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病(186):头痛+骨质破坏
一名64岁的妇女表现出厌食症,头痛病史,听觉过敏和通气不足,促使她的全科医生转诊。鼻镜检查显示存在源自蝶筛窦凹的坏死性息肉样病变。
冠状CT骨窗(A)显示均匀的肿块,延伸至鼻腔,颅前窝和左眼眶,引起周围骨结构的侵蚀。冠状T2(B)和矢状STIR(C)显示出一个大的,侵略性的,异质性的高强度肿块,位于筛窦内。可以观察到上颌窦和额窦的分泌物保留(红色箭头)。轴向T2(D)显示侵犯了眼眶内壁(黄色箭头),使内直肌和上斜肌移位,并导致同侧眼球突出。从水肿性脑实质(E,蓝色箭头)通过周围的囊性形成(E,绿色箭头)分离是值得确认的。由于存在囊性和坏死性成分,造影剂给药后的轴向T1(F)显示出异质性增强。
答案:牙槽旁横纹肌肉瘤
原发性脑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一例
患儿男,10岁,间隙性头痛数月,加重1周。于06年10月上旬收入上海某儿童医院住院治疗。
其母反应,除头痛外,患儿经常头皮出现包块,时隐时现,轻压痛。
入院查体患儿体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反应灵敏。右侧头皮均匀性增厚,轻压痛。
神经系统未查到病理征。全身情况未见异常。
头颅CT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边缘见薄层新月形高密度,右侧半球肿胀,大脑镰左移。
CT诊断右侧陈旧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图1,2)。
胸片、实验室三大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经脱水及对症治疗约3周,患儿仍诉头痛无缓解,头部包块增大,多次复查CT无明显变化。患儿来我院行头颅MRI检查。
MRI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边缘见薄层新月形异常信号,T2W、T1W、FLAIR序列信号低,信号欠均。右侧大脑皮层轻度肿胀,右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左移。右侧头皮不均匀增厚。
增强显示:右侧大脑半球硬脑膜异常增厚,跨越中线向左半球延伸。头皮下软组织增厚。脑内未见其它异常强化(图3~8)。
MRI拟诊:
(1)右侧大脑半球薄层陈旧性硬膜下血肿。
(2)硬膜异常增厚性质待查。患儿次日出现头痛剧烈,意识恍惚。急诊开颅手术,术中发现脑膜广泛增厚,呈白色粘稠状改变。少许硬膜下陈旧性出血。
多家医院病理会诊(常规及免疫组化):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患儿术后出现严重脑肿胀,头痛剧烈,CT复查示右半球重度脑膨出。患儿住入ICU抢救,生命垂危。
讨论
原发性颅内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罕见的肿瘤,而原发于脑膜的横纹肌肉瘤更为罕见。
X u.F2000年报道1例,并认为是世界所报道的第4例。RMS出现脑膜侵犯、自发性颅内出血、脊髓柔脊膜播散、早期复发。临床过程迅速恶化,预后差,平均成活时间短。
因原发性颅内横纹肌肉瘤罕见,影像认识不足,容易被误诊。
该病例多次做CT平扫并多次临床会诊,均诊断硬膜下出血。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对诊断很有价值。光镜下横纹肌母细胞可呈圆形或细长形、蝌蚪形、核偏位,胞浆红染颗粒状,可见粗肌丝或细肌丝。
电镜下可见肌节结构。免疫组化示肌动蛋白、结蛋白、肌红蛋白阳性。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通常发生在15~20岁青年,四肢深部肌肉好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 0 0 0年版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来源于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有脂肪、纤维、平滑肌、横纹肌肉瘤。
推测该例原发性脑膜的RMS可能来源于脑膜间质,并向颅外头皮侵犯。
RMS治疗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文献报道2例分别位于后颅窝和额颞部的颅内RMS,术后2月,均出现复发,很快死亡。
该例术后脑肿胀明显,出现重度脑膨出,治疗效果不佳,一直处于病危状态。
RMS检查手段以MRI平扫加增强效果最好,本例CT平扫多次误诊,MR增强后显示有别于单纯硬膜下血肿的征象有:硬膜异常增厚强化;血肿量少,占位效应明显。
文献出处:嵇鸣,叶春涛,苗华栋,臧雪如,朱震方.原发性脑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一例[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