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金奖得主崔寒柏:好书法不是靠临帖而得来的

第七届书法兰亭奖的金奖得主崔寒柏说,好的书法不是靠着临帖、多临帖而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加上自己的感受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看了这句话,不禁让人感受到,难怪现在的丑书大师、乱写大师满天飞,原来他们都不是在临帖,而是任凭自己的性情去写字,如果这样的话,还要古人经典作品干嘛?大家都不要去临帖了,只要会写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书法大师了。
面对崔寒柏的这个说法,很多书友认为,他本身对兰亭奖就持怀疑态度,现在看了这位金奖得主的话,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看法。还有的人说,崔寒柏的楷书金奖作品,根本就是一通乱写,毫无法度,没有任何规矩可言,能得金奖,可见评委的水平也是很烂的,这样的字我们还是不要去学了。也有的书友说,几千年来的古人作品,那是经过多少代的历史检验才成为经典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学呢?不要听信那些一得奖就飘起来的人在胡说八道,他不临帖,怎么能得金奖,骗谁呢?
关于崔寒柏的这个学书观点,我们也不能断章取义地看待,而是要分类别、分层次地去研究他的核心要义。如果我们逮住其中的一句话去研究它,可能会误解人家的意思,也可能会一叶障目,造成曲义解读。例如,前段时间,崔寒柏在直播间戴着墨镜接受采访,有的人就说他得了金奖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了,在室内戴着墨镜在耍大牌,其实,他戴墨镜是因为刚得金奖以后,采访的人很多,致使得了眼疾,眼睛红胀,没办法才这样做的。
关于临帖的问题
学习书法一定要临帖,想要提升书写水平,必须要临帖。如果一个人想要真心学习书法,肯定是要把学习古人的字帖作为终身临摹的对象。临帖就好像是我们学习的目标与方向,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我们去学什么?通过不断地、反复地临帖,才能从中学到必要的用笔、结字等方法。临帖也是一个标准。假如我们都学王羲之书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但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就可以检验真正的学习水平了。人家评委在评审书法作品时,也是通过师承、笔法、章法、墨法等多种要素去检验的,如果不临帖,就没有师承,更谈不上其它要素了。
作为初学书法的人,临帖是每个人的日常课。我们不要去相信那些大师们所说的不要去临帖,那些话不是对我们说的,而是给他们的学生所说的,是给那些博士、硕士说的,因为他们要面临毕业、面对创作作品,如果他们照着古人的作品抄一遍字帖,他肯定不能毕业。中央美院教授王镛说,有的人书法名家,一写字就是古人,这一点他非常反感,因为王镛认为,你作为名家,写了几十年了,仍然没有自己的风格,这能叫书法家吗?只能叫复制机算了,看来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到了一定水平后,可以少量地临摹一些字帖。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临帖有时候会被古人所“禁锢”,不能让个性的才华得以发挥出来。崔寒柏认为,如果想要在书法上形成个人风格,就要少临帖,而要多做一些有利于书法意境形成的事情,这一点说得也没错,古往今来,大凡在书法上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及博大的胸怀,北宋大文豪、书法家苏东坡就认为,学习书法要把目光放得远一些,让自己的情怀充斥于书法作品中,作品才会更有意境之感。
当时有一位叫章子七的人临摹《兰亭序》非常到位,他的一位朋友拿着章的临摹作品让苏东坡看,苏东坡说,功力尚可,但“终不高耳”。意思是,他的临摹水平不错,书写功夫也可以,但书法水平并不高。因为他一直只会临摹别人,而没有自己的风格,甚至连自己的影子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书法高手呢?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想它与崔寒柏所说的临帖是如出一辙吧。
注:文中插图均为崔寒柏书法作品。
相关阅读:
三次接到入选通知未予理睬,最后一次答辩,成为书法兰亭七子
推荐:王厚祥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曾翔把小楷写到了通神的地步?网友:做作,好好去学古人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