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线都是临时工,负责改善的我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工厂改善工程师,所在的公司招聘都是临时工,现在更是一种常态,正式工和临时工的比例为1:7,和临时工签订两个月的合同,干满两个月25元/小时,否则23元/小时,一个月一结算。
这是TOP国家级工业园区,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上演的是抢人大战,各个公司都存在巨大的缺口,18-45岁,无论男女,四肢健全都会被一拥而上直接抢走。
有的公司以返费为名来吸引大量的临时工,干满1个月返1000,两个月2000,三个月3000等,昆山某公司干满三个月返费竟然高达19000,太诱人了。
即使如此,人事经理仍然说道:”人太难招了,招不到人,来了就走.”
目前的招聘市场,中介管理着外来务工人员寻找工作机会的通道,每天在中介门口都是乌压压的求职者。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公司缺人,一方面市场上都是人。说明人的周转率出奇的高。
园区大部分公司开始和中介,外包公司合作,让他们来输送人力,以此来降低公司招聘成本和难度。
培训的时候,新招募的的临时工给我看他的微信“XXX中介临时工群”:
“日结工,今天下午16:30在XX超市旁集合,XX电子晚班10小时,180元,公司主要为空调板组装,大量要人。”
“日结工,今天下午16:30在XX超市旁集合,XX电子晚班12小时,190元,公司为机加工为主,活轻,大量要人,管接送”
“临时工,220一天,每天10小时,坐着上班,工作餐,不穿无尘衣,主要是打螺丝,和简单组装为主,XXX地方集合。”
一会的功夫中介在各个爆满的群里推送出来了一大群招聘需求消息。火爆的中介招聘生意啊。现在用工模式变化了,大部分公司启用了劳务外包模式,甚至有些中介开始承包整条流水线,做起来人力代工服务。
这是市场导致的?还是企业决定的?还是打工者的需求决定的?
在公司看来,市场订单不确定性,加上疫情带来的影响,合同制员工很难应对快速变动,临时工灵活的雇佣模式可以让公司成本最小化,如无需缴纳社保,没有任何补贴和福利,无厂车,仅仅提供工作餐即可。记录下出勤工时,人事和财务计算都相对简单了。
临时工可以随时遣散也不用补偿一分钱,在订单波动时可以快速调整人力需求,这就是“柔性生产”吧。在求职者看来,我居无定所,一个打工人。社保和公积金对于我来说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我需要的是拿到手的钞票。
月薪5000-7000元/月,这工资,连正式工也拿不到这么多吧。离职没有繁琐的手续和等待时间。我明天不想干了,当天办离职即可。
过年了,避开拥挤的春运,可以提前回家,春节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休息,年后重新再找工作,自由自在也是他们考虑的条件之一。
这些人大部分来自甘肃,河南,云南,陕西,河南居首位,仍然是人口流出大省,大部分人已婚已育。
但即使是2个月的临时工,老板仍然要求对他们进行上岗前为期三天的培训,期望通过培训以减少新人原因导致的效率和质量损失。
培训时,我会做一个调查:
老家哪里的,今年多大了,在外面务工多久了,有没有结婚?
在什么公司做过?做过什么岗位?组装过哪些产品?
薪资范围多少?你们的期望是什么?
同样会问道“来之前有了解过我们公司吗?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
“没了解过,都是临时工嘛,没有为什么,在哪上班都是挣钱,不要太累就好。干完这两个月就回家过年”得到的回答如此。
培训这么久,只有两个人回答说“”希望在公司里能够学习到一点技能,如果工作还可以的话,愿意长期干下去。”
通过这些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他们内心渴望的东西。
在新进的员工中,大部分人在35-40岁左右,一直打临工,因公司伙食太差,工作环境而离开。还有超过45岁的,50岁的都有,期望上2个月挣点钱,在过年前早点回去。
极少一部分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打工到底是什么样,和朋友们一起出来找份临时工,先了解了解。
培训后, 1-2个星期有大部分人就走了,甚至有的人当天就走了。离职率90%
有的人3个月里进了6家公司,离职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人认为工作岗位的内容太复杂,学不会为由离职
有的人不喜欢上夜班而离职,有的人因为岗位的内容不喜欢,或岗位太累而离职。
有的人因为班组长沟通态度问题而离职。
我问他们,“你们的期望到底是什么?”
“我们跳来跳去,期望挑选出一个舒适的,有加班,拿到手5000-6000元的岗位吧。”
较高的离职率让培训的甚是苦恼,每天都有新的人员加入,意味着每天都需要培训,每周高达两批到三批新人入职。
短期的临时工对公司的管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根据数据来看每个新人来都需要15天左右的学习才能够跟得上平均水平。
在这爬坡期,效率低,计划达成率更低,品质也不能保证。计划一再延迟,每天开会讨论欠产数量,如何重新安排人力,安排加班等。
一台机器在1个月里换了5名新员工,稼动率像过山车一样,班长都来不及对他们进行作业培训,导致停工等待现象严重。
临时工没有所谓的绩效奖金,做得好,做的不好都无法进行公平的奖励和处罚,犯错误时无法严肃教育,要不然一句话不说第二天就不来了,一线的班组长也甚是无奈。
生产经理天天抓脑袋,老板天天盯着问,效率为什么这么低?如何才能提高稼动率?生产经理听的多了,也变得越来越冷静了。
改善,我们要改善。
在总经理的号召下,成立了改善小组,拉了一群人,每个人划分几台机器,天天在现场盯着,期望找出浪费来减少损失,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稼动率表现依旧很平淡,不是很明显。
一个改善的兄弟甚至在和总经理的报告会上直接说道:“如果一直是临时工的模式,这么高的离职率,稼动率是不会有所提高的,我们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搞来搞去。”
临时工已成为公司的用人模式已无法改变。如果你是生产经理,你会如何做?如果你是改善负责人,你会如何做?
通过为期一段时间的现场改善总结几点个人建议:
简单化:
持续将作业简单化,物料,工具,工装只放置需要的,减少员工对工作内容判断,拿来即用的傻瓜式作业。
标准化:
将作业内容文件标准化,建立培训机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减少质量隐患。
专门化:
合理分工,减少作业内容交叉复杂程度,每个人都是一个细小的细胞单元。
原材料仓库工作内容拆解为:收货-拆箱-上架-补料-备料-发料
成品仓库工作内容拆解为:入库-上架-备货-出货等
设备操作拆解为-专门换型人员,专门物料补充移动人员,专门的异常处理人员
辅助工具设计-使用辅助工具减少定位困难,减少重物搬运,转身等来降低员工的劳动负荷等来创造相对轻松的环境。
机器换人-对离职率高,环境,人员作业负荷高,质量管控要求高的岗位逐步利用机器取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