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科秘方之慢性肾衰竭秘方【一点资讯】

21通阳化阴方暨灌肠方 李昌源

(组成及用法) 通阳化阴方

山栀、竹茹、熟附子、乌梅、五味子、甘草各lOg 麦冬、沙 参、玉竹、白芍、酸枣仁各20g 当归15g 生姜3片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灌肠方 黄芪40g 生大黄120g 煎水得200ml,早晚各1次保留灌肠。

(主治)慢性肾衰竭。

(解析) 慢性肾衰竭者,尿少,眩晕,浮肿,呕恶,贫血,氮质 潴留,心力衰竭种种证候,余认为其脾肾阴阳衰竭是本,浊阴内 聚亦是本,虽为正虚邪实,调燮阴阳、逐其毒邪是为根本治法。本方酸甘化阴为主,辛温通阳为辅,配合灌肠通腑降浊以扶 正祛邪,与一般慢性肾衰竭温中健脾、温肾利水导浊等法实有不 同。目前,亦有不少学者认为酸甘化阴法或阴阳兼顾法则,较之 单纯应用温补肾阳或单纯应用滋阴补肾法效果较好。临床自当 因病情、因疗效等而有所选择,不可一概而论。灌肠方药量略大,取半量即可。

22。健脾化浊汤 陆鸿宾

(组成及用法] 党参15g 黄芪12g 焦术12g 云茯苓 15g 炙甘草lOg 炒枳壳lOg 砂仁6g 车前子15g 泽 泻lOg 石斛12g 丹参12g 当归lO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慢性肾衰竭之代偿或适应较稳定者。

(解析) 多种慢性肾病,或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至慢性 肾衰竭时,多已形成阴阳俱虚,气血两亏,此慢性肾衰竭所共有 正虚一面,而津液不能上承,湿浊难以下泄,清浊相混,升降失 常,必有风痰热瘀之滞留,其治疗当慎。若患者处于代偿或适应 较好之阶段,阴阳气血虽虚而尚能相互协调,且体内湿浊等邪亦 重,温补则滞邪,苦寒则泄正,皆非所宜。惟当注重调理脾胃,以 益气养血、生津解毒、祛湿化瘀之法并进,即为本方之意,看似平 淡,却关乎病势进退,故当重视之。惟正邪孰重孰轻,全在临床 权衡,而方亦随之而变化。

23.补脾固肾汤 陆鸿宾

(组成及用法) 党参12g 茯苓15g 法半夏12g 陈皮 6g 砂仁6g 苡仁18g 谷芽12g 麦芽12g 枸杞子12g 山萸肉lOg 生地黄12g 牡丹皮lOg 制首乌lOg 黑故纸 lOg 巴戟天12g 车前子15g 肉桂3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严重肾功能不全之慢性肾病型肾炎。

(解析) 本方为香砂六君子汤与地黄丸加减而成,虽有温 补脾肾之力,亦属平淡,可较长时间服用而无弊端,与小剂量激 素(泼尼松20mg/d)合用,适用于同时具以下条件者:肾病型 肾炎;有慢性肾功能不全之临床表现,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达 重度氮质血症,然尿量不少,并除外如心力衰竭、感染、失水、失 盐等所致一时性肾功能不全;血压正常;肤色黧黑;肾上 腺皮质功能低下;有脾肾阳虚之见症。本方当坚持服用数月,可使肾病综合征大部分缓解,肾功能 显著改善.

24.温肾降浊汤 陆鸿宾

(组成及用法} 熟附片lOg 茯苓30g 党参15g 焦术 lOg 吴茱萸6g 益母草30g 车前子15g 生姜lOg 大 枣5枚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水湿浊邪内盛)。

(解析) 陆氏强调慢性肾炎一般不宜温补,更不能大量或 长期温补,然确系脾肾阳虚水泛、浊邪内盛,症见尿少、水肿、呕 恶者,类关格之证,也可温肾健脾,利水降浊。本方乃真武汤与 吴茱萸汤合方,加益母草、车前子以利水。余于类证,常以真武汤加黄连、苏梗,辛苦合用,可以宣肺气 而通水道,降浊邪而和中止呕。肾衰竭之呕逆乃胃气之败,西洋 参或白人参顾护胃气之力稍强,可以易本方党参。

25。养阴化浊汤 陆鸿宾

(组成及用法] 西洋参6g 生地黄15g 石斛lOg 竹 茹lOg 法半夏12g 西瓜皮30g 滑石18g 木通lOg 石 韦15g 白茅根30g 熟大黄10g 水煎,每日工剂分3服。

(主治) 慢性肾衰竭(气阴两伤,湿浊化热)。

(解析工 慢性肾衰竭者,若症见尿少或尿闭、呕吐、恶心、口 臭、衄血、大便黏稠不爽、舌质红干、苔花剥、脉虚细而数,乃气阴 两虚、湿浊化热之证.当以本方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腑导浊。余用本方,常去木通、滑石,倍西瓜皮、白茅根,亦常酌加茯苓、芦 根、苏梗、炒枳壳和中。

26.活血消瘀汤 陆鸿宾

(组成及用法] 益母草30g 赤芍12g 泽兰叶12g 丹 参15g 牡丹皮10g 红花10g

水煎,每日l剂分3服。 (主治) 各型肾小球肾病。

(解析) 肾小球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中,每有肾小球毛 细血管内凝血病理,故活血化瘀之法乃治疗肾小球病变之基本 方法之一。故各型肾小球病变均可运用本方,惟需辨证用之。本方常与健脾补肾益气或清热解毒之方共用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