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茶

书画文化

书画文化 品位优雅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沫儿,都尝试过。

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唯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荼”,声近于“槚”,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未?”

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母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泡两三回就得换茶叶,多麻烦。

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再不就是电视剧中也常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

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直是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 “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探视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长。有友来自徽州,同学清华,徽州产茶胜地,但是他看到我用一撮茶叶放在壶里沏茶,表示惊讶,因为他只知道茶叶是烘干打包,捆在渔船上沿江运到沪杭求售,剩下来的茶梗才是家人饮用之物。恰如北人所谓的“卖席的睡凉园”。

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座,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的伙计可以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

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为名,乃迳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有得知。

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有清茶一盂,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风篁岭,近处平湖秋月就有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骆成骧联。

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飘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初来台湾,粗茶淡饭,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一端偶作豪华之享受。一日过某茶店,索上好龙井,店主将我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之茶叶以应,余示不满,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余仍不满,店主勃然色变,厉声曰:“买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爱其憨直。现在此茶店门庭若市,已成为业中之翘楚。此后我饮茶,但论品位,不问价钱。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工夫茶。

《潮嘉风月记》说:工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工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举小盅而饮之,若饮罢迳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梦嗅两下。这茶最具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是越喝越渴,欲罢不能。

喝工夫茶,要有工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功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

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亨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

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

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那里有那么多的“冻顶”?

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茶店老板几乎没有用紫砂壶泡茶的

    紫砂壶因为良好的发茶性和透气性,赢得了很多茶友壶友的喜爱,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很多茶叶店老板泡茶都没有使用紫砂壶,要么可能是盖碗要么可能是玻璃茶具,既然紫砂壶这么受茶友欢迎,那为什么茶店老板还是 ...

  • 各地饮茶习俗

    中国各地历史地理条件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造就了饮茶习俗明显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征.各地茶俗在古老饮茶方式的基础上长期积淀,不断演变,既折射历史,又反映现实生活与大众文化心理. 无论是市井街头的茶摊茶 ...

  • 茶文|梁实秋《喝茶》节选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 ...

  • 好个梁实秋!他的《雅舍小品》,品读如茶似烟也像酒,易使人上瘾

    1950年:正中书局初版<雅舍小品>书封 朋友,知道散文大家梁实秋么,可曾读过他的名作<雅舍小品>? 我想,40后.50后们或许成年时知道梁实秋,但他只是被批判的"对 ...

  • 梁实秋:喝茶,要喝好茶

    你来了,欢迎你来. -本文由 "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内心湛蓝,则无往而不乐." 对于梁实秋先生来说,世上没有哪件事,是不能幽它一默的.他的文字不带棱角,最是难得的宅心仁厚,他的 ...

  • 复旦大学重磅突破:茶是打通人体经络最有效的食品

    百合书院 公众号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不确定其准确性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  请读者谨慎判定 [编者按]复旦大学用现代科学技术证明了"看得见的经络",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同时经过几十种 ...

  • 复旦团队“人体经络图”火了!耗时9年,证明茶可疏通经络,网友:啊这都可以发论文

    一张"人体经络图",最近在全网火了. 经络,我们都听过,但它究竟是啥?看不见又摸不着,一直没被科学证实. 这一次,研究团队依靠茶叶,号称拍摄到了出了几近完整的人体经络影像. 而且还 ...

  • 夏天就该喝“姜枣茶”,能把一年病气全扫光!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互联网,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责编:木木  商务与投稿微信::FHzhongyi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敬 ...

  • 立夏后,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初夏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给大家推荐一道姜枣茶,就像一个老朋友,去年你煮了吗?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 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 ...

  • 存普洱茶有这3大恶习,等于毁茶,天价茶也会变垃圾

    普洱茶最大的魅力就是越陈越香,随着时间的流失,普洱茶的味道.香气.口感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到了一定年份的普洱茶,不仅仅是价格贵,更是口感变好了.因此存茶,成为茶友的一个乐趣,当然也是处于经济考虑和好茶 ...

  • 爱茶之人,因物而喜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 器物不设答案,重要的是茶者,端正了喝茶的心,就拥抱了茶的滋味.茶与器,茶与人,人与器,相互之间拥有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