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活色生香唐人街,那些从未回过中国的华人
仰光活色生香唐人街,那些从未回过中国的华人
文图:七月娃娃
唐人街已经是仰光的观光项目之一,但对于很多喜欢自然风光的朋友来说,这里的几条街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有点脏乱差,鱼龙混珠,还特别老旧,但对于我来说,这里才是仰光活色生香的生活所在。
仰光的唐人街很难分辨,说不上具体从哪条街开始,靠近海边码头,这里被命名为广东大道,是因为刚开始来这里落地生根的是广东人,后来福建人也来了,渐渐应该也有其他省份的人前来这里谋生存,于是他们用一条马路,把两边平行的街道分别叫广东街和福建街,两边分别有广东的寺庙和福建的寺庙,都各具地方特色,广东的寺庙是新建的,较新,但福建寺庙是老寺庙延续下来,里面的故事非常丰富。
去唐人街原本想找中国餐馆吃晚饭,我们在广东寺庙的一位华人阿姨那里打听到19街最多餐馆,于是到19街寻找目标,他们称“十九条”,广东人喜欢用“条”做量词,果然是广东人的后代。但是寻找的餐馆并不如人意,虽然是中国人经营,也有中文餐牌,一些菜式的做法也很中国,但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差很多,而且很多口味都是迎合当地人,所以大多数餐馆都会打上“烧烤”的标签,来消费的也多是缅甸人,他们点很多啤酒,叫几个烧烤,然后从挑着担子的小贩那里要一袋子膨化食物,浇上各种调料,就这样吃到半夜。虽然这里广东华人居多,但几乎所有餐馆都标榜“云南烧烤”的海鲜味道,有点不太专业的不伦不类。不过世间人人的口味不一,我不爱吃烧烤和膨化食品在很多人眼里,是矫情是做作,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管我怎样呢?
要辨识唐人街,就要深入到巷子里,果然大多数人家里都会挂上出自何地的中文门匾,而且会看到很多英国殖民时期留下来的英式房子,古老的门窗里透出昏暗的灯光,有些建筑还中西结合,非常陈旧,有点民国时期电影的味道,王家卫的电影的场面感扑面而来,就是那种慢吞吞的旧生活味。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些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人,说自己三代以来就已经住在这里,从来没有搬走过,读书的学校也是当年自己爷爷读书的地方,他们也大多数没有回过中国,我们在福建寺庙里遇到一个老婆婆,她祖籍厦门,竟然不知道厦门有个鼓浪屿。
这里也生活着很多缅甸老百姓,他们穿着笼基,自由行走在唐人街里,许多华人也早已经入乡随俗,很难分辨出他们。很多卖水果和烧烤的档口都是缅甸人在经营,我们在这里用500缅币买了一个橘子,回来才知道被忽悠了,在环城小火车上,500可以买一斤。除了华人和缅甸本土老百姓,我们还发现仰光包括整个缅甸都有很多印度人在此生活,而且人数还不少,所以在唐人街附近,又一个区域叫印度街,印度人民也是为了生活奔波于世界各地。
据说中国南宁市要出资在这里兴建华文学校,那些生活在缅甸的华人,俨然已经成了缅甸人,习惯了这里的水土和生活,他们一代代传承下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但经济条件又局限了他们生活的范围,他们心里惦记中国故土,却遗憾从未回去过,也许兴建学校,会让华人的下一代,更加了解中国吧。
我是七月娃娃,简单记录旅途生活。
但愿与你有生之年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