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一次性缴费划算,还是10年缴费划算?

本文大概
1838字
阅读需要
6分钟

今天这个问题呢很普遍,也是不少投保人心中的疑问,买保险时究竟是一次性缴费划算,还是10年、20年甚至30年缴费划算呢?

先说结论:保障型保险缴费期间越长越好,理财型保险缴费期间越短越好!

保障型保险

保障型的保险,是指出于保障目的而投保的险种,比如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寿险、重疾险等,投保人所交的保费主要用于缴纳风险保障成本,不含投资理财的性质。

某重疾险产品的部分年龄段费率表

上图是某款重疾险产品的部分年龄段费率表,我们以30岁男性投保10万保额为例。一次性缴费的话保费是34016元,10年缴费其保费是4419元/年,20年缴费其保费是2629元/年。

如果选择了10年缴费,则缴费期满总共交了44190元;如果选择了20年缴费,则缴费期满总共交了52580元。貌似都比一次性缴费34016元要多。但这都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计算资金价值的时候,我们必须得考虑通货膨胀率,最好还要考虑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幅。

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历史上最高出现过28.4%的通胀,最低是-2.2%。

近十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近5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维持在3%左右,据此计算的话,10年缴费的资金现值是37695元,20年缴费的资金现值是39112元,均高于一次性缴费。

看起来好像是一次性缴费划算,但是真的只要这样计算就行了吗?答案是NO!

我们在统计CPI的时候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房价没有统计进去,而这十年来的房价不知道涨了多少倍,直接推高了其他消费领域的价格,但这并没有被统计进CPI中。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仰望心空,想一想,感觉一下,觉得每年的通胀只有3%吗?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M2了,它的中文名叫广义货币,它是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货币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和准货币(即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和其他存款)之和。

听起来有点拗口,可以简单理解成现在市场上总共有多少货币

今年1-8月份我国M2同比增速

今年1-8月,我国M2同比增速在9%-11%之间。

M2反映的是存量货币,并非流行性货币,因此它的增幅是要大于CPI的,但是M2增幅对计算真实通货膨胀率是有参考意义的。

目前,我国的真实通货膨胀率在6%左右。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出10年缴费的资金现值是32524元,20年缴费的资金现值是30154元。均要低于一次性缴费的34016元。

10年缴费的总保费现值

20年缴费的总保费现值

因此,缴费期越长,总交保费的现值越低,而且拉长缴费期后,每年的缴费压力大大下降,节约出来的保费可以投资再利用,从资金使用上来说,无疑效率要高得多。

而且现在的长期重疾险产品一般都会有轻症豁免条款,因此拉长缴费期后也有利于使轻症豁免充分发挥效力。

“理财型”保险

理财型保险指的是万能型、分红型、投资连接型等,产品可能涉及年金险、终身寿险和变额终身寿险。

此类产品,投保人所交的保费除了部分用于缴纳风险保费之外,剩余的大部分用来交给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因此,和保障型保险恰恰相反,理财型保险的缴费期间越短越好。这样能够使得资金更早地开始复利增值,长期来看复利效应明显。

这里以一款年金险产品为例,某30岁男性,计划拿出10万保费用来购买该年金险。如果是一次性缴费的话,10万块一次性付掉。如果是分10年缴费的话,则每年付出1万元。

一次性缴费的保单生存总利益

10年缴费的保单生存总利益

从利益演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在保证利率(低档收益)、中档收益还是高档收益情况下,一次性缴费对应的每年的生存总利益都是要高于10年缴费的。

当然,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没有考虑。就是如果投保人自己的投资理财水平要高于保险公司呢?这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在保监会的监管之下,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是不能过于激进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投保人选择了10年交,那么首年缴费后节约下来的保费用于投资理财,有可能最后的总收益会高于一次性缴费全部交给保险公司打理。这就很难单纯进行比较了。

但是,我一直认为,即使是理财型保险产品,也不能去和理财产品比,把保险叫成理财本身就是一种误导,因为两者的目的本来就不一致,“理财型”保险的主要目的是强制缴费,通过短期缴费来转换为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流入,而不是去比收益。

所以,单纯针对某款“理财型”保险而言,缴费期越短,长期收益越高,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