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军: 晚清名臣潘祖荫与天津宝坻
光绪十七年(1891)二月二十六,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朝廷,请为已故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潘祖荫建立专祠。奏疏中,李鸿章说他自己“据实上闻”,要如实的反映宝坻民意。
潘祖荫像
“据宝坻县绅士前湖南衡永郴桂道方学苏、山东候补道王其慎等联名呈称:去岁大水为灾,数十年所罕见,宝坻地居洼下,受患尤深。原任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潘祖荫一闻灾信,先行拨款飞饬印委办理急抚。内则沥情入告,外则函电四驰,为民救灾,无微不至。本届待赈人数,倍于往时,饥者给食,寒者授衣、全活甚众。秋冬以来屡传集该绅等详询赈事,形神憔悴,若疾痛之在身,竟以积劳,一病不起。闻信之日,士民相吊若丧其私,感人之深,实难泯没。窃以前任顺天府尹周家楣因办理赈抚,由绅民呈请建祠有案。今拟集赀为故兼尹潘祖荫建立专祠,由地方官春秋致祭,以申报飨,呈请具奏前来。”(《李鸿章全集·奏稿》)
光绪十六年(1890),清王朝多事之秋,一场天灾又席卷华北大地。六月上谕内阁:“京师自上月二十九日以后,大雨滂沱,连宵达旦,河流骤长……近日京城内外倒塌房屋甚多,有无伤毙人口,并着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确切查明,印行奏闻。”六月初六日,潘祖荫奏:“此次连雨五日,目睹房屋坍塌不可胜数。”六月初九日,李鸿章奏:“……自(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初六日,大雨狂风连宵达旦,山水奔腾而下,势若建瓴……永定河两岸并南北运河、大清河及任丘千里堤,先后漫溢多口,上下数百里问一片汪洋,有平地水深二丈有余者。庐舍民田尽成泽国,人口牲畜淹毙颇多,满目秋禾悉遭漂没,实为数十年来所未有。”
李鸿章像
暴雨肆虐之下,顺天府24个州县发生特大水灾。灾情之重为数十年所罕见。七月初二日李鸿章奏:“顺直各属,本年夏间霪雨为灾,各河漫溢……顺直切进京畿,猝遭水患,地方灾重,实为百余年未有。”七月二十二日潘祖荫奏:“武清、宝坻、香河、宁河、霸州、文安、永清、东安、保定全境被淹。”
宝坻自古就是水患重灾区。山洪下来,一派汪洋;海水上侵,顿成泽国。据《天津水利志·宝坻水利志》一书记载,仅元代,不足百年的时间,发生水灾47次。
这一次水灾尤其严重,百姓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粮食颗粒未收,老百姓把野草树皮都吃光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到处是扶老携幼逃荒的难民,无人照应的老人以及瘦骨嶙峋寻找食物的孩子。这一年潘祖荫已经年入花甲,常年的忙碌奔波,使其身体相当虚弱。但当他想到成千上万的饥民正在等待着官府的救济,自己作为朝廷命官责任重大时,不顾年迈体衰,日夜奔走呼吁。对内他不断将灾情禀告给皇上,对外四处发函发电要求救急。他亲自偕同府尹陈彝筹措粮银、衣物,深入灾区发给难民。同时,还奏请朝廷允许他在受灾最重的地方添设粥棚,使那里的灾民能够就地取食,并请三、四品京堂到场亲自监放。农历十月,已是深秋,冷风萧瑟,严冬即将来临。潘祖荫想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灾民生路将会更加窘迫,又连续多次上疏皇帝,恳请再多拨一些粮款,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后来他又在大兴县境内添设了两处粥棚,救助饥民。灾民的痛苦,使潘祖荫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加上整日劳顿,致使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但是他躺在病榻上所关心的,所念叨的仍是救灾一事。甚至在他病故前三天,还书写奏章,恳求皇帝多拨银米。帮助灾民度过饥寒交迫的严冬。
潘祖荫去世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亲笔写的灾情和救灾的奏折手稿多达数千件。
光绪十六年(1890)十月三十日,天色异常昏暗,深秋的寒气笼罩着整个北京城,使人愈感悲凉寒冷。就在这一天,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潘祖荫因病离开了人世。恶耗传来,朝廷内外一片震惊。皇帝惊悉,立即加恩晋赠潘祖荫太子太傅,派贝勒载滢率侍卫10余人即日前往祭奠,并赏银2000两用于治丧。赐封谥号文勤。
京城内外的百姓闻讯后,更是悲痛万分,在连年受灾的情况下,许多人因为潘祖荫的救抚才幸免于死。潘祖荫去世的当天,数以万计的老百姓自动前往吊唁,痛哭之声震撼郊野。
李鸿章后来深情的怀念这位同事和下属,并且请朝廷参考已故通政使周家楣事例,恩准宝坻民众为潘祖荫建立专祠。“臣维去岁被灾以后,屡接故兼尹臣潘祖荫来函,言及灾况,忧勤之意,流溢行间,心窃敬之。身后检其遗牍手写告灾乞赈之书,多至千数百件,病中喃喃,皆言赈务。前蒙恩言,称为尽心筹画,劳瘁不辞,是其办赈宣勤,早荷圣明垂念。查故通政使周家楣在府尹任内筹办赈抚,著有劳勋,曾蒙恩允建祠。去年顺属受灾之重,筹赈之难,更非昔年可比。该故兼尹臣尽瘁以殁,士民尤切哀思。兹据该绅等呈请,援案捐赀建祠,由地方官春秋致祭。揆之御灾勤事之义,洵为无愧。”(《李鸿章全集·奏稿》)
奏疏上达后,朝廷恩准,并给予潘祖荫极高评价。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