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病例:颅顶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一名67岁的女性右侧头皮肿胀。脑部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和颅外额块病变与局部颅骨破坏相关(图)。

放射学鉴别诊断包括恶性脑膜瘤,原发性骨肿瘤和骨转移。胸部,腹部,骨盆和眼眶CT扫描,骨闪烁显像,全身氟脱氧葡萄糖PET,骨髓活检,腰椎穿刺和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均未发现其他病变。

病灶开放活检显示,硬脑膜和颅骨弥漫性恶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开始六个周期的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方案。原发性骨(最常见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很少。

在我们的案例中,在脑成像和组织学上均发现了相关的硬脑膜受累(这似乎是继发性的)。原发性骨肿瘤通常具有良好的预后,尤其是通过联合方式治疗时。临床阶段是预测整体存活率最重要的预后变量。

图:脑部图像显示颅内和颅外额块病变与局部颅骨破坏相关

脑部CT显示颅内和颅外额块轻度高强度病变(A),对比剂注射后(B)均匀增强,伴有局部颅骨破坏(C)。该病灶在T1加权(D)和T2加权(E)MRI上呈等信号。钆增强的T1序列表现出强的、稍不均匀的增强(F)。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大多为B细胞来源,源于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主要类型,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肢体乏力、步态不稳、头晕、头痛、抽搐、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

MR平扫肿瘤实质T2WI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FLAIR序列瘤体呈较高信号,囊变坏死区显著长Tl、长T2信号,DWI肿瘤呈稍高或强信号。增强之后病灶呈“花环状”,“蝴蝶征”,“握拳征”,“凹脐征”。可见幕上肿瘤少数位于基底节胼胝体及脑室周围,多数位于脑各叶深部白质区。

因细胞间质水分少,肿瘤细胞排列紧密,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肿瘤大多数呈现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状。D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由于具有较高的细胞密度,淋巴瘤组织细胞外间隙显著减少,因此相较于高核/浆比引起的表观弥散系数升高,此转变造成的水分子弥散运动降低更大。

而主要发生占位效应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淋巴瘤水肿范围大于强化范围。因血脑屏障破坏,水肿被认为是间质性水肿。除此之外,血管周围有肿瘤细胞包绕着生长,增强之后在瘤细胞间扩散缓慢,在血管中对比剂漏出,且渗透至肿瘤细胞外间隙,所以边缘清晰,肿瘤强化显著。

MRI增强扫描大多数是中至重度强化,呈现均匀性强化,以及握拳样、团块样强化,少数呈环形强化,累及胼胝体者呈蝴蝶状,浸润生长第四脑室肿瘤壁。其很少发生出血和钙化,以及坏死囊变,为乏血供肿瘤。因此病临床上并无特异性,就算存在较为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征,也容易发生误诊。

在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的时候,需注意与下述疾病变展开鉴别:

(1) DWI高信号的肿瘤样病变。DWI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呈长T1、长T2信号,桥小脑角区为多发部位,为表皮样囊肿。

(2) 脑膜瘤。多位于颅底近脑膜处或脑表面,以广基底与脑膜相连,出现脑膜尾征及脑白质移位征,有皮质受压,肿瘤有假包膜征,相邻颅板增厚,便于鉴别。

(3) 转移瘤。皮髓交界处是脑转移瘤多发部位,淋巴瘤DWI多呈高信号,而转移瘤DWI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淋巴瘤大多是大病灶小水肿,而小病灶大水肿特点是转移瘤所造成的。较大转移瘤增强能够呈现环形强化,时常出现坏死囊变,而淋巴瘤强化多均匀,坏死相对少见,经过结合患者病历便能够鉴别。

(4) 瘤样脱髓鞘病变。为较高信号,急性期DWI存在显著的水肿占位效应,且对激素治疗敏感,增强之后显著强化,中青年女性多见,起病通常较急。

(5) 恶性胶质瘤肿瘤出现坏死、囊变、血管丰富、出血异常,混杂信号是各序列上的肿瘤表现,增强呈现花环或环状结节状。CT 平扫均为等或稍高密度,可与部分肿瘤鉴别,其他表现类似 MRI表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