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为鲜卑人的慕容复,为什么有四大汉人家将世代追随|文史宴

文/桓大司马

疫情结束之前,大司马无心办其他活动,投稿截止到疫情结束。

《天龙八部》里慕容复有四大家将——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其中邓百川老成持重,公冶乾文武双全,包不同抬杠成精,风波恶耿直爽快,个性也都算描写得比较鲜明,96版电视剧里只配置了包不同、风波恶两人,也令这两人在观众心中形象更加鲜明。

四大家将电视剧只演两个

而且书中还说,这四家是许多代追随慕容氏的家族,从姓氏上看他们都是汉人,为什么在鲜卑慕容氏政权败亡之后,仍不回归东晋南朝的怀抱,而愿意继续追随鲜卑慕容氏?

这与历史上慕容氏的五燕政权在华北的统治相对成功,能得人心有关。

慕容氏的主动汉化

东汉后期,鲜卑首领檀石槐整合鲜卑部族,建立横亘中国北部的鲜卑大联盟,一时威势甚盛。大联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部,慕容氏即位中部大人,起点甚高。

后来慕容氏趁曹操征伐三郡乌桓,将之内迁的机会,东迁到辽河流域。在司马懿征伐辽东公孙渊之战中,首领莫护跋协助司马懿有功,获得曹魏封赏,慕容部开始迅速汉化。

其姓氏“慕容”之由来有两说,一是莫护跋喜欢汉人的步摇,因此被诸部称为步摇,讹为慕容;一是他们“慕两仪之嘉德,羡三光之懿容”,因而给自己起姓氏慕容。就慕容部当时的水平来看,前说比较合理,不过不论是哪一说,都说明慕容氏的汉化进展。

莫护跋之子就是五燕政权的奠基人慕容廆。慕容廆早年比较中二的时候曾经挑战过建国不久的西晋,但是连受打击之后很快学乖了,归附晋朝,部众得以在西晋庇护下发展。

慕容廆这一代,慕容氏已经汉化有成,慕容廆的才能和器度,连素有知人之明的西晋名臣张华都叹赏不已,跟西晋东夷校尉、士大夫何龛交往时,在对礼仪的理解和运用上也丝毫不落下风。

当时辽河流域的鲜卑有宇文部、段部、慕容部三部,宇文部、段部都明显比慕容部强大,但慕容廆利用西晋八王之乱,中原士人四出避难的机会,大力招徕中原士人,而段部虽然为西晋幽州刺史王浚所借重,与中原有所交流,却专恃武勇,鄙视士人,僻处北部的宇文部则更是如此,故而慕容氏其实似弱实强。

最终慕容廆借助学习汉文化,在武勇如故的同时兼用谋略,战胜段部、宇文部。西晋的东夷校尉崔毖与慕容廆争相收取流民,竟然竞争不过政治清明的慕容廆,崔毖联合宇文部、段部、高句丽一起进攻慕容氏,却被慕容廆父子打得大败亏输,崔毖跑到高句丽去当朝鲜崔氏的始祖去了,辽东从此成为慕容氏的天下。

慕容、宇文、段三部分布图

慕容廆之子慕容皝、慕容翰,孙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等都在深通汉文化的同时武勇不坠,文武兼备,最终在慕容儁时代,利用后赵灭亡的乱局入主中原,建立了前燕政权。

慕容氏治下的汉胡合作

慕容氏在建立前燕的过程中,成功的笼络了华北士大夫的人心,得到了华北士大夫的鼎力支持。

八王之乱后期,成都王司马颖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在晋朝为质的匈奴贵族刘渊以招揽部众相助司马颖为名,得以脱身回匈奴,随即统合匈奴兵攻晋,成为中原各种汉胡反晋势力的盟主,建立汉赵政权,其子刘聪即位后更是攻陷洛阳,消灭了西晋。

刘聪死后汉国分裂,占据关中的刘曜和占据关东的石勒都出自汉国系统,最后石勒消灭刘曜,统一中原,建立后赵。后赵对立足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很大威胁,石勒的后继者石虎又是超级暴君,这时有实力牵制后赵的鲜卑慕容氏就变得重要起来。

慕容廆在统治辽东之初,与一些汉人士族有过龃龉,尤其是屡次想要招揽渤海高氏的高瞻,却被高瞻坚拒时,愤激之下促成了高瞻的死亡。不过与匈奴、羯人的政权相比,慕容氏对汉人士族的暴力程度要低得多,也从来没有过前后赵那样将匈奴人、羯人置于汉人之上的民族歧视政策,所以对汉人士族的吸引力比前后赵要大得多。

西晋灭亡后,慕容廆接受代郡鲁昌的建议,向逃到江南的晋朝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劝进。司马睿原为东海王司马越的党羽,被司马越派去经营江东,预留退路,结果司马越在匈奴的围困下病死,北方的司马氏宗王几乎被匈奴人和羯人一锅端,硕果仅存的司马睿就成为汉人的一面旗帜,最终在北方士族王敦、王导的辅佐下,南北士族合作建立的东晋王朝,司马睿作为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晋元帝登上了历史舞台。

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两大集团有长久的对抗,两大集团的士人也互相敌视,慕容廆与司马越集团关系密切,有利于吸收中原非司马颖一派的士人。劝进司马睿后,慕容廆得到东晋授予的使持节、都督幽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辽东郡公的高官显爵,成为晋室认证的合法的辽东军政首脑,汉人士族更加乐于投靠乃至效忠于慕容氏。

慕容鲜卑与匈奴之对立

与八王之乱两大集团的对立有关

河东裴嶷投靠慕容廆后,为慕容廆出使东晋。裴嶷是河东名士,声望素著,给东晋朝廷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以至于晋元帝想挽留他在东晋做官,裴嶷却对慕容廆更加归心,因而以一番说辞予以婉拒,回归辽东,慕容廆也因此对裴嶷更加敬重,慕容氏与汉人士族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一度对慕容氏十分抗拒的渤海高氏,到高瞻之子高开、高商的时代,都已经成为慕容氏的忠臣,随慕容皝南下夺取中原,高开甚至为慕容氏战死。

因为与汉人士族较为自然和谐的结合,慕容鲜卑在政权奠基时代就奠定了汉胡合作的基调,从未颁布过歧视汉人的政策。虽然五燕政权的军权相对集中在慕容氏宗室手中,但这与曹魏、西晋重用宗室是同一个道理,其他待遇则一视同仁,并无将鲜卑人置于汉人之上的意思,也没有像匈奴人和羯人那样广泛吸取各族胡人来压制汉族,基本上没有民族歧视的色彩。所以在汉胡关系上,前燕远胜于匈奴的汉赵与羯人的后赵。

慕容氏靠近关东,受关中秦制影响较小,游牧民的部族制度和关东的士族精神深刻的影响了慕容氏,其制度贵族共和的色彩较为浓厚。相比之下,氐人建立的前秦虽然也号称对汉胡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则是利用外族精英来镇压本族精英,消除中间层,推行秦制,其政治生态不及慕容氏远矣。

抗击暴君石虎的鲜卑慕容氏,明显比甘当石虎养孙、助纣为虐的冉闵更能代表华夏文化。

慕容氏亡国后的“包不同”们

因为慕容氏政通人和,文武兼备,所以能够在辽东以弱胜强,战胜鲜卑段部、鲜卑宇文部、高句丽和晋东夷校尉的联手进攻,也能够在公元338年大败石虎的数十万大军,还能够在石虎死后十几年内席卷中原,建立前燕。

即便慕容儁平定中原后自立为帝,与东晋为敌,昔日将心灵寄托于华夏正朔的北方士大夫,也绝无首鼠之心,随即转变为慕容氏之忠臣。

正因为贵族共和的色彩浓重,慕容儁死后,其子慕容暐尚幼,而其弟慕容恪辅政,手握大权,也仍然无意谋朝篡位,反而在辅政的七年之中强化了贵族共和体制,胡人贵族、汉人士族均获得发展,从国家的苛政之下庇护了无数平民,带来了十六国罕有的黄金时代,连王猛也不得不称赞“慕容玄恭真天下奇士”。

慕容恪之美名其来有自

前燕末帝慕容暐、后燕皇帝慕容宝,想要搞秦制也因为前燕治下汉胡贵族发达,无法使用王猛那样趁手的游士来随意操刀杀人,反而招致贵族群起反对,导致分崩离析。

不过,前秦、北魏占领关东后,见识了前秦的秦制手段和北魏的野蛮杀戮,华北士族仍然心向虽然尝试集权但未能成功的慕容氏。

前秦消灭前燕后,前燕太史黄泓就断言“燕必中兴”,汲郡赵秋更是坚信“天道在燕”;苻坚南征迁徙,慕容氏宗室慕容楷、慕容绍已经开始鼓动慕容垂复国;淝水之战前秦惨败后,慕容垂回关东复国,不但鲜卑贵族群起响应,鲜卑以外的乌桓、屠各、丁零等部也纷纷归降。华北本地的汉人士族昌黎韩氏、渤海封氏、北平阳氏等也投奔慕容氏,甚至连避难到华北的安定皇甫氏、西河宋氏、武威贾氏也在前燕灭亡后留在中原,在前秦淝水之败后协助慕容垂复国。

慕容垂复国是众望所归

北魏从后燕手中夺取河北后,后燕的汉人士族纷纷追随慕容德南下青齐,建立南燕,也有一部分追随慕容宝北逃辽东,在后燕-北燕政权中效力,留在河北接受北魏统治的不多。

渤海封氏、昌黎韩氏、清河崔氏、清河房氏、清河张氏、平原刘氏等汉人大族均不愿被北魏统治,宗族的许多支派都随慕容德南下青齐,建立南燕;范阳卢氏等汉人大族则为逃到辽东的后燕政权抵御北魏。

清河崔氏幸亏有南下的这一支才得以延续,留在华北的崔宏、崔浩一支虽然一度被魏太武帝拓跋焘重用,但因国史案而与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一起被拓跋焘族灭,只逃掉极少数孑遗。若非南迁青齐的支派,唐代宰相辈出的清河崔氏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南燕的士族只是一时逃过了北魏。东晋太尉刘寄奴消灭南燕后,为了控制青齐,捏造罪名暗杀了青齐士族之首封融、韩范,不过对崔、房等族仍然怀柔。日后昌黎韩氏的韩麒麟随北魏名将慕容白曜攻取三齐,清河崔氏、清河房氏为南朝宋死守经年,昔日五燕政权的汉人士族之间死斗如此,令人无限唏嘘。

最终北魏乘宋明帝刘彧即位后“普天同叛”,南朝无法北援的良机,夺取青齐,将三齐士族收作奴隶,号称平齐户,无复五燕、南朝之尊严。直到魏孝文帝时代为了推进汉化,平齐户中的士族才被魏孝文帝借重,摆脱奴隶地位。

这些汉人士族在慕容氏政权屡次灭亡之后仍然誓死追随,实是十六国政权中慕容氏独树一帜的遗泽,若说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有四大家将世代追随,确实是不足为奇,只不过金庸若熟悉十六国历史,该给这四大家将起姓氏封、韩、崔、刘,会更有历史感。

只不过慕容氏统治成功之秘诀在于兼得汉胡之长,像慕容博、慕容复那样厌弃汉文化,一心想做鲜卑人,实是走入了邪道,难怪几代人白白辛苦,复国之事却日益渺茫。

参考资料: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