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既然没有眼前的苟且,那为什么放弃远方?

诗:2015届学生

评:孟全波

最好的手帕

◆黄瑜阳

秋风 将冷寂

大把大把地洒向空中

天边的流星

划过 燃起

绚烂的烟火

绽开 陨落

叫嚣着孤独

我伸出手

捂住潮湿的眼睛

自己的手心

永远体贴

永远真切

不会背叛

不会变节

不如

叫它 最好的手帕

然而

我多么希望

会是你的手……

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的现代诗歌的时候,我希望学生们也尝试着写一点诗歌。我对他们说:“诗歌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最美丽的文学样式。可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年代,人们似乎快把诗歌忘却了。一个缺乏诗歌滋养的国度,注定是贫瘠的,也许你们,能够让她变得丰饶起来。”于是,我的案头便层叠着泛着清香的诗笺。

读到《最好的手帕》,心有所动。冷寂笼罩着这个秋天的夜晚,流星划过,烟火绚烂,可表面的热闹掩饰不了内心的孤独,作者用“叫嚣”一词,强调孤独的浓烈。此时,“我”多么渴望有一双手,温暖“我”,抚慰“我”,可是,“我”只能用自己的手,因为它“永远体贴”“永远真切”“不会背叛”“不会变节”。也许,“我”曾经相信过他人的手,但是它们都不够体贴不够真切,它们都曾背叛都曾变节。

最后一节,“然而”一词,将“我”的渴求升腾。谁不曾,在舔舐自己的孤独之后,深深渴望“你的手”?

这首诗,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印章上,注定要刻下“孤独”二字。

旧日里的半盏韶华

◆陈心眉

可曾记得,转角一隅里那堵斑驳的红墙?

可曾记得,夏日空气里那份别离的微凉?

那些拥有过的十五岁韶华,

早在木棉飘絮的碎阳里轻轻飞扬。

男孩仰着脸,逆风迎着朝阳,

女孩垂着眼,随风裙摆微扬。

十五岁,我记得少年的模样和他眼里的姑娘,

那时的我们,拿爱情反复掂量却忽略它的份量。

青春是一簇火苗,转眼韶华半盏,剩离殇荡漾。

从没问过你,会不会后悔受过彼此给的伤,

因为我知道,若干年后,我们会温柔地回望同一个地方。

等哪天繁华落尽,记得收藏旧日的半盏韶华,

等哪天尘埃满地,至少还有回忆在持续芬芳。

这首诗写得“纯情飞扬”,我觉得很符合少年的真实心境,所以不好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审读。其实,年少时候,总有许多人“拿爱情反复掂量却忽略它的份量”,但那时的男孩,“仰着脸,逆风迎着朝阳”,带着点豪情,也带着点不羁,因为,他的身边,有那个“垂着眼,裙摆飞扬”的女孩。

这首诗,能带给人们纯真的回忆,至于通篇押韵等形式上的东西,则是次要的。

秋的私语

◆杨欣

是谁 将黎明的酒坛打翻

挂着雨水的草 睡得正酣

靠着木格子窗

寂寥的鸟儿 哼着落叶的小调

宣纸 逃离镇纸的一角

在风中舞蹈

毛笔 错落的倒影

缠绵 像池底的水草

悬着的笔锋与空白静对

饱满的墨汁像在想心事

滑落

点缀成 纸页忧伤

斜风细雨是个不速之客

偷偷住进水墨间的留白

像一阙无字的唱词

像几行无声的音符

这首诗的语言值得玩味!

“黎明的酒坛打翻”,这是怎样的景象呢?睡得正酣的草,哼着小曲的鸟,都氤氲在这打翻酒坛般的黎明。

作者写“秋的私语”,不着眼于“秋”,而落脚在“毛笔、宣纸”,而归根结底,是在这秋日画着水墨丹青的那个人,他(她)才是这私语的主角!

这首诗含而不露,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热爱

◆古彦宁

有一天,

布朗尼蛋糕加了可可粉却不再醇香,

白吐司抹了厚厚的野莓酱也少了酸甜,

拿铁打进了奶泡还是弄丢了典雅,

蛋饼尝不出蜜意,

即使加了枫糖。

有一天,

电线杆停满了麻雀却不再欢腾,

天空飘满心形的气球也看不出愉悦,

海岸线整齐排列着贝壳还是不像童话,

彩虹色显不出梦幻,

即使提亮了明黄。

有一天,

大概是因为我把热爱遗忘,

所以生活只剩空荡。

读完最后一节,才明白作者的用意。

因为热爱,加了可可粉的蛋糕才会醇香,抹了野莓酱的土司才会酸甜,放了奶泡的拿铁才够典雅,涂满枫糖的蛋饼才充满蜜意……

这首诗引人思考:孩子们究竟热爱什么呢?他们看似热闹的丰富的生活背后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剩空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