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知识:养好阳气才能健康长寿》
阳气是维持生理功能,保持我们身体运作一种重要的物质。对我们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有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一旦阳气耗尽,生命也就停止。阳气与健康阳气有三大作用:“温煦”,阳气能够温暖身体,维持体温。“防御”,阳气是人体的保护屏障,能够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子时(23点至凌晨1点)为阴尽阳生之时”,此时初生的阳气就像婴儿一般娇弱,所以人体就需要通过睡眠来养护它,为以后阳气生长打好基础。因此,夜晚应当在23点之前入睡。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温度已经上升,避免阳气受到寒冷的损害。上班族、学生党“晚起”可能不现实,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饮食有节药食同源,食物与中药一样,都有四气(温、热、寒、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掌握食物四气五味来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膳食养阳的目的。
清净养神中医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之说,情绪波动引起身体气机紊乱,阳气无法发挥维持身体健康的功能,也就容易患病。平时应当注重自我情绪调节,保持心境平和乐观。
如何养阳气呢?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这应该说是不花一分钱的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古人认为“火气之精为日”“火气”即阳气,充分说明日光是阳气的精华。为什么人在太阳底下走一圈,就会感觉到浑身的气非常足、精神旺呢?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上来了,精神就足了。中国人的养生经已经讲了几千年,许多人寻医问药,渴望得到祛病良方、神奇之法,其实都没有,也并不神秘。再好的药,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太阳。
阳光,不仅养形、养肤,而且养神。养形,就是养骨头,这对老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养肤来说,日光浴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红润健美,还可以使人体的皮脂和汗液的分泌增多,有利于保持皮肤润泽。对于养神来说,处于光亮中的人想事情正面积极,晒太阳有助于修炼宽广的心胸,久见风日,还可以使人耐寒热,不致发病。
阳气在哪些地方、哪个时辰比较多?早上8点至10点的时候,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以从鼻孔、毛孔及皮肤腠理进入人体。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阳气,可将双手举起,将掌心对着日光。因为劳宫穴在手掌心,这样就可以使阳气通过劳宫穴进入人体内,对心肺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易经》中说,离为火,为日,为南,因此如果住在高楼,可以在上午9点至11点(或14点至16点),面向南方打开窗户,让阳气进入室内,进到我们的身体。
春夏季,很多老人都有晨练的好习惯,因为“动则生阳”,多运动就可助养阳气。如果在晨练之后,再将手举过头顶,面向东方晒10分钟的太阳,提升阳气的效果就更明显了。正午的时候,红日高照,我们移到户外庭院里,晒晒太阳即可,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在晒太阳的时候,我们要把帽子摘掉,这样我们沐浴阳光的时候,头顶的百会穴就把阳气吸进去了,对养脑很有益处。傍晚的时候,晚霞升起,可以到户外去散步,边走边手握半拳叩击我们的命门穴在肚脐眼的背面,当后正中线上,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17点至 19点,正好是肾经当令,我们可以在肾值班的时候,把太阳的最后一点阳气吸收到肾里面,以补充我们一天下来逐渐减少的阳气。
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还有老百姓常说的“人活一口气”,这个“正气”、“气”以及平时常说的“元气”都与此处提到的“阳气”是对等的概念。“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扶助阳气为治疗疾病之本。
一个健康的人体之所以产生疾病与人体阳气的虚损有关,糖尿病的发病也不例外。这里需要正确认识“阳气”在此处的概念,它不是一个与阴气相对应的概念,而是比其更高一个层次,这个“阳气”,是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的统一体。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国家,此处的阳气就相当于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敌人入侵的军队。
扶阳气首先要固其两本,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非常注重“扶阳气”,始终以救阳气为主,提出了许多扶脾肾阳气又兼祛邪的药方。扶阳气其次要和畅“三枢”。有的病人阳虚是因为阳气运行的道路不通,此时,治病的方法就是调理阳气运行的道路。第三是阴中求阳。阴阳是互根互用的,两者互相依存,因此阳虚在扶阳的同时不能忘了补阴。
年轻人的阳气处于上升之中,在夏天喝一些饮料是可以的,但喝多了很可能会为将来埋下病根。“《黄帝内经·灵枢》说,‘人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就是说,人过了40岁,阳气就走下坡路了,于是很多疾病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发生。嗜食生冷寒凉的东西是现代生活中对阳气损害很大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人认为夏天“吃生冷寒凉的东西不要紧”,这是错误的。 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须在阳气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正常活动,只有阳气强盛,人体才能强壮,才能抵御侵害,保证健康和长寿。
阳气不足的人新陈代谢速度慢,摄入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难以充分消化吸收,尿酸等代谢废弃物排泄不畅,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肿瘤等疾病的风险也高;阳气不足与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相关。阳气与疾病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阳气,禀受于父母,二为后天之阳气,主要由饮食中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成,并可通过生活调摄、药物不断补充。人体生、长、壮、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消耗阳气,若平素阳气养护不当、消耗过度,就会造成阳气虚衰、阴阳失调,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哪些行为损伤阳气?1、禀赋不足 先天阳虚。2、睡眠不足 阳不归根。3、嗜食寒凉 兼好辛辣。4、人造贼风 夏月伤寒。5、运动不当 得不偿失。6、情绪过极 阴阳失交。7、工作房劳 阳气外张。8、用药不当 寒凉伤阳。
最后,保养阳气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中医认为,喜、怒、思、忧(悲)、恐(惊)分别对应着我们的心、肝、脾、肺、肾。七情也分阴阳,喜就属于阳,我们高兴、快乐,它就能助长阳气;悲是属于阴的,我们悲伤、抑郁,就会损耗我们的阳气。当人喜乐、高兴的时候,阳气就会充分,我们就会感到精神愉快,全身舒畅。因为它能促使气血流畅,通调营卫,所以适度喜乐有益身心,我们要把快乐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