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系统由什么组成?

血细胞生成于造血器官,在胚胎期及出生后的不同发育时期,其主要的造血器官并不相同。
  胚胎期的造血器官
  1、中胚叶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1-2个月。卵黄囊是最先出现的造血地点。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层间质细胞是造血系统的始基,最初血细胞产生于卵黄囊的血岛,血岛外周的细胞分化发育成原始血细胞,原始血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胞浆内具有血红蛋白的初级原始红细胞,即胚胎的血细胞。
  2、肝脏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2-5个月。卵黄囊萎缩退化,由肝脏取代其造血功能。它不但能分化初级的原始红细胞,而且能分化为次级原始红细胞,这些细胞逐渐发育成熟为红细胞,经血窦进入血液。此时,肝脏的造血活动甚为活跃。脾脏在胎儿第3个月左右,亦参与造血,主要生成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至第5个月,脾脏造血机能逐渐减退,仅制造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而这一造血活动则维持终生。
  3、骨髓造血期:此期始于胚胎的第4个月。胎儿开始出现骨髓造血组织,最初仅制造粒细胞,继之还制造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的同时,胸腺及淋巴结亦开始造血活动。胸腺生成淋巴细胞,至出生后仍保持此功能;淋巴结则主要生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早期也参与制造红细胞。
  以上3个阶段,彼此相互交错,实际上很难截然分开。
  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1、骨髓:骨髓是人体出生后唯一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造血器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新生儿到4岁的幼儿,全身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5-7岁时,在管状骨的造血细胞之间开始出现脂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状骨中红髓的范围逐渐减少,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骨髓变黄色,称为黄骨髓。黄髓中虽已不再造血,但仍保留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大约在18-20岁左右,红髓仅局限于颅骨、胸骨、脊椎、髂骨等扁平骨以及肱骨与股骨的近端。红髓约占骨髓总量的一半。以后红髓的造血活动持续终身,但其活跃程度可随年龄的增长而稍有减少。
  肉眼观察骨髓是一种海绵状、胶状或脂肪性的组织,封闭在坚硬的骨髓腔内。分为红髓(造血细胞)和黄髓(脂肪细胞)两部分,正常成人骨髓重量为1600克-3700克,约合体重的3.4%-5.9%,其中红髓的重量约1000克。
  骨髓有复杂和丰富的血管系统。人的骨髓中主要靠营养动脉供应整个骨髓腔的毛细血管。骨髓的全部动脉都有神经束伴行,神经纤维来源于脊神经,和动脉共同自营养孔进入骨髓腔,与营养动脉平行分布于骨髓腔,并终止于动脉壁的平滑肌纤维。骨髓的血窦之间充满实质细胞,即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向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的分化和造血微环境有关,造血微环境应可能由血管、巨噬细胞、神经及基质等组成。若从其功能考虑,造血微环境应包括影响造血作用的全部因素,其中血管因素是很重要的,因为各种造血物质及其刺激物质都要通过血管进入骨髓,才能造血。造血部位和血液循环之间存在屏障,即骨髓血液屏障,它具有控制血细胞进出骨髓的作用。
  2、胸腺:出生后至老年,胸腺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到青春期后造血活动逐渐消失,为脂肪组织所代替。
  胸腺不但是胚胎时期的重要造血器官之一,而且出生后仍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特别在出生后两年内,腺体组织的生长较为迅速,造血活动也很旺盛。胸腺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不完全的小叶。小叶的周围部分称皮质,中央部分称髓质。皮质充满密集的淋巴细胞,最浅层为较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层为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从浅层到深层呈干细胞增殖分化成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细胞)的过程。成年胸腺虽然萎缩,但由于T细胞已在周围淋巴组织中定居,自己能够繁殖。胸腺除向周围淋巴组织输送T淋巴细胞外,还由上皮性网状分泌胸腺素,干细胞在胸腺激素的作用下,被诱导分化成熟为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
  3、脾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实质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白髓包括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在中央动脉周围的是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区内主要是T淋巴细胞。而脾小结即脾内的淋巴小结,小结内有生发中心,主要是B淋巴细胞。脾脏除能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以外,尚具有贮血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功能。
  4、阑尾及回肠的淋巴集结:骨髓的干细胞在此集结,能诱导增殖的干细胞分化为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并播散于周围淋巴器官中。
  5、淋巴结:分为周围部分的皮质和中央部分的髓质。皮质浅层淋巴滤泡的中央为B细胞增殖的场所,称为生发中心或反应中心;皮质深层主要是由胸腺迁来的T细胞构成,称胸腺依赖区;在抗原的刺激下,T淋巴细胞可以增殖,产生大量致敏的小淋巴细胞,经血流直接作用于抗原。髓质主要由髓索(淋巴索)和淋巴窦构成。髓索的主要成分是B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以上(2)、(3)、(4)、(5)部位属淋巴器官造血。淋巴器官,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胸腺及骨髓中的淋巴组织属中枢淋巴器官,为淋巴系定向干细胞聚焦的场所;淋巴结、脾脏及其它淋巴组织为周围淋巴器官,是分化了的T细胞及B细胞所在的场所。
  6、网状内皮系统(RES):包括脾脏和淋巴结的网状细胞,覆盖在肝脏、骨髓、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前叶的窦状隙上的内皮细胞以及其它器官内的游离组织细胞。其主要细胞成分为网状细胞,网状细胞能分化为吞噬性网状细胞。血中单核细胞,自髓生成后进入网状组织,则为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吞噬功能的游离吞噬细胞,形成所谓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的婴儿绝不会有骨髓外造血。在病理状态下,骨髓以外的组织官如脾、肝、淋巴结等都可出现造血灶,此即髓外造血,这是由于这些部位保留具有造血能力的间质细胞,恢复其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讲】第274期 淋巴器官

    郑大解剖学 腾康学院 每日一讲 天天都有新收获 每天07:00开始  第274期 淋巴器官 2020/8/27 (视频课程同步文字,最终内容以课程为准) 你好,这次我们讲一下淋巴器官,淋巴器官的定义指 ...

  • 专家提醒:避免滥用氯霉素等药影响造血系统

    十几年前滴的一滴氯霉素眼药水,十几年后可能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近日,广东省第一家再生障碍性贫血专病门诊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诊,该院血液病专家毛平教授提醒市民,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与已知的能导致再障的化 ...

  • 植物提取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影响造血系统,来增强造血功能

    我国对植物在人类和动物上的应用研究已有较悠久的历史.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生物碱.多酚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 ...

  • 《中医疾病预测》 >> 内科疾病先兆学 >> 造血系统疾病先兆

    造血系统疾病主要指血液病,不但发病率高,且治疗甚难,对人类危害非浅.其中,尤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为凶恶,故掌握其先兆规律甚是必要.血虽为心所主,实则源于肾,故本病同样与肾至为关 ...

  •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 薯蓣丸: 五苓散: 小建中汤: 玉屏风散: 炙甘草汤: 猪苓汤: 真武汤 : 生血汤: 白细胞减少症: 薯蓣丸: 小柴胡汤: 生血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虎汤: 附子 ...

  • 淋巴和造血系统| 兽医钥匙

    9.1 Introduction The lymphoid and haematopoietic system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organs and tissues d ...

  • 造血系统疾病-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儿童不同时期造血特点及血象特点 熟悉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 ...

  • 造血系统疾病-儿童贫血概述

    造血系统疾病-儿童贫血概述 童贫血概述 贫血(anemia) Ø  定义: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Ø  影响因素:年龄.海拔高度等. 贫血的分类: Ø  按程度分类 ...

  • 造血系统疾病-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Ø  定义: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 ...

  • 造血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Ø  定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的溶血性贫血. Ø  遗传特性:本病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 ...

  • 奇效良方之—造血系统和血液病症方

    造血系统和血液病证方缺铁性贫血1主治:缺铁性贫血,面目及口唇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淡白.方:党参熟地红枣黄芪各20当归乌梅山茱萸菟丝子阿胶各10陈皮甘草各5,日服2剂.2主治:缺铁性贫血:大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