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宋朝皇帝们的趣事(二)
中国皇帝传位大多是父死子承,但有两个皇帝除外,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另一个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他死后,皇位被他弟弟赵光义继承了。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他还是一名成语制造者,宋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还有''雪中送炭”的典故也与他相关,成语源自《宋史·本纪第五·太宗二》:淳化四年二月壬戌,太宗“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遗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
传说,他哥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他自己也不凡,据传,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日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了异香。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与别的孩子游戏,都畏服于他。
好家伙,两兄弟都不同凡响呀!异像都是如此相似,不过由于他哥先出生,所以赵匡胤有个小名叫香孩。
虽然没有得到小名,但皇位最后坐在屁股底下了,也算不枉此生。不过,由于皇位是兄终弟及,导至在后世留下了许多疑云了。
比如“烛影斧声”之类的千古谜案。对这类谜案,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甚至是根本相反的看法:
第一,宋太祖或被暗杀,或因急病猝死,故没有留下传位于宋太宗的遗诏;
第二,宋太宗即位时没有“任何遗诏”可以宣布,连“编造”的,甚至“事后编造”的太祖遗诏都没有;
第三,正因为宋太祖没有留下传位遗诏,而太宗又未来得及或不便编造太祖遗诏,故宋代官修的《实录》、《国史》和《长编》、《宋史》等书中也就“看不到”太祖的传位遗诏。
宋史专家张荫麟、聂崇歧,美籍华裔宋史专家刘子健,日本学者荒木敏一,大陆中青年学者刘洪涛、侯虎等,则对“篡弑论”的观点有所保留。他们认为宋太祖并非死于暗杀,而是自己猝死,与宋太宗无关。正因为是猝死,所以根本也就不会有传位于宋太宗的遗诏,宋太宗即位属于自立。
还有不得不提他与小周后的绯闻,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在她姐姐大周后病逝后,就成了姐夫的皇后,李煜对她爱护有加,恩宠超过了大周后生前,李煜曾写过首词,就是描写他和小周后偷情的场景的: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975年南唐灭亡后,小周后与后宫群臣等四十五人,随李煜被俘送到京师。野史曾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小周后回去后大骂李煜,此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北宋王铚在《默记》中最早提及此事。
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逢年过节,高官贵族的夫人就必须进宫拜访皇后,并出席皇后召开的贵妇招待会,而宋太宗就借此机会欺辱小周后,并命人画下了。
后人据此创作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说见过此画,在《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
并说“此图后题跋颇多”;姚士粦亦说曾见过此画的粉本(记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但是所谓“太宗强幸小周后”,只有少部分野史有,在正史并没有明确记载,因此这幅画不足为证。
目前普遍认为是元朝人为了抹黑汉人政权的赵宋皇室所伪造的。过了几百年的明朝人的这些香艳记述更是不怎么可信。
《杨家将》:齐卡·库齐卡·库尔班饰
再如何说赵光义可是在老哥死后无缝对接当皇帝的人,并且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
次年又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郭青螺: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毛泽东: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赵匡义小人之言。
田况:太宗皇帝以亲邸勋望,绍有大统,深惩五代之乱,以刷涤污俗,劝人忠义为本。连辟礼闱,收釆时俊,每临轩试士,中第者不下数百人。虽俊特者相踵而起,然冗滥亦不可胜言,当时议者多以为非古选士之法。
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在位共二十一年,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