然界生成的能量波(光的基态波)基本为‘弧型波’。
第二,只要能量的迁移是以粒子为介质的,必然伴随‘波’的出现,反过来,只要在能量迁移的过程中有‘波’的型态出现,则必然有粒子态的介质参与。因此,以‘波’的型态存在的‘光、电磁波、无线电波、辐射波’等等能量迁移现象不需要介质参与的结论是荒谬的!没有介质的存在,无形的能量就无法进行迁移和转化,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万象都是能量不断迁移的结果,是能量‘聚散、离合’的表现。而能量的迁移必然会伴随‘能量波’的出现,所以追随‘能量波’的足迹就能揭开整个宇宙产生与演化的神秘面纱。
第三,能量的迁移必然会造成‘暗物质粒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的存在,以及‘暗物质粒子’的流动是宇宙间所有‘力’的存在根源(后期在宇宙的产生与演化中会详细解读)。比如: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引力等,无不是暗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对‘显性物质’施加的‘冲击力’。
3.0光子的生成
图(3-3)
上图(3-3)的左图部分,表示的是两列波在运行过程中相遇(即发生干涉)前的位置关系;图中‘箭头’代表能量在粒子间的传递方向和粒子的振动方向;图中位于两列波中间的‘黑色粒子’代表宇宙暗物质海洋中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暗物质粒子’。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当两列波相遇并将部分能量传递给黑色粒子后,黑色粒子会呈现出怎样的运动状态。如图(3-3)右图所示。
这时,黑色粒子从蓝色粒子那里接收到一个向左和向前的撞击力,从紫色粒子那里接收到一个向右和向前的撞击力,向左和向右的力相互抵消后,黑色粒子获得了一个向前的力和向前方运动的趋势。同时紫色和蓝色的粒子本身携带的上下振动的能量也同时会传递给黑色粒子(这里假设两个粒子的振动方向相同),黑色粒子所获得的上下振动的能量就是两个粒子振动能量的总和,振幅是两列波振幅的两倍。这样一来,在这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黑色粒子就会呈‘纵向波动’状态向前运行,‘光子’生成。这时,以‘横波’为特征的‘能量波’,就转化成了以‘纵波’为特征的‘光波’。这种转化机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下图(3-4)所示
图(3-4)
上图(3-4)是我们常见‘浪花’。浪花就是由两列‘横波’相遇转化为‘纵波’后跃出水面的部分,不过它与我们前面谈到的光波有所不同:我们常见的浪花是由两列横波‘相向’运动后形成的,所以一般会沿‘势强’的那列向前翻滚;而光波是运动方向相同的两列能量波相遇后形成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与波动方向相同。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与时的波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纵波,那么这个纵波与两艘快艇在水面上高速疾驰时,两船中间的波浪所激起的浪花完全相同。
光子的生成过程虽然已经解释清楚了,但是,我们还需要对光子的一些特性做进一步的探讨,才能彻底解开光的奥秘。
第一, 光为什么具有偏振现象?
图(3-5)
上图(3-5)的左图部分,代表的是两列波呈对称状态相遇时的情形,右图代表的是两列波呈非对称状态相遇时的情形。当两列波与被激发粒子呈非对称状态时,被激发的粒子和形成的波,就会呈现出‘偏振’现象(所谓偏振是针对光源而言的)。 偏振是光存在‘发散’特性的根本原因。那么,非偏振状态下被激发粒子还会形成‘光’吗?答案是:仅有一部分形成光,还有一部分生成了‘氢’。同时这些新生成的‘氢’,大部分又返回到恒星表面并参与到‘核聚变’的过程中去。正是这种能量回馈(或称之为‘能量回收’)机制的存在,一颗恒星才能够在近百亿年的时间里经久不衰。这就是‘氢’在恒星和星系中心大量出现的原因(后期在宇宙的演化中再详细解读)。下图(3-6)是最新观测到的‘氢元素’在银河系的分布图
图(3-6)
图中高亮部分代表‘氢元素’在银河系中的分布。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氢元素主要出现在恒星周围及银河系中心。
第二,光子是单粒子还是复合粒子。
在图(3-3)中,我们分析的是‘两列波’发生干涉后生成的‘单粒子’纵向振动波,但是,一颗恒星(或一个光源)发出的能量波呈10n级,这个数量极其庞大,所以在一颗粒子的周围会有数万,甚至是数万亿条这样的能量波出现。当大量的‘振幅、频率、波长’相近的能量波从四面八方在此汇聚后,被激发的所有粒子就会共同对外表现出‘行进方向相同、振幅、频率、波长相近’的‘粒子’特征。但是,光子所表现出的这种‘粒子’态,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粒子不同,光子是‘空心’的,也就是说光子没有内核,这是它区别于‘氢原子’等实体粒子的最大特征。所以,光子这种粒子型态只能被称为‘叠加态或凝聚态’,但是,它又不是暗物质的简单叠加,所以称之为‘凝聚态’更为准确。光子是暗物质粒子在能量波的推动下形成的一种‘复合粒子’。
第三,光子有没有质量,如何理解光的静质量为零的现象。
质量本质。目前的科学解释是: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是,却解释不了,在原子核的聚变与裂变的过程中,质子数与中子数总量都未发生变化,那么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来自哪里?这是因为,原子中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内还包含大量高速运动的‘暗物质粒子’,正是这些高速运动的暗物质粒子的束缚,才使‘原子核’得以存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正是这些具有极高动能的暗物质粒子,脱离原子内部空间之后对原子外空间的暗物质粒子施加的‘冲击力’;而原子失去的质量,正是从原子内空间溢出的‘暗物质粒子’的数量。所以质量的来源是‘暗物质粒子’,依据人类目前对‘质量’的理解,质量应该代表是‘暗物质粒子’聚集数量的多寡,当暗物质粒子处于离散状态时,物质型态也就不存在,所以我们认为没有质量存在,当暗物质粒子两个或两以上聚集在一起后,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个物质出现了质量。因此,从这理念去理解,‘光子’是有质量的!
那又该如何理解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这种现象呢?前面已经提到:光子,是暗物质粒子在能量波的推动下形成的一个粒子的‘凝聚态’,所以当‘光子’处于静止状态时,处于凝聚态的‘暗物质粒子’就会四散而去,凝聚态消失,光子也就不存在了,连光子都不存在了,自然也就不存在光子的质量一说了。
第四,既然光的最终形态呈‘纵波态’为什么实际观测不一致。
因为光在跨越不同密度的介质时会在‘横波与纵波状态’之间不停转化,比如光的反射、折射、散射、透射等光学现象无不是这种转化机制的体现。以反射现象为例:‘光’就经历了纵波转化为横波,横波相互干涉又转化为纵波的过程。所以观测行为(含光学观测和电子仪器观测)本身就是在改变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正是由于:‘光不仅具有波粒四像性特征而且随介质密度不断转化’这一诡异现象的存在,以及人类科学界对暗物质的盲目排斥。才导致人类一直没能揭开‘光’的神秘面纱!
第五,光的传播速度为什么能达到30万千米/秒,光的传播距离为什么能高达几十万光年之远?
按照现行理论,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光子以30万千米/秒的速度,用时8分钟直接飞到地球的。接下来,我们以电子的质量为参照来计算一下,一个光子以30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首先根据动能方程:Ek=1/2xmc^2估算出此时光子自身拥有的动能约为:
Ek=1/2x [9x10^-31 kg](电子质量)x[9x10^16] (光速平方)≈4x10^-14焦耳
然后根据功能转化公式:w=fs计算一下,让一颗光子在一秒钟内停下需要多大的力:
F=w/s=4x10^-14(光子动能)/3x10^8(1秒钟运动的距离)=1.2x10^-22牛顿
然后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光子与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压强
P=F/S(假设光子呈球型,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按球体最大切面计算)
=1.2x10^-22(压力F)/[(2.8x10^-15)^2(电子半径)x3.14]≈1.0x10^9帕斯卡
1个标准大气压≈1.0X10^5帕斯卡,地球上最深的海——马里亚纳海沟的压强约为1300个标准大气压,而一粒光子产生的压强约为:10000个标准大气压!先不谈30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的光子与物体接触的瞬间能产生多大的摧毁力,仅产生的压强都是生命所无法承受的。更何况在这个计算中电子半径的取值并非理论最大值(2.8x10^-22),如果按这一最大值计算,一颗光子产生的压强可以达到:1.0x10^11个标准大气压。也许有的朋友会说,用相对论与电磁场论计算出的光压远没有这么大呀?!那是把‘光’当成‘波’来计算的!
接着我们再以一个青色光子为例来计算一下它在1秒钟内的振动频率:
f= v/λ=3x10^8/5x10^-7(青色光的波长)=6x10^14赫兹。
这颗光子的振动频率约为:6x10^14赫兹。当你看到这个数字是什么感受?非专业人士没啥感受。因为非专业人士不清楚这个‘赫兹’是个啥单位。如果知道这个‘赫兹’等同于‘次/秒’会不会被吓到?一粒光子在1秒钟之内不但要振动‘6x10^14次’,还要保持30万千米/秒的飞行速度。这样的光子还能‘飞’的动吗?!如果我们的宇宙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光子’,仅需一颗,我们的宇宙就会被搅得‘天翻地覆’,不复存在!
为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相去甚远?为什么专业人士没有被一个‘每秒钟飞行30万千米,还要振动6x10^14次’的光子吓到。因为,科技界一直在秉承着:‘一个理论解释不通,就套用另一个理论来解释’这种自欺欺人的‘科学’方法。即便这两个理论计算出的结果风马牛不相及。
那为什么光的传播速度能达到30万千米/秒这样的高速?
因为光仅仅是一种能量的传导!我们看到的光,并非是光子历经8分钟的时间从太阳飞过来的,而是8分钟前从太阳溢出的那股能量,经过暗物质粒子这种介质的传递,8 分钟后使我们眼前的暗物质粒子产生了波动。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光的传播距离为什么能高达几十万光年之远?
图(3-7)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横波’具有发散的特性,所以能量的分解会很快。这一点从图(3-7)的左侧图示就能看的很清楚:假设‘红色粒子’的能量为E,那么当能量传递到P列时,P列上单个粒子所携带的能量就只有1 E /15。但是,当两列横波相遇并发生干涉后(如图3-7右侧部分所示),两列波的能量无论怎么分解,整列波的总能量不会发生变化,而且最终都会和新生成的光子‘渐次同步’相遇,并将总能量渐次传递给这粒光子。这样一来,光子在运动过程中损失掉的能量就会得到不断的补充。所以光才能传播几十万光年的距离。
其实对光的疑问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比如:光产生频闪的原因?光的能量为什么是断续的(一份一份)的?如何人工生成?光子是否具有自旋特征?为什么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不高?球形闪电是怎么生成的?闪电和球形闪电的发生机制与人工制造(光电同理)、光的反射、折射等等。这里的每一个原理的解析都与目前的‘科学’解释不同。但是,为了避免章节太长,本章节就先到此为止。接下来就对光的本质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光’是暗物质粒子在‘能量’的推动下形成的‘横波’(基态波)相互干涉后,形成的‘集束纵波’。光具有‘波粒四像性’特征。光是‘能量迁移’的一种表现。‘光子’是暗物质粒子形成的一种‘凝聚态粒子’,具有与原子相同的‘内禀性’自旋特征。
近期本人的这部新书——‘解开光的奥秘,揭开能量波操控下的宇宙真相’通过多个自媒体平台相继发表以来,得到了不少朋友的支持和认同,但也收到了很多的质疑和嘲笑,甚至不乏有人特意发来私信进行攻击和辱骂。因此为了证明:这套‘能量=>粒子波动论’对宇宙和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解读并非毫无道理。本人决定后面的两个章节,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科学谜题’进行解读。
第四节:‘雪花’的生成原理与过程。主要解读雪花在冷凝过程中为什么形成‘片状’而非球状,为什么会呈现那么美丽的‘分形结构’。
第五节:‘球型闪电’的生成原理与生成方法。主要是解读其生成环境、生成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验室环境下制造出‘球型闪电’。
全书约数十个章节,数百万字。文章将以全新的‘能量=>粒子波动论’为依据,对宇宙的产生、演化过程以及宇宙万象的生成原因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解读。最主要的是:本书的解读结果与目前的科学解释完全不同!通过持续的解读,你会发现:宇宙大爆炸不再起源于一个‘奇点’,‘黑洞’不再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太极图’不再是用来算命的,光速不再是恒定的,人类在宇宙中不再是孤独的,所谓的‘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引力’都只是‘暗物质’在空间‘定向流动’的结果等等。更主要的是:宇宙空间中到处充满着‘取之不尽用之竭’的无限能源(能量)’。所以,感兴趣的朋友请添加关注以便了解最新内容。
同时,通过本节内容我也对那些接受不了这些内容的朋友说一声:如接受不了本书的内容,请即可停止阅读自行退出即可,没有必要留下任何攻击性言辞,因为嘲笑别人为‘民科’,发个侮辱性的言辞,并不能体现出您的高贵和学识。须知,人类科技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科学理论还存在太多的不足和矛盾;须知,面对庞大的宇宙,人类连太阳系都尚未跨出,这犹如一个尚未爬出过自家大门的婴儿,有什么资格认为自己已经洞悉天下。我不知道那些喷子们是否真有学识,如果真有学识,那么请您也拿出一套理论,解释一下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解释一下众多的世界未解之谜!如果拿不出,那么就请您闭嘴吧!因为有一句话我一直不想说,但又不得不说:根据我的理论和推理结果,我发现目前人类对自然、宇宙方面的‘科学识知’大部分是错误或片面的!包括被您们奉为科学圣杯的‘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是人类探索宇宙以来扯得最离谱的一个‘蛋’!也请您不要拿自己学过‘贝尔不等式和高深的数学知识’作为炫耀和攻击他人的资本,本人也崇敬数学之美,数学对解析‘已知世界’的运行规律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你引以为傲的‘贝尔不等式’算出来的又是个啥?!如果您没有学识,那么也请你闭嘴!因为,你都看不懂!乱喷只会暴露你的无知和狭隘!
所以,放弃对个别科学家的个人崇拜、鼓励创新、百家争鸣才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快速发展、才会更有利于人类尽快实现迈入深空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