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真宗泰山封禅的闹剧中,王钦若扮演了什么角色?

作者:孙英杰

(宋真宗)

悠悠咸州城,古朴淳厚,青砖沧桑伫立,在灿烂的晚霞里,一个繁荣的朝代打开一千多年的历史之门。

一、一个小人搅动风云

咸州古城位于辽宁省开原,又叫咸平,“咸”在《易经》里,是专门讲感情的卦,去掉“心”的“感”即为咸,抛却自我的感情才是纯真的爱,属于大爱。拥有大爱的人,心怀天下,恒星永世。

巧的是,在历史上,有位帝王就用“咸”做了自己的年号——咸平。这个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

看待帝王,无非是文韬武略在青史上的流传程度,正如他的年号一般,真宗算得上是一位幸运的明君。他在位的时间里,承宋太祖、宋太宗开国拓疆之余威,北宋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经济日渐上升,繁盛程度甚至超过唐朝。虽然这一切来自于一份割地赔款的“兄弟”条约——澶渊之盟。但是自己的江山有了这样的盛况,也是值得宋真宗骄傲余生的。

盛世江山有高山流水,也会有阴暗朦胧,把阴暗发扬光大的就是无处不在的一种人——小人。恰恰帝王身边更不缺这种人,有的阿谀奉承,也有的见不得别人美好。

就在澶渊之盟后的某一天,参知政事王钦若却对宋真宗说:“陛下如此敬重寇准,一定是对社稷有功呀!”宋真宗不知王钦若在冒坏水,就说:“当然。”王钦若神情刹那变得很严肃:“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认为寇准有功,好奇怪呀?!”宋真宗吃惊不小:“爱卿,你此话什么意思?”王钦若半阴半阳地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

王钦若的话,其实是为了对付寇准做准备的,寇准又叫寇老西,是宋真宗面前敢于直言的一代良相。和平年代里这是小人最愿意染指的一类人,这次王钦若本也想贬低寇准,却给爱虚荣的宋真宗泼了一盆冷水,让真宗从此怏怏不乐,这正是他的一个心病呀(寇准随即被罢相,贬到陕州,改用王旦为相)。王钦若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他对正经事儿没多大能耐,但在搞小动作方面,却是胜人一筹的。

郁郁寡欢的宋真宗问王钦若:“我现在该怎么办?”

王钦若善揣人意,计上心头,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

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宋真宗真有这魄力,怎么能签这“澶渊之盟”呢?真宗随即找理由说:“河北的百姓刚免了战争之苦,我哪忍心再挑起战争呢?还是想点其它让我扬眉吐气的点子吧!”这正中王钦若下怀,他故作沉吟状,然后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王钦若万万没想到,他的一句阿谀奉承,能把个咸平盛世搅动的烽烟四起,岌岌可危。

二、天书奇谈

天瑞是什么啊?顾名思义天降祥瑞,可是哪有那么多天瑞可降呢,老天爷也不是自己家的,但这样的事仿佛就是给想要鼓捣事儿的小人准备的,王钦若的“才能”文不能治世,武不能安邦,却天生会蛊惑人心。摸透了真宗的心思,王钦若拿着令箭去游说新的丞相王旦,经过王钦若舌灿莲花的歪理邪说,王旦也不得不同意并且参与到这样荒唐的闹剧里。一场规模浩大的由成年人编导的幼稚剧徐徐拉开帷幕,这一切都归功于王钦若这样一个小人的自编自导。

有了丞相的口头答应,真宗还是觉得不稳妥,又请王旦吃饭,在酒席中,拿出一坛酒对王旦说“拿回家与夫人享用吧!”王旦回去后打开一看,哪有什么美酒,分明是一坛珍珠美玉。总觉得真宗的行为在现代也是处处透着熟悉,是真宗的先例开好,还是其他就不多解释了。总之,这件事让真宗十分看重,且势在必行。

一切准备就绪,在景德五年(公元1008年)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马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

为了证明“天书”真的是从天而降,宋真宗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夜半刚要睡,卧室忽然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就见到一个神人从天而降,此人星冠绛袍,对我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我当时十分惊诧,正要起身答话,神人却忽然消失了,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

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的意思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

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

三、最投入的演出

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

以兖州“父老”吕良为代表,有1287人“诣阙”请愿,要求封禅。这些精心安排的“群众演员”很卖力,宋真宗亲自接见,装模作样说:“封禅大事,历代罕行,难徇所请。”“父老”们一万个“不答应”,言之切切:“国家受命立国五十年,已致太平,天降祥瑞,天人感动,应封禅以报天地。”

看看,这觉悟。不得不说在王钦若导演下,一群优质演员不需要排练就能从容上场。演绎真真切切,不得不令真宗动容。

这时一班吹鼓手如陈尧叟、丁谓等在授意下隆重登场,益以经义加以附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这样闹腾了一阵之后,三月间即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真宗封禅。

真宗召三司使丁谓问了经费事宜后,即命翰林及太常详拟封禅仪注,又任命了主要负责官员,其中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封禅度经制置使,丁谓负责计度财用。

六月初,派王钦若为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王钦若一到乾封(今泰安县)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不久,又遣人把自己伪造的“天书”驰送京都。真宗再次召集朝臣说:“五月丙子夜,我又梦见上次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上旬,赐天书泰山”。即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报,果然应验了。

如此这般,估计真宗自己也忘了最初天书开始的由头,而信了真是天降祥瑞吧!

这年十月,宋真宗率领文武浩浩荡荡从东京出发,直奔泰山,一路奏乐,大张仪仗,热闹空前。沿途雇用了很多“演员”,为封禅造势,也就让更多人知道了封禅的底细,表面庄严肃穆的“大典”变成了一场滑稽的闹剧。

史载:“帝(真宗)自东封还,群臣献贺功德,举国若狂。”

其实宋真宗也是一位儒雅多才之人,他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株栗,书中车马多如簇”等谚语佳句一直到现在都是广为流传的。宋真宗好文学,喜诗文,《励学篇》《劝学诗》《工鸟学》《七绝》《赐丁谓》《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以及词作《西江月》等等都是真宗倾世之作。而且宋真宗书法清新,俊逸,“岳麓书院”的匾据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但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来也是有道理,正因为他才华出众,已经有了诸多功绩,更是不想在后世留下污点,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闹剧吧!

谎言有了一个,就要为遮掩耳目撒下更多的谎言,真宗为了让大家信服天瑞,与王钦若在全国各地都制造假装发现天瑞的事件,借此也让全国人民觉得彼时已经是太平盛世,殊不知为了圆自己的面子,举国上下国库空虚,人为粉饰的太平又能维持多久呢?

一卷残云,十面奈何,漫过沙丘,漫过树木,漫过荒野,由近及远铺陈开去,悠悠咸州古城沾染了颜色,封存天青色的呼唤!

【作者简介】孙英杰,赤峰作协会员,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