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导基因:优化基因药物递送技术,围绕眼科、造血系统疾病搭建数条管线

21世纪初,作为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的代表,基因疗法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当时,人们看到的基因治疗并没有我们现在认为的一片光明,由于基因治疗导致患者产生了各类副反应(例如:白血病),基因治疗跌入了谷底,人们看到的只有基因治疗的‘高风险’与‘低成药性’。”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伽在追忆基因治疗历史时感叹道。

届时,蔡宇伽还正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师从Thomas Perlmann教授(现诺奖委员会秘书长)。在这里蔡宇伽受到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并以为人谦逊、严谨求真的Thomas Perlmann 教授为榜样,以导师‘best’的学术准则来激励自己。

对于众人并不看好的基因疗法,蔡宇伽认为“基因治疗是一种能够将疾病根治的精准疗法,虽然现在不完美的,但是它是未来”。也是带着这种信念,蔡宇伽结束了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博士求学,去了丹麦奥胡斯大学,在Jacob G. Mikkelsen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关于基因治疗方向的研究。

在过去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蔡宇伽一直致力于基因疗法及其载体技术的改进和开发,他向动脉网解答了导致基因治疗副反应的根本原因:“基因治疗为够根治罕见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方案,但是基因药物的递送方案并非完美的,这些有缺陷的药物递送技术就是导致基因治疗产生副反应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我去过十年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本导基因创始人蔡宇伽

2018年,在结束博士求学后的蔡宇伽创建了上海本导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本导基因),落地于上海闵行区。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学基因治疗一线科研人员联合药物毒理学专家和工业界专家发起创立,蔡宇伽担任CEO兼首席科学家。

自主研发载体递送技术,

杜绝CRISPR随机整合风险

让基因治疗产生副反应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病毒载体的整合是不可控的。本导基因应对其的策略之一便是对目标基因进行精准地修复和改造。不过,即便可以如此定向精准地编辑基因,基因药物还是会面临“递送”的问题,这便是本导基因的策略二:优化基因药物的递送技术,让基因药物安全、高效地送达目标位置。

本导基因通过领先的类病毒体BDmRNA递送技术实现了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安全、高效的递送,这种递送技术可以确保基因编辑酶在体内瞬时表达(72小时内降解),降低基因编辑脱靶概率,提高基因编辑药物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论文已被高水平Nature子刊接收。

目前,BDmRNA递送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进入PCT阶段。

公司应用该技术平台自主搭建了数条关于基因编辑、疫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管线,例如,以基因编辑治疗病毒性角膜炎(HSK)的BD111管线,公司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可以获得最优的获益/风险比。目前已经获得知名三甲医院的伦理批件。

HSK是一种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是全球患病率位居前列的眼科疾病。据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824.8万盲人中,有400万人都是由角膜病致盲。85%的角膜盲源自感染性角膜病,年新发感染性角膜病患者约10万人。目前,针对HSK的核苷类似物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难以达到从根源上清除病毒的目的。

本导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手段结合独有的BDmRNA递送技术,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为安全有效治愈HSK带来了可能。未来该技术有望取代角膜移植,解决角膜移植市场需求巨大而供体稀缺的矛盾。

此外,应用BDmRNA技术,本导基因还搭建了针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的管线。2020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发生后,蔡宇伽博士领衔的交大团队利用核心BDmRNA递送技术,研发出针对冠状病毒的BDmRNA候选疫苗,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mRNA疫苗的动物数据,受到国内外媒体和学术机构的广泛关注。

除了BDmRNA瞬时表达的递送技术,针对需要在体内长时间表达的基因治疗,本导基因也开发了对应的递送平台“BDlenti”。该平台主要针对需要慢病毒载体递送的基因药物,例如对造血系统、眼科疾病等适应症的基因治疗。

蔡宇伽透露,相对于普通的慢病毒载体递送,BDlenti递送技术加入了独特的优化策略,可以降低基因整合突变的风险,同时,让治疗性基因在患者体内长期表达,而不会因为沉默而失掉疗效。

应用BDlenti递送技术,本导基因也开发了数条针对造血系统的临床管线。其中针对地中海贫血症的BD211管线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贫基因治疗药物,能够为重型地中海贫血症患儿提供更先进、更全面、更彻底的治疗。公司此前在6月完成的pre-A轮融资,资金用途之一便是推动BD211管线尽快进入临床。本导基因的造血系统基因治疗项目将与交大附属的瑞金医院等顶尖医院合作开展。

目前,本导基因搭建了完善的慢病毒设计及工艺平台,可以大幅度提高病毒载体的质量和产量。BDmRNA技术便是建立在本导基因的工艺平台上,有望开发全球领先的、中国智造的基因治疗创新药物。此外,公司搭建了国内领先的造血干细胞工艺,可以提高基因药物的递送效率、降低基因治疗的成本。

公司已经形成了从项目研发、临床前、CMC到注册申报的完整的核心团队,近千平的标准新药工艺开发中心也即将落成。

近期,本导基因也启动了新一轮的A轮融资,融资所得主要用于推进BD111管线和BD211管线完成IND申报。

文 | 王婵

微信 | ccfans2017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转载授权请联系:kokopellii

投稿请联系微信:q19930797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