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陈日亮:坚守“得法养习”的教学主线

温馨提示:本文约5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写在前面】

为促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福州一中教育发展基金会特设立面向全国的教学奖——“我即语文”教学奖。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富饶的汉语家园中辛勤耕耘、培育、传播、弘扬、砥砺、进取,他们对教书育人的志业所抱持的忠诚和创造的成果,将会不断被语文界所瞩目,为社会所公认。我们相信,每一所中学都已经或正在涌现出他们之中的特别优秀者、杰出贡献者。

以“我即语文”冠名教学奖,是强调语文是人的生命行为,语文就是我们自身,语文学习与人的一生的健全发展息息相关。“我即语文”中的“我”,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我们每一个人。任何人都应该终身重视母语的学习。

语文教师既要用语文育人,更要用语文修身。语文教师抱持“我即语文”的教育理念,乃是对自己的终身期许和一世追求。“我即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一种极高远的人生境界。

——以上摘自《“我即语文”教学奖章程》

《我即语文》是陈日亮老师的著作,概述了他大半生教学与教研的心路历程。2017年10月21日,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将在福州一中举行,适逢盛会,故录旧文。其一是日亮老师的教学体会《坚守“得法养习”的教学主线》,其二是本人写的《〈我即语文〉读后感》,将在微信公众号依次推送。

陈日亮:坚守“得法养习”的教学主线】

从教近五十年,备尝语文课程的种种复杂与艰辛。《我即语文》一书,概写了我大半生教学与教研的心路历程,虽涉及方方面面,亦难免琐碎芜杂。现只将我认为最基本的一条经验,综述如下——

语文这门课程之所以空耗低效,一直不能让学生受益,社会满意,语文界讨论甚多,意见纷出,我的观点却从未改变,即认定教学主线出现了严重的偏离。不管课程如何与时俱进,目标有怎样的改变,而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并不是“学得”,而是“习得”,是学生在学校课程之外必须有“一定质”和“足够量”的日常语文实践,我把它称之为“历练通文”。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语文不是一门认知的学科,而是一门行为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实践的课程。学校设立语文这门课,是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得”更懂得如何在课外“习得”。怎么强调“学得”都不过分,但就是不能代替习得”。根据我自身的学语用语经验,也考察学生学习语文的个案,我始终把“历练自学”作为教学的总目标,遵照的是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因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初中三年以指导自学方法为主进行“习惯养成”的规程训练;三年后到了高中,则以开展自学活动为主施以辅导教学,进一步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整个过程均以训练自学为主线,贯穿着鲜明的指导自学的理念,包括培养自学意识,激发自学兴趣,提供自学条件,指导自学方法,检查自学效果等,都是教师指导的内容。教材不过是用于指导自学的例子,着眼的是从“读得懂”到“懂得读”。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历练”自教本始,自课堂始,而指向是整个课外的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是读整本书,读一切书。把得法于课内与获益于课外沟通起来,把学习语文的行为和整个人生行为结合一致起来,全赖自学历练而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学的生命在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当然更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为此制定了一整套语文自学的训练规程,循序渐进,严格执行。这里不可能全面展示,只拣其中阅读教学的一种“得法”训练(有人称之为“三'以’经验”)做个概括介绍。

第一,是“以心契心”。前面说过,我是把语文看成是一门“行为”的课程,但同时,我还把它看成的一门“心灵”的课程,因为语文行为,本是人的生命状态,是人生存方式和人的发展空间,它与人得思想情感等心理心智活动须臾不可分离。“行为”和“心灵”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统一体,就统一在文章里,统一在语言中。所以我总是紧紧抓住语言教学来培育文心和训练方法习惯。教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自主而专注地进入阅读状态,避免一上课就拿出具体题目要求思考回答。课文前一律编写好的“预读提示”我看是弊多利少,因为先入为主的说明足以堵塞阅读的自由心态,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极少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方式提问,而是提倡让学生诉说感想体会,各自说出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哪里受启发,为何受感动,怎样被说服,都要做到言必有据。所谓“有据”,就是要结合课文语句来谈,尽量通过文句的诵读与揣摩去唤起映现、联想、想象等等心理体验,自然也包括必要的认知与推理。要做到这一点,正确而足够的诵读便成了教学的最重要手段。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精彩,读出味道,是“潜心会本文”(叶圣陶)的不二法门。阅读感知本来就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如果能读到感觉“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学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以读代讲或多读精讲的效果绝不应低估,“熟读成诵”、“背熟记牢”应该大力提倡。我教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就几乎全用朗读教学的方法,在几个重要段落,就一些关键语句,反复从声情语调上去揣摩作者或揭露或驳斥或批判或歌颂的起伏跌宕的思想感情,而很少进行语句分析与内容概括,尤忌边读边插说语法修辞和写作特点。记得叶至善先生说过一句话:“文章如果真写得好,就不需要别人再补充,必须要读者知道的,作者都会在文章中写进去了。”从教学的角度说,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明确提醒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的独立阅读,宁可不补充和尽量少补充。这也就是语文教学历来提倡的精讲多练。如果说真有什么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练地阅读文本,达到心与言谋,神与文通。所以我除了习惯于借助有理解有表情的朗读,有时甚至干脆采用串讲法,兴会淋漓地把通篇文章边读边讲下来(讲感受而不是做分析),让学生知道我是如何披文入情、提要钩玄,怎样把作者“在文章中写进去”的东西读出来。“以心契心”的阅读,不是自由放任的教学,而是同样须要示范指导,这是毫无疑义的。

第二,叫做“以文解文。”好文章无不讲究文字的经营配置和联络照应,所谓善于阅读也就是指善于从上下文和字里行间进行观此识彼、前瞻后顾,联系参照着把内容读懂,一般不需要作外加的注解分析和引证发挥。白话文的教学最忌的是把一种白话(作者的)再翻成另一种白话(教师的),那种在阅读课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由教师津津“乐道”的教法,多半都是在做这种蹩脚翻译的无用功,难免要使学生讨厌。我开始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课文读熟,“熟”的一个要求,就是注意发现课文中的文字信息网络,用符号标示或以文字批注,将词语句子段落间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例如老舍的《小麻雀》,其中描写受伤的小麻雀的动作神态,就只有简单的一两句:“它跳一跳,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似的眼睛带着点要亲近我又不敢完全信任我的神气。”而文中“我”的几次“看出来”和“想到了”,便是字字扣住了对小麻雀的这几句描写,彼此的配合关照是何等的自然契合,反复多读几遍或稍作指点就能获得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全部内容,相信学生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我曾听过好几位年青教师教这篇课文,大多习惯于在这个段落喋喋不休地加上许多补充解说,给予了太多的冗余信息,把学生原本生动自然的感知状态破坏无余,不禁屡次为之摇头叹息。再看一看课文后的练习,才知道这种盛行不衰的“补充式”教学,原来也有编书者的一份“功劳”在内。后来我便特意出了一道题,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究竟还留下多少感性印象,也就是还有多少好的记叙描写留在记忆里。果不其然,几乎全答得七零八落,颠倒错讹,笑话百出。“以文解文”的读法,乃是一种整体感知综合理解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注重阅读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给结论的教学法。如果要给“以文解文”下一个定义,就是一句话:就在文章中把文章读懂。学会这一点不容易,想依靠教学参考书之类是不可能学到手的,教师必须注意平时的练功,包括在教中学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的缜密度和语言的感受力。

第三,叫做“以言传言”。都说语文具有模糊性,常常是能够意会而难以言传,这也许是事实,但却不应该成为不须要练习言传的托词。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转述、概述、评述、包括作必要的解释与解说,使语感由模糊向清晰,由零星向完整,由滞钝向灵敏转化,这样“以言传言”的学习方法应该得到重视。余秋雨曾经说过他的阅读目标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为止。这一点很值得重视。“传”得好不好,最能看出阅读的能力水平,所以卷面考试中的主观题(文字表述题)要有较大的比重,我想原因也就在这里。

“以心契心”、“以文解文”和“以言传言”这三种阅读方法是相生互补的,三者之间有着一种“走进去”和“走出来”的关系。类似张志公先生提倡的“走一个来回”,和古人所说的“知出入法”也是同理。

“以言传言”的练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初中是以概述内容大意为主,注重口头训练;高中是以概括主题要义为主,注意笔头表达,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明确的衔接与安排。

再说“养习”。我参照了叶老当年隅举的诸如“翻查”、“参考”、“分析”、“综合(综观)”、“辨别”、“指疵(指出疏漏)”、“体会”、“审度”等等习惯练习的项目,再着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当然也结合自己的语言实践经验,将“习惯”归纳为十项(这里偏重于对高一新生的要求)如下:

一.能自主选择文段,进行准确、流利、有一定表情的朗读。

二.能主动识记内容文字,作默诵或复述、转述、概述。

三.能自觉对文章读物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要点,寻绎思路,体会意图。

四.能自觉发现文章读物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五.能自己发现值得揣摩的文字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提出独立的见解)。

六.不动笔墨不读书,阅书时做阅读记号,有书写批注。

七.能坚持做剪报,做读书摘要、笔记,经常积累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

八.能自觉利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索引。

九.能坚持每周课外阅读书刊报纸(一般不应少于10000字),每月去书店1—2回,了解图书信息或选购图书(有条件的每年至少要选购10本)。

十.能经常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方法”、“习惯”都有模糊性,都缺少科学的界定,但它们恰好都是学习语文的特殊性。“法”简而“识”繁,“习”实而“能”虚,方法习惯反而容易随机指导和逐项落实。执简驭繁,求实务虚,只要符合事物的性质规律,实事求是地做去,我认为就是科学化的途径。科学化不一定都要体现量化、数字化。模糊不等于含糊。从1980年到1986年六年一轮的实验结果,我所执教1986年高中毕业的一届学生,语文的自学习惯与各项能力,经过历练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到了大学,他们回首中学上的语文课,都普遍认为其语文素养得利于中学语文课的学习方法习惯的有序训练。也正因为有了实践的检验,我才坚定认为,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忽略甚至否认“训练”的重要性,没有根据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质规律,在所谓的“三维目标”中对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予以充分的研究,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