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还没开始,“杨贵兰”又火了。高考"准考证丢失"谣言再现

杨贵兰你的准考证,怎么又又又丢了。
高考临近
作为参加考试的最主要凭证
准考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两天小编亲身经历,多个社交群都在刷屏这样一条消息。
这条消息是:“有谁认识杨贵兰这个孩子 ,麻烦告知一声,准考证掉在104路公交车上 ,放在新西站调度亭自己去拿。
请转发!
日行一善,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能找到这位同学,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谢谢!
(谁的群多 看到请转发)”。
转发的人中不乏教师、校长、教导主任、公务员等。
教师因为职业关系,或者本身就经历过学生丢失准考证而进不了考场的事,所以,个别老师没有多加思考,就随手转发了。
其实,这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转发此类谣言,危害性更大。
因为公众对于他们的信任度很高,所以就出现了“老师都转了,这还有错”的论调,转发的人就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趋众心理。
对此小编必须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谣言!是谣言!是谣言!别传了!
此类谣言能够避开我们心理雷达的监测,因为它恰好是我们已经相信的,或者愿意相信的东西。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多数人内心是善良的,而我们的善良被一些人利用了。
另外,也同时看到了许多朋友的不加思考,这让我想起了双黄连脱销。。
“双黄连能预防新冠肺炎”
“加热口罩可以消毒”
“喝酒能预防新冠肺炎”
“抽烟的人不易被感染”
疫情期间
各种真假信息通过网络扩散开来
还有很多你熟悉的谣言,比如绿豆汤能治非典,狂犬病犯了是学狗叫,WiFi会致癌......
时代在更迭,谣言屹立不倒。
这些看上去荒诞的谣言,还是被传得起劲儿。
很多后来被证实为谣言
回看这些谣言,有些明明看起来很荒谬,为什么还会有人信呢?
对于谣言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时的一位德国的心理学家,谣言心理学的先驱斯特恩。
斯特恩对谣言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发现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大量缩减、改变。
“越到信息链的末端,故事就越简短,最后成了一句概括语。”
因此他提出“主体链(chain of subjects)”的概念,在主体链中,信息通过口耳相传,主体却不用担负解释的责任。
人们在感到焦虑时散布谣言通常,不确定性会滋生焦虑-我们希望对世界有清晰的认识,而当我们感到不确定时,我们会感到焦虑-焦虑本身与谣言传播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易焦虑的人群焦虑更容易散布谣言。
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中,有一类情感是共通的,比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弱者的同情,对亲人的关怀,对破坏道德的行为的厌恶等等。
这些情感,维护了我们所处这个社会的和谐。但是,当这些朴素的情感被坏人利用,这些情感就成了我们的弱点。
当这些情感变成我们当下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付诸于语言或文字时,我们就成为了信谣传谣的那个人。
虽然我们与坏人不同,我们出于真诚的情感来表达我们在某一事件上的认识,但在结果上看来,我们做的,与那些坏人做的是差不多坏的事情。
所以,愚不自知即为罪恶。
有这样一句话:辟谣的成本是造谣的十倍。
这在心理学上叫“逆火反应”,Cass R. Sunstein的《谣言》中说到,“对错误观点的纠正反而会强化我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
更多人是“管你怎么说,我有这么想的权利。”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传话游戏”一样,传到最后一个人时,这句话已经被改到面目全非了。谣言其实是场大型传话游戏,每个参与进来的人,都是一个演员,在自己的认知里,对信息进行删减和扩充。
现在的虚假信息实在太多,多数人现有的科学水平实在难以提防。
“这些震惊...”、“记住了...”口口相传久了,它的信服力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剥开这些谣言的假面,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没有那么多“不可以”。
谣言和骗子,像一对孪生兄弟,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绝对是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凡事都要掺和一脚,而且事越大,他们可越是欢腾,闹得也越凶。
智商税紧随其后,搜刮看到的一切东西,从爱情到身体,从财产到生命。只要你敢相信,他就毫不犹豫的把你掏空。
在你不知道看到的消息是真是假时,不妨先问问自己以下这几个问题:
1.这种说法是否有可靠的消息来源?
2.别人相信这个说法吗?
3.有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4.它与我们过去所相信的是否一致?
智商税交的少了,谣言和骗子的市场就没有了。
你要是被骗了,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
助力高考小贴士
1、如果捡到准考证,该怎么办?
请第一时间拨打110,交给警察蜀黍。
或者按照准考证信息交送至考点,交给考点执勤民警或老师。
2、如果真遗失高考准考证!
保持冷静;和考点的学校老师、带队老师讲明情况,寻求帮助。
3、如何补办准考证?
第一时间咨询老师,到所在地区招生办公室补办。
作者简介:贤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