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是这样?

不出意外,绝大多数人,看到与自己不同的人,尤其是脾性不太温和,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人咋是这样?小孩子也是这样,大部分人喜欢用“乖”这个词形容孩子,这个字偏褒义,但是这个“乖”到底体现了什么内涵和蕴义呢?一般说来,属于称赞方内心偏喜好的类型就会觉得乖,还有一种就是不会添麻烦,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程序不出格不捣乱就是乖。

是不是天下的父母都有一样的心态,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完成现在你需要完成的任务才可以去,否则就是不被允许的。常态化的固定操作被称为可持续进行的,让人比较踏实的平稳进步的方式。

记得年初看《爱弥尔》的时候,感叹于卢梭在养育爱弥尔的过程中,不断让爱弥尔去接触自然,去经历一些事情时,让爱弥尔在一个纯粹自然的环境里长大,感受爱弥尔的情绪波动,我们学习家庭教育常常说,孩子本性自足,保持一个好的环境,他就能很好的成为他自己,他的天赋和使命被承载的那个自己。

可是,见到很多的孩子,大大小小,都刻着父母的影子,这个世界太忙碌,太嘈杂,所有的理由都显得那么客观和自然,让我们看到一切都显得理所应当,没错,来不及卸下社会角色,回到家中,很多人带着单位里一天的角色,继续面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这就很难怪很多孩子,小小年纪说话打着官腔,或者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孩子就是孩子,他不是下属,也不是同事,更不是我们可能面对的工作上的甲方乙方。所以,回到家就卸下工作单位和社会上的角色吧。

耐心,不管对面坐着的那个孩子是什么样,是所有人都比较倾向于内心认可的乖孩子,还是暴躁的,不可理喻的,让人看上去就想避开的孩子。请注意,那是一个人,或许表面上看上去极其乖巧的孩子,他只是表面呈现出了一种很配合很镇定的样子,不见得这个孩子内心就非常认可你对待他的方式;甚至,你觉得那个极其让人抓狂的孩子,一定是非常不愿意配合你,可是,当你先沉静下来,温和地面对这个孩子,你去感知他背后的承受,他内心的那份掩藏的不易被察觉的东西,你就知道,每个孩子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的环境和文化,绝对不是简单看到的,这孩子怎么会这样?看到孩子的状态,懂得调整自己,及时反思的家长,可以称为智慧的家长,他们知道,孩子的变化,正是自己成长没有及时跟上所感受到的一种错误的认知,修正就是自我成长,跟上孩子的步伐。

记得我的老师曾讲过,当一个孩子不可爱时,才是最需要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之所以有爱,是因为那些渴望被爱的人,唤醒了所有人内心的温柔和善良。

(0)

相关推荐

  • 多去认识自己,少给别人建议

    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何事最难?"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进而又问:"世上何事最容易?"泰勒斯答到"给别人提建议." ...

  • 完全进入所有角色而生活

    完全进入所有角色而生活,其实就是抛开所有的角色,作为一个人,在所有的关系中,如探索最恰时的生活. 作为一个父亲,放下社会告诉我的,父母告诉我的,妻子告诉我的,关心我的人告诉我的,一个父亲应该做成什么样 ...

  • 万茜在《捉迷藏》中贡献了最“正常”的演出

    80后的女演员中万茜是最值得关注的演技派之一.毕竟兼具颜值+才华的女演员并不算多,尤其在当下这个90后颜值主打的演艺圈中,能够不倚靠颜值,并做到有知名代表作,且有自己表演风格的女演员更是屈指可数.万茜 ...

  • 电影鬼才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剧本:姜文的“母亲情结”

    你知道知名演员.导演姜文曾自曝这辈子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吗?   是他与母亲的关系.   这个一辈子都个性十足的男人,金鸡和百花奖的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导演.   竟然终其一生最想要的就是母亲对他的 ...

  • 为你读书—陪伴孩子终身成长08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为你读书-[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 是三角形关系当中的三环, 只要你做了其中一个角色, 你一定会体验另外两种角色. 因为本质上这三种角色是一体的. 基于受害思维产生的后续行为 本质 ...

  • 了解生命的5个层次,你需要对号入座,你才能了解自己和孩子

    这篇文章不但让我们了解自己,同时也会了解我们的爱人和孩子.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事,我们会看清自己在哪一层,然后我们才能重新认识自己,我们同时也能看清别人.否则我们自己浑浑噩噩,我们既不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