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文丨门方东 摄影丨曹新庆
好容易到了周末,却因为日常作息的惯性,照例早早地醒来。试图再睡一会儿,却如同烙饼一般,说啥也睡不着了。索性起床下楼,慢步走在小区西门外的健康步道上。初冬的风已经很冷,迎面吹来,觉得周身发紧,四肢发凉,加上五天的案牍劳形,让脑袋发昏,浑身说不出的难受,脚步竟有些踉跄。“来碗热乎的豆腐脑吧!”路边豆腐脑摊子的老板,见我走过,一边向我招揽生意,一边为食客们调制豆腐脑。打开盛有豆腐脑的搪瓷桶,一阵热气夹杂着清新的豆香不由分说地钻进鼻孔。“老板,来碗豆腐脑!”一向以吃货自居的我被这豆腐脑所特有的清香所吸引,干脆坐下要了一碗。“好咧!稍等啊!”老板取出大碗,熟练地操作着小铁铲子在搪瓷大桶里一阵翻飞。不一会儿,雪白滑嫩、冒着热气的豆腐脑盛了满满一大碗。“要辣椒、芫荽吗?”老板热情地询问我,他的询问很得要点,因为很多人不吃辣椒和芫荽。加完芝麻酱、咸菜粒、韭花酱,又洒上了一勺炒香的芝麻,添上一撮翠绿的芫荽,再倒入秘制的料汁,一碗豆腐脑就由当初的青白滑嫩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豆腐脑刚端上桌,就迫不及待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豆腐脑的热度刚刚好,有热度但不烫嘴,入口爽滑,稍作吞咽,一口豆腐脑便热热地滑喉而过,赶紧再吃几口,让豆腐脑充满口腔,滋味便丰富起来,爽滑的是豆腐脑,轻轻一咀嚼,脆的是咸菜粒儿,越嚼越香的是炒芝麻。仔细一品,还有韭花酱的咸鲜,淡淡的芝麻酱不至于掩盖豆香,最是秘制的料汁和勾魂的芫荽菜,让一碗豆腐脑层次分明,有滋有味,一口接着口,有些欲罢不能。一口气干掉了半碗豆腐脑,一股热气从丹田升起,向全身一点点散发,舒服了许多。这时候,我才认真地观察起这个不起眼的豆腐脑摊子。摊子不大,吃豆腐脑的人也不多,但是人不断,这桌走了,那边又有人坐下。三五张折叠小桌子,几个小凳子。两桶豆腐脑就放在临街停放的电动三轮车上,一旁整齐排放着芝麻酱等调料盒子。一旁的收纳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干净的餐具。三轮车上两根光滑的竹竿撑起一条横幅:老刘豆腐脑,这就是招牌了。条幅有些旧了,看起来有年头了。“老刘,你这豆腐脑卖了这么多年来,怎么还是三块,人家都涨到三块五、四块了!”食客中有人主动跟老刘搭话。“我这豆腐脑是自己做的,以前卖三块是我和老伴用石磨子推出来的,挣得是力气钱。自从前年我换了电磨了,省时又省力。黄豆是我跟老伴在开荒地里种的,再涨价心里不得劲儿!”老刘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实在劲儿。老刘,头发精短,但黑白参半,脸上有沟壑,但有光泽,岁月有痕迹,但掩饰不住对生活的满足。背有些微驼,一件夹克很旧了但很干净,一块干净的白色围裙系在腰间,干净利落。“老板,别人家盛豆腐脑都套上个塑料袋,你咋不套?你的碗洗干净了吗?”一个年轻女孩看着豆腐脑,在摊子前犹豫不决。“放心吧,以前我跟别人一样,都是套塑料袋,后来知道这塑料袋也不卫生。于是,我买了洗碗机和碗筷消毒机,每天老伴都提前将碗、勺子洗净消毒。你看,这收纳箱里是干净的碗和勺子,用过的在这边。”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在三轮车下边还有个收纳箱,是用来放食客用过的碗和勺子,不由得从心里给老刘竖起了大拇指。“刘师傅,我看大家带着别的摊子上买来煎饼果子、肉夹馍,一个五六块钱,来你的摊子上就着三块钱的豆腐脑吃下去,你挣得少了。不如扩大一下门面,你也上个火烧摊,这钱一起赚了,多好?”我临时起意,给老刘提了个建议。“做豆腐是我祖传的手艺,做别的我就不好说了。再说,大伙邻居这么多年做生意,其实就是相互帮衬,才走到今天。要是真做肉夹馍、煎饼果子,这邻居也做不成了,财路也断了,和气生财就无从谈起了!” 老刘有自己做小生意的一套见解,我却从言语间听出一个老人面对生活的恬淡和通透。从来来往往的食客那里了解到,老刘做豆腐脑已经十来年了,是父亲传下来的手艺。老刘一直谨遵父亲遗训,和气生财,良心经营,童叟无欺,每天只卖两桶豆腐脑,早上和中午,不多不少,卖完就走。十多年来,风雨无阻,始终如一。不禁感叹,这大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风吹雨打,面对诱惑,不忘初心,清心寡欲,真诚面对。这时候,一碗豆腐脑已经喝完,额头上微微出汗,四肢温热,浑身舒坦。转过小区楼房的一角,瞬间,大片阳光洒落下来,有些炫目,但还是喜欢沐浴在冬日阳光之下,走在曲折起伏的健康步道上,看着路边那些依旧青葱茂密的苍松翠柏,脚步不由地轻快了起来......
作者简介:门方东,七零后,喜欢用文字记录过往,讲述真情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