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54

 《灵枢.天年》(第一段,论生命源于先天)
   第一段是论生命源于先天,就是生命怎么来的?源于先天。这个先天,当然是指的父母之精,阴阳之精。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歧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
   这讨论的是人之始生的问题,人的生命形成的问题。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 (人始生)以什么为基础?
   一般的说是阴为基,阳为用。我们在讲《阴阳应相大论》的时候,提过这种观点。他是问何气筑为基?
“何立而为楯?”- (人始生)用什么去使他具有卫外的功能,或者说,用什么来保卫他?
   ”楯“,教材有注音,[shǔn],捍卫,栅栏的意思。栅栏本身就是捍卫的意思。原意是栅栏的意思。 教材有注释,《说文》是“阑栅也”,也就是栏杆,引申为遮蔽和捍卫之意。就是说,捍卫是阳气的作用,卫外而为固也。
   (这两句话)就是问人的生命开始的时候,用什么为基础?用什么作为阳气护卫着这个生命?
 @ 具有一个实体,属于阴的。
 @ 又必须得有一个属于阳的东西来护卫它,结合起来。
   这是中医的《内经》的,对于万事万物的一个基本观点。必须有阴阳才有万事万物。没有阴阳,就没有一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什么事都离不开阴阳。所以这个“何气”和“何立”,是说的阴气和阳气。以什么为阴,以什么为阳,构筑了生命。
“何失而死?”- 由于什么样的过失,由于什么样的失,什么失去了,过失或者丢失都可以。由于什么过失,或者由于丢失了什么,人才死亡?
“何得而生?”- 得到了什么?人才有生命。或者生命才能继续维持。
   这当然是医学所要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
“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母为阴体。父为阳,母为阴,所以,以母为基础,以阴精为基础,以父之阳精为捍卫,那么阴阳结合,才具备了生命的基础。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神失去了,就死亡。有神才有生命。
   这个神,
 @ 既是精神活动的神,
 @ 又是整体生命活动,都是有神。
   所谓的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就叫做神。所以一看到这人,看他有神没神?
 # 看看眼神,
 # 看看面色,
 # 听他说的声音,
 # 甚至于看他行为举止,就看出来有神没神。
   因此这个神,是
 @ 反映人体机体整个活动的一个现象。
 @ 当然也包括人的精神意识。
   得神者生,失神者死。
“黄帝曰:何者为神?”- 这又问了,什么是神啊?
   下面论述说的是神。当然,这个何者为神,教材有注释,说的是神机,说的是生命的根本。
   “何者为神?”有注释,神,是神机,是指生命力。
   何者为神?问神何以形成?
   因为这个神的含义很广。在这里就是指的神机。
   《五常政大论》一篇讲了,
“根与中者,命曰神机”,就叫做神机。
“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 神机就是说生命之机,这是指的可动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它的生命存在,那个关键的东西叫做神机。
 @ 而那个植物类它的生命的存在,那个关键的,把它叫做气立。
   神和气还是有不一样,神高于气。因此,这就是说,何者为神,讲的是神机。讲的是生命之本的问题。
   下边讲这就是神,
“歧伯曰:血气已和”- 何者为神啊?“血气已和”,调和了。血气通畅了,调和了。
“营卫已通,”- 血气调和,与营卫已通,其实意思是相近的。营卫也属于气血之类,已经通畅了,它们运行有它们自己的规律。不但充盈,而且调畅,按照它的规律运行。
   同时,
“五藏已成,“-(五脏就是形体,形体已经具备了。)
”神气舍心,”- 这个神,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具体的神,研究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那个神。舍于心。
“魂魄毕具,”- 魂魄也全了,就是气血也充足了。
   五脏就是形体,形体也具备了,神气也充足了,完全了。
   这个
"魂魄",前面有神,这有魂魄,其实指五神都具备了。神、魂、魄、意、志,完全了。因为五脏成了,神魂魄意志就完全了嘛。因此这个魂魄,是代表神魂魄意志而言。
"毕具",就是完整了,完全具备了。
“乃成为人。”- 这样就是人了。也就是神全了,人就形成了。神要不全,这就不叫一个完整的人。
   这里头不是谈了生命源于先天父母之精血吗?阴阳之精气吗?
 @ 首先,阴阳之精气相结合。
 @ 然后,再神全了,既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魂魄毕具了。
 @ 还有,神气舍心,魂魄毕具。
   这样讲叫做形成为人了,也叫做有神了。不然的话,那时还不能叫做有神。在那之前,不能叫有神。
   这一段讲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