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樊中之素

用文字打磨生活
以诗寄情   以文养心
樊中之素

文|吴琼    图|网络

《旧唐书·白居易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说的是一位叫樊素的女子,樱桃小口,杨柳细腰,能歌善舞。《旧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一向以严谨精练闻名,连岑参这样既是堂堂四品的朝廷命官,又是非常知名的边塞诗人,都没能立传,这樊素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子,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入《旧唐书》。
唐代著名诗人大白居易曾为这个樊素作过这样一首《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这是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的春天,此时的白居易满头白发,病躯奄奄,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旧时,已经是风烛残年。酒宴散后,正值暮春三月,春尽花残,更添伤感。白居易突然感到莫名的惆怅和寂寞,他又想起了这位名叫樊素的女子,然而正像诗中所说的--“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樊素和那烂漫春光仿佛一起走远了,留下来的只有满怀的病愁。
樊素,是白居易的家姬,托白居易之名,在当时也曾闻名遐迩。正值青春妙龄的樊素来到白居易身边时,诗人已年过半百,她陪伴了他十年,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不幸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自己的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另嫁他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由此看来,能陪伴在诗魔身边这么久,走后还让他如此念念不忘的,这樊素也通文墨、懂情感,对白老爷子用尽了真心。而这白老爷子也着实是为樊素着想,白居易逝世时已七十四岁,距樊素离开又过了十多年,倘若樊素一直留在他身边,待到这时已是徐娘半老,不是正室,没有名份,一个徐娘半老的家姬的下半生又该怎样过?于是,白居易长叹一声,挥手作歌让她离去。对此,他还特意作了一首《不能忘情吟》:“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 ,我与尔归醉乡去来。”马儿你别叫了,素素你也别哭了,马要回圈,素素要回家。我虽然老病缠身,要离开你们,但还是比项羽当年对着乌骓马别虞姬的时候强。素素你再给我唱首杨柳枝的歌吧,我要醉一场。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分尊卑、无论年龄。就像苏轼少时与发妻王弗恩爱笃深,王弗早逝后他作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词,再也没有像对待王弗一样对待过任何一个女人,直到花甲之年时有了二十五岁的歌姬王朝云陪伴在身边。出身清官人家的白居易初恋是一位名叫湘灵的富农女子,传说时由于门第之见,双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湘灵终生未嫁,白居易娶妻时已三十七岁,这个年纪放在古代,连孙子都有了。他自己也绝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居然会有一个豆蔻年华的樊素重新点燃了他心中爱的火花。世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千万种,有些人用了多大数人都会用的方式,爱一个人就要在一起,自己提前离去就希望另一半好好活下去。然而,偏偏有些人拥有的是一种奇情,就像白居易,他那么喜欢与樊素在一起,人到残老病重之时,更应该希望能够得到心爱之人的照顾和安抚,可他为了樊素的将来打算,却忍心催她离去。他在诗中以项羽和虞姬来比喻自己和樊素,这项王也是一个奇情之人,他不得不离去,却因记挂着自己去后虞姬的境况,不惜亲手将心爱之人一并带走。这份生死相随的爱,从楚汉时期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赚足了痴男怨女的眼泪。

《庄子·齐物论》中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原强》中有句云:“自甲午以来,海内樊然并兴者亦已众矣,其效何若?”《蜩螗集·咏史之四》中还说:“鹏鸟纵遭鳩鷃笑,凤鸞虽死不为鸡。韩碑毁去韩文在,莫道樊然无是非。”樊在古代更多的被译为纷乱貌,素是指颜色单纯,不艳丽,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物的基本成分。在纷乱中保持一种本真,这也许就是樊素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