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汇编及例作推荐(第四辑)

【编者按】

此为课前演讲“高考例作推荐”第四辑,所选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一、2020年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作推荐】

走出信息的“理想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了寻求认同感与愉悦感,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关注喜爱的人和事,殊不知,我们挑选信息时,信息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昨天刚在微博上刷到一位明星的动态,今天,你的手机推送里就铺满了他的花边新闻;刚刚在淘宝下了一单口罩,下一秒,你的天猫首页就充斥了各色医疗店铺。身处大数据时代,无所不能的算法时时刻刻分析着我们的喜好,在为我们自动过滤反感信息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织起一张网,将我们束缚在同类信息的“理想国”中。在传播学上,这样的信息“理想国”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称——信息茧房,即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历数史书上每位昏庸帝王,周遭都缺不了巧言令色的小人。他们用帝王偏爱的谗言织作茧房,方才有了比干剖心之恨、关龙逄死谏之苦。在这样由喜爱信息铸成的牢笼之中,我们听不到客观的评价,更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不过,或许你会说,这不挺好的吗?我终于不用被那些讨厌的人和事打扰了。

可惜,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早在十八世纪末,黑格尔异化论就最终聚焦于外物影响并改变人类自身的过程。无论是他的自然异化观,抑或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外物都逐渐塑造了人类本身,使人类异化为外物的客体。其实,信息茧房就是如此。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满足人类被尊重的需求,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选择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信息。久而久之,人类就逐渐被自己喜爱的信息所包围、所改变、所异化。人的异化总在悄无声息中,当你无意识地点开一条推送、留下一串点赞时,大数据或许已经为你织好信息茧房,只等着你迈入他精心设计的牢笼之中,沦为信息的存储工具了。

然而,比起人的异化,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群体的极化。社交网络的繁荣给予我们更多跨越地域、语言的交友机会,也使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具有归属感的群体。意见相近的声音在这类群体中无限重复、放大,甚至使人认为这样扭曲的声音就是全部。君不见,前有被资本轻易操纵助川普赢得大选的脸书用户,后有227事件肆意扬举报之风的粉丝群体。依据勒庞的大众心理学,身在群体之中的人往往更为盲目而非理智,信息茧房,则使群体极化走到了极致。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你,如果未来的你可能不再是你自己,你是否还愿意生活在信息的“理想国”中呢?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并不等于我们甘愿做信息的奴隶。闲暇之余,翻开一本积了灰的大部头,逼迫自己寻找不同观点的闪光之处,都是我们在信息洪流中争做主人的方式。互联网络在形成过滤气泡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检索全部信息的可能性。信息茧房并非不可逾越,只要你主动迈出那一步,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感激互联网络的存在,但我们也谨慎提防信息茧房的束缚。为了不沉浸于“愉快”天地中,忘却世界真正的模样,请允许我,拒绝生活在信息的“理想国”中。

二、2016年全国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作推荐】

每一个生命都无须比较

从我牙牙学语起,你便开始拿我和别的小孩比较,从中你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从我上小学以来,你便习惯拿我的成绩与别人论成败,为此你收获了自豪和荣光。

我曾劝你不要比,因为成绩优秀不代表一切,可你充耳不闻,认定我是你今生最得意的作品,是你的骄傲。

我曾反感你的比较,因为我也有我的“短板”和自惭形秽,可你乐此不疲,反而嗔怪我不懂你的心。

望子成龙,那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我怎会不懂,只是—— 

你可知道,再优秀的成绩也经不起比。从来没有比出来的天才,只有比出来的笨蛋。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最”,只有“更”。“最”是极限,是尽头,是止境;“更”是无穷,是进取,是新的希望。人类之所以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潜能与极限,刷新一次次的成绩,打破一项项的记录,不就是因为信奉“没有,只有更好”吗?记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吗?记得被誉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先生说的“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的真言吗?我们实在无须时时与人比成绩较高低,做好自己便是王道。看看民国时期的梁漱溟、金克木、沈从文、钱穆等一大批自学成才的低学历的大师便知,强者从来只用实力说话,无须靠一纸分数或学历来证明。

你可知道,再美好的人生也经不起比较。毕淑敏说:“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因此,无须拿连小板凳也做不好的爱因斯坦跟“发明大王”爱迪生比,不必拿考清华时数学只得了15分的钱钟书跟“数学天才”华罗庚比。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人生也都是无与伦比的。你要做的是尊重和欣赏,而不是比较和责难。因为人生不是宫廷剧,更不是角斗场,非得要比得筋疲力尽,斗得你死我活。人生曼妙的风景就在高低起伏、峰回路转之间,生命的精彩就在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之际。成就非凡人生的是一次次的脱胎换骨,是一次次的破茧成蝶,而非一个个分数,一张张试卷。 

没必要热衷于一次次与别人较真,那会迷失了自我。也没必要把的我和一般的我比较,那会陷入自卑。100分你自豪,98分我同样优秀。55分我无颜,可61分我在进步。100分有100分的特有精彩,61分有61分的别样风情。 

正如朝霞之壮丽,落霞之斑斓,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天地间每一种生命都自有其美好,你只需要笑着去尊重和欣赏,而不是在简单粗暴的比较中抡起你的巴掌。

三、2017年北京卷

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世界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例作推荐】

说纽带(节选)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它如一条纽带,牵系着个人、历史、未来。

最显而易见的,文化之纽带作用对社会每个个体之间都有影响。在《先秦诸子选读》序中说一个忽略了“善教”即良好道德教化的民族,其所获得的发展也一定饱含着被发展了的破坏力,伤害力。而阻止这破坏的善教,正是文化;是仁爱、恻隐之心,让我们对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是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能坚守对朋友的承诺;是孔孟儒道深入心中,让我们在异国他乡相逢时能意识到我们都是同宗同源的华夏子孙。

自然,这文化的纽带不是形成于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绵延五千年踏时空而来。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言,解决文化之纽带的秘密,也许正在于,承载着古代文化的艺术作品中的情理结构和今人的心理结构有着某种同构关系和影响。比喻一下,就是文化之所以能如纽带一般牵系着今人古人,是因为我们的脑海中都有相同的“挂钩”,使我们能彼此相连。这纽带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自在逍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恣意豪迈;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热血……是这样的一条条纽带,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对话。

我自信的想,文化纽带不仅一端连着社会个体、历史,它的另一头,一定还牵系着未来。驼铃悠扬的丝绸之路幻化为一列列疾驰的高铁,驶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孔子学院,学中文如今也成为了热门;太极、中医,京剧,一系列带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事物正在走向欧洲、美洲……

个人、历史、未来,都被一条名为文化的纽带紧紧、紧紧的相连。我,和许多如我一般的普通人,站在世界的东方,一手牵着历史,一手系着未来,眺望远方……

四、201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 不得抄袭、套作。

【例作推荐】

品·格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 不可不守”的宽广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并非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不俗”的人品。因为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如胡兰成与汪精卫,他们曾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一个曾惹张爱玲的青眼,一个留洋海外,为文直冽。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五、2017年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作推荐】

善听预测,理智选择

从古代的观星术,到看相算命,再到当今火热的考试押题...千百年来,“预测”这个看似很玄乎的词总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

人们如此钟爱预测,既由于人类对未来充满好奇,更在于人类对于掌控未来充满期望。人们期望通过对当下事物的观测,加上个人积累的某些经验,看见未来的面貌。不过,由于每个人观察到的事实、积累的经验有别,推测的方式各异,导致各种预测鱼龙混杂,因而,我们要做到善听预测,理智选择。

生活中试图以星座、手相预测运气、命运者,即使可以给人某些心理暗示,但是不可当真。那些通过蛛丝马迹便捕风捉影,随意褒贬他人者,譬如娱记粉丝,热衷对八卦加以“发酵”式推测,这样的预测便成为“臭油坏酱”,只会扰人视听,有百害而无一利,需竭力避开。

真正需要我们参考的, 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关注人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预测,这些才能被称为“理性的预测”。

富有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理性思考,又具有无穷想象力的预测,可以进 一步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一旦付诸实践,还能推动文明的发展。预测,是需要人对未来的大胆想象的,不局限于当下,用无尽的灵感畅想未来, 这是最美丽的预测,也是充满极大正能量的预测。《海底两万里》中,作者大胆地预测了人们将在未来以高科技征服海洋,如潜水艇,潜水服,在当时,这样的预测是异想天开的,但其中对于未来的设想,给了后人无限的启迪。预测承载了人们的幻想和憧憬,因而给予了人们创造发明的无限可能性,就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引领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结合社会生活的现状,充分考虑、关怀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预测,哪怕充满忧伤,也能给当下的人们以无尽的启示,进而让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未来的忧思,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是对于风云、祸福的预测,让人类走得更加长远。在人们大肆破坏环境的今天,有人预测地球将毁灭,以此警示我们保护环境。更有文化领域中波兹曼预测“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以此警示我们不要在娱乐中忘记人类的忧思, 导致人类的毁灭。这些预测,指向未来可能出现的消极的一面,给人提前准备和反思的空间,以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当然,无论是怎样的预测,都含有推理的性质,都含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若盲目地听信,终会造出一个虚无的空中楼阁,使踩上去的人狠狠地摔上一跤。况且“人算不如天算”,世事万物有太多的“变数”。因而,我们不应有“不以为然”的高傲,而应乐于去听,乐于去想,经过自我的判断后再在“信”、“不 信”、“不全信”之间进行理智地选择 ,  适当结合“变数’ 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我们在这个思想跃动的时代,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预测,做一个善听者,做一个善思者。

六、2018年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例作推荐】

荆韵湘语

《诗经》是典型的北方语言:黄土上的事,黄土一样的情感,他是中华平淡的多数,宽厚、坚忍。然而我们最华美的篇章是水的“楚辞”。

它的语言是晦涩的,是文人才能跨过的门槛。在语言愈加简洁随意的今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独守着语言最典雅烂漫的用法。她是幽而独芳的兰芷,用语言的艰深把自己提升到庸众不及的高度,避免了堕落为俚俗的下场。当今很多学生在作文里引用诗经,因为诗经是属于大众的,但匪彼君子,断不敢用楚辞作为藻饰。她的语言传递出曲折的情感。如果说诗经中的爱慕、悲苦把中国人从野兽中提拔出来,那么楚辞便把文人从庸众中提拔出来。没有宇宙心的人,定问不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没有自尊的人,定吟不出“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诗人,和读者,把自己提升到宇宙、泰初的视角,岂群小所能为?这是荆勋所传袭的高节:屈宋贾王,甚至是乌江自刎的项羽,孰非自重自爱?荆韵定是超远的《承云》,亢介的《激楚》。

如果人能自我提升到君子的角度,便可越过晦涩曲折,看到其中的简明与丰富,在语言有时虚伪的时代,有种可贵的诚实。湘水之畔的人们不善于隐藏情感。屈原问詹尹“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还含蓄,不多久就压抑不住,大呼“谁知吾之廉贞?”听者并不用揣度,就了然了。人与人之间真诚,自然生发出默契,是故詹尹曰:“用君之心,行君之意”,而渔夫则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言语直白,很轻易到了“不可说”的境界。

诗人用诗语和自然交流:“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一语道尽自己的感受。而人对自然之语的解读也不迟滞:“贫士失职志不平”。诗人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自然对话的,这是可以体会物哀的语言。

就是湘水之畔的神明也诚实得可爱,湘君一句“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把他思念爱人,又略带猜忌的内心表露地毫无保留,单纯而可爱。这是恋人不加掩饰的语言。

丰富的是语言之精神:“哀蟋蟀之宵征”“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又把自己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诗人的内心敏感而细致。湘语定是诗人站在万物平等的地位上吟出的诗。

人皆仰视的荆韵,和众生同具的湘语,奇异地结合而光辉耀眼。

七、2016年上海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例作推荐】

后狂欢时代

言论自由无疑是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辅以时下高新科技,只要轻触屏幕,各类信息推送便会在倾刻间纷至沓来。动动手指便可通过各类弹幕、评论区,对被媒体曝光的、史料记载的他人生活评头论足——这便是21世纪初人类生活的常态,疲于生活常规的人们似乎皆乐在其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刷朋友圈,赖以科技的帮助,周围的人与远方亲朋好友的生活无一不在我们的掌控之间。人人都沉浸在分享与被推送、评论与被评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仿佛评论他人的生活已成为一项生活日常——沉醉,不知归路。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并反思人们究竟想从中获得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仰仗于科技发明,当下人们进行评论的成本与所应付出的代价愈发低廉,人人皆可隐藏在屏幕后,变身为戴上面具的“隐形人”。只需一部手机在手,即刻便能开启肆无忌惮的狂欢。而摘下面具回归日常,又恢复成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现代生活愈发新鲜刺激,由此引发的人类娱乐需求无限扩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仅仅评价亲朋好友的生活,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于是公众人物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

2016年2月底,“小李子”冲击奥斯卡成功。顷刻间无数“段子手”探出脑袋,浮出社交平台的海面。网络平台瞬时被各色人等的无形“口水”所淹没。多少人在闲暇之余满口“小李子”亲昵地唤着——讽刺的是,当你细问“小李子”究竟姓甚名谁,往往会换来一片尴尬的语塞;当你细究莱昂纳多在艺术追求路上究竟付诸哪些开拓与转变时,最终换来的多半是插科打诨或话题转移。

在这样的后狂欢时代,他人的生活确实更易进入我们视野。然而,人们所热衷的评价所起到的效果像一盘极速炸裂的爆米花,极具轰炸性、实效性,却毫无意义,并会极快地被下一波“口水”所淹没。

所以,当我们戴上面具,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圣人的姿态对他人进行评价指摘,以小人的作态对他人的生活进行肆无忌惮的窥视时,网络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评价的正面导向真正起效了吗?还是说,这一波又一波的狂欢中,我们只是进行了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早已忘却原本社会情境中作为公民的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究竟为何陷入于评价他人生活的深渊无法自拔,难道真是为科技昌明所累?恐怕在这场狂欢中,我们更多寻求的是一种心灵空虚与孤独的认同与追寻吧!

无论如何,在这一场现象级的狂欢中,我们应时刻在心中树立其社会情境下的道德律,对各种问题与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真正从言论自由所赋予的评价权中获取正能量,而非“段子手”般的一时狂欢。

八、2020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作推荐】

人和人不相遇,心与心更相连

庚子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从天而降的巨障,将城市隔离成一座座孤岛,将人们离散成千千万万孤立的原子。我们都曾在那些被封印在居室中的日子里仰望天空,感慨着曾经嬉笑欢聚的人们,此时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离……然而,我们最终明白,距离与联系相伴相生、并非对立,疫情之中,尽管人们距离遥远,仍有力量将我们紧紧相连。

疫情之下,距离既是病毒传播的“防火墙”,为人们隔离出相对安全的环境,又是规则和法度的绳墨,考验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公共场所的“一米线”,用一米的距离将拥挤化作有序、将风险变为安全;娱乐场所的关闭,不仅隔开了密集的人群,更在人们心中上了一道警醒和重视的锁。即使是春节时分,自古热爱欢聚的中国人民,也大多自觉取消了聚会,居家隔离……“距离”一到场,人民的生活就多了一分安定。

距离之外,联系从未缺席。正如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国人民心中那不灭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爱,将孤立的碎片悉数联系起来,组成了全民抗疫的坚强战线。总有一群人,在全力构建着抗疫的联系——为赶赴抗疫一线独自骑行200多公里的武汉医生甘如意,用坚定的身影联系起医者使命与患者健康;自愿为金银潭医院接送医护人员、组建志愿小队的快递小哥汪勇,用不息的奔波联系起一座城市的角落……人仍在,火未灭,光不绝,联系亦不会断。每一个坚守岗位、为抗疫付出的人,都如同一个承载使命的细胞,在国家纵横联系的血脉中,涌流出无限生机。

中国援助德国的抗疫物资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而当人和人不相遇时,人们的心却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即使防疫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也不曾觉得疏远,因为更多的联系,无论抽象或是具象,已将我们更紧密地聚在一起——

你看,那坚守在小区门口的志愿者们,他们在维持着距离的同时,也成为了居民和外界联系的纽带。

你听,线上网课中传来老师熟悉的声音,课堂有限的距离被无限延展,我们与知识的联系却一直“在线”。

你体会,病房与外界之间一块薄薄的玻璃板,无法阻隔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与身后家人之间的爱;我国与日韩、欧洲国家之间漫漫的海洋,也无法阻隔命运共同体之间守望相助的人间真情。

所以,联系中有距离,联系信而有度;距离中有联系,距离暖而有情。

吾国斯民,遥相守望,肝胆相照,心声相连。虽不相逢,亦未相忘,虽未携手,亦可并肩……经历了疫情的洗礼,我们更加明白,相遇不必相逢,那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日夜,正是让原子靠拢、星河汇流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形成联系,更让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奋力向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