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与"膝盖"能两全乎?

我从开始练习陈式太极拳已经40 多年了,前20 年练拳不懂得正确的方法,以年轻为资本,为了练出"功夫"来,每日挥洒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认为"膝盖疼"是获得"功夫' 应该付出的代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呢?那还要从一件记忆深刻的画面谈起。大约是在80年代初,我刚练拳没几年,还处在热情高涨,懵懵懂懂的阶段。有一次到一个宾馆寻访正在那里教外国人的著名大师,不想来早了,推门进到大师的房间,大师身着运动短裤坐在床沿边,正要加穿长裤。都是大男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唐突,我还半开玩笑地调侃了一句:"老师的大腿好粗呵!大师微笑着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这俩大腿上呢!"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了好多年。当时我的解读是:要想练出下盘功夫,必须得练出粗壮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这是我当时的理解,大师并没有这样说噢。但是大约是2002年我和大师有一次碰面,我曾咨询大师关于"膝盖疼痛"的问题,大师的回答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四个人膝盖都不好"。注意那时还没有人攻击陈拳大师的膝盖问题。我当时对上边那句话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盖疼"的代价应该是免不了的吧!

记得大约20年前的一个冬天,刚开始下起了一场小雪,我早起晨练来到了公园里。刚刚苏醒的绿草地上空旷少人,凛冽的小风不动声色地造访到我的脸上、手上,却是刀割般的疼。我简单活动后开始打拳架,随着身体的开合起落,膝盖里生出针扎般的阵阵刺疼。我忍着,继续走架子。经验告诉我,一会活动开了就好了!果然打完一套拳,约莫15一20分钟吧,膝盖里针刺的感觉没有了。

那个时节天天如此。开始我尚能咬牙忍住,后来有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爬山玩,过程中一只膝盖出现了"上山不疼下山疼"的状况,艰难地一步步挪下山来,我的内心在告诉我,这样下去不行啊!膝盖出毛病了,还谈什么"功夫"?你追求的健康和成功又都在哪里呢?

一系列问题从此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求功夫,练太极,真得要以膝盖的损伤为代价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20年后的今天,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也有底气给出一个答案来:无论是练陈式太极拳或其它太极拳,无论是中架拳还是合适的低架拳,只要有了正确的练拳理念和方法,"功夫"和"膝盖"是可以两全的。

以拳架高低和拳种去判断别人的膝盖一定受伤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不善良的。不过是拿个人身上的体验推己及人的主观臆断。若是新手体验还浅,还是慎言为妙。大师们的膝盖一定会受伤?那是你低估了人体的自我校正趋佳的能力和岁月经验的魅力,最好不要枉下结论。

总之,低架拳不一定就伤了膝;高架拳也未必就不会伤膝,普通人们末练拳也多有膝盖的问题,是因为用之不当使然。前期受了伤的膝盖未必不会在调整后再养回来。我自己就是一例。简言之,集合了"阴阳"与"虚实"等太极拳的必要元素,正确合理地融入到腿部的协调运动中,就能够保证你在练拳的同时"养膝盖"而非"伤膝盖"。

这个结论是我从漫长的练拳实践中渐悟得出的。因此后20年练拳,我的膝盖逐渐受益向好,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并且由解决膝盖问题而逐渐产生了练拳理念的变化,是四十多年练拳经历中多方思考,研究探索的结晶,不参虚假,不用怀疑。

为避免文章太长,容我在下一篇里详细展开。

(半生太极缘,喜交新朋友。有用即拿去,敬请点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