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疾险太友好,我忍不住要吐槽
01、
这号写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顺带说一句,两周年活动也快来了哦)
我喜欢写思路、写方法、写保险背后的基本逻辑、写决策时的权衡判断。
我想告诉你保险是怎么回事,告诉你人性是怎么给你捣乱的。为什么这个条款是合理的?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这样搭配?
这么说吧,只要你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按菜单栏里的分类,看看历史文章(挖坟),就肯定能把自己的保险配置的七七八八,出不了大错。
我也写喂饭文,毕竟现在都忙,有几个人会为了买保险把自己训练成保险专家呢?不是谁都有做攻略的天分。
产品测评其实反倒是相对没有技术含量的。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现成的。产品差异也越来越小,每个险种你研究三五个,其实心里就有数了。再出新产品,无非就是看看区别在哪里,优势劣势在哪里。
之前写产品的节奏是很个性化的,我自己觉得方方面面都挺不错的,或者亮点突出的,对非标体友好的,隔三差五着重写一写就行了。
老读者可以仔细品品,很多大热的产品我都没写,我写出来的,都是最能打的。
真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把几十个产品给你测评对比完了,你还是不知道该选哪个。很多人真的只想听一个结论:你告诉我买哪个就完了。
02、
去年年底开始,我就有点要崩溃了。
这些公司干啥玩意儿?每个月都出一大堆新产品,然后每个产品都多少有些后发优势,写吧。其实差别也不是特别大,不写吧,每个产品都有人留言求测评。
我刚写完一个产品,想着写点别的吧,保险知识体系这么大,我还是有很多点可以写的。怎么给孩子准备教育金?免责条款怎么看?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保证续保到底是咋回事?
还有,在职场这么多年,沟通技巧、成长方法、心理建设,甚至育儿经验我都想写。
可是不好意思,又出了8个新产品。你的读者可以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多的保障,你写不写?
你们在犹豫:这个产品是很好,可是会不会马上又出个更好的?我要不要等一等?
我在抓头发:总写产品,会不会被说营销啊?我这个号还要不要面子的啊?
同一片天空,同一种崩溃。
03、
其实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号的工作量已经不是我一个人能承担的了。第二,今年的新产品真的是又多又好。
第一个问题,需要有新生力量来替这个号注入新的活力,分担重任。第二个问题,就需要你我都稳住心神,不要被普天盖地的的新产品「迷了双眼」。
说白了,选择太多的时候,对人的决策能力就是一个考验。
关于决策能力,十四个字送给大家:做功课、别从众、信自己、不追求完美。
旧文一篇,推荐阅读。
04、
引发以上千字吐槽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海保人寿的「芯爱重疾险」;
(报备名是「海惠保」。这个俗名体现了产品的最大卖点——心❤️)
因为这个产品有两个亮点让我不得不写。
1、「芯爱」针对心血管疾病有特别条款。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轻症)
冠状动脉搭桥术(重症)
急性心肌梗塞(重症)
⬆️这三种心血管疾病/手术,都是可以二次赔付的。
其中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自动包含在轻症里,间隔一年以上就可以二次赔付。
冠状动脉搭桥术、急性心肌梗塞和恶性肿瘤,这三种重疾打包在一起作为「特定重疾」供选择,两次恶性肿瘤间隔3年,其他情况都只要间隔1年,就可以二次赔付。
举个例子:
老王投保了50万芯爱重疾险,选择了「特定重疾」。
第2年,老王做了个微创的心脏支架(冠状动脉介入术),保险公司赔付15万(轻症30%)。同时激活了轻症豁免责任,后面的保费不用交了,保单继续有效。
第5年,老王另外一根血管又堵了,没办法,做了第2个支架,保险公司再赔15万(二次轻症30%),保单还继续有效。
第8年,老王的病情恶化了,发生了急性心肌梗塞(符合重症标准),保险公司赔付50万(首次重疾责任),同时特定重疾二次赔付责任继续有效。
第10年,老王得了肺癌,保险公司赔付50万(特定重疾二次责任),保险合同彻底结束。
(再次感谢老王对保险举例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阿门。)
2、「芯爱」的智能核保非~~常友好。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包块、甲状腺囊肿TIRADS-2级能标体承保。
乳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腺瘤,BIRADS-2级能标体承保。
乙肝小三阳、肝功能轻度异常,有机会标体承保。
高血压,放宽至160/100. 高血压一级也能标体承保。
体重过高,BMI 放宽至 32,相当于一个1米75的人,体重98公斤。
是目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整体核保最友好的重疾险了。
这两年来在后台问我:
「高血压160可以买哪个保险?」
「有没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能标体承保的?」
「我超重了怎么办?」
的朋友们啊,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们的啊。期待是有结果的啊~老天显灵了啊~
05、
去年底和今年初,我爸因为做心脏支架住了两次院,大年初一陪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当时主治大夫查房的时候跟我爸说,心脏疾病是有家族性的,你们全家,兄弟姐妹,包括儿女们,以后都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定期检查。
听了这话,我和我姑都一在旁边瑟瑟发抖。毕竟我爸和我大爷,两个心脏值好几万的「支架老头儿」是活生生的案例。
所以看到这个产品我这么激动,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我爸手术后我也做了一些功课。关于心血管疾病我也不说太多吓唬大家,就说两组数据。
1、心血管疾病占中国居民全因死亡的40%左右,估计超过2亿人患有各种心血管疾病。
2、「裸支架」的再狭窄率比较高,高达30%。新型的「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是5-10%。
(来源:@丁香医生)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最高的两个疾病死亡原因,所以,保险公司要创新,癌症二次赔付之后,把焦点转向心血管疾病,是个非常合理的方向。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朋友,建议研究下这个产品,起码get一下思路。
06、
除去上面说了两个亮点,「芯爱」本身也是个相对完整的单次重疾险,该有的都有。就算你不选特定重疾,它本身也是包含:单次重症(100%),2次中症不分组(50%),3次轻症不分组(30%)。于是它可以变成如下的不同版本:
基础版:轻症+中症+重疾+身故/不带身故
升级版:轻症+中症+重疾+癌症二次赔付+身故/不带身故
旗舰版:轻症+中症+重疾+高发特疾二次赔付+身故/不带身故
你看,现在保险公司都学精了,责任都给你选,自己排列组合,跟在外卖平台上选沙拉一样。
07、
我觉得这个产品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海保人寿是哪里冒出来的啊?靠谱吗?
说实话,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这家公司,太新了,2018年5月才成立的,1年而已。
查了下背景,这是首家在海南自贸区设立的全国性保险机构,股东是海马投资集团、海思科医药集团、易联众信息技术等八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5亿。
然后看到了一个吓人的数字:偿付能力充足率3019.56%。哈哈哈哈,追求偿付率的同学们,你们满意吗?
其实新公司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保险公司没有所谓的「小公司」,注册资本都是实缴的,15个亿放在那里等着用。产品也都是银保监会爸爸审批的,正经的合同,不用担心恶意不理赔。(拿大小公司说事儿的,都是大忽悠。任何一个方面各公司大小都不存在直接关系,大有优势也有劣势。)
我对「新公司」这件事唯一的顾虑,就是它的整个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响应够不够快?经验够不够丰富?流程是不是流畅?客户的体验是不是舒服?
这一点,目前没有经验,所以不能给大家意见。但有个规律可以讲的是,新公司开张,要的是市场,是把名声打出去,在服务客户的意愿上,不会自己作死。为了这个产品,海保人寿还特地跑到北京开了场发布会,相当大阵仗。可见抱以厚望。
另外也跟后台的同事确认过,这款「芯爱」是海保人寿和平台独家定制,配合度很高,人力配备的标准也是按照平台的标准来的。所以这里的服务体系,有平台的标准在。
所以,这一点到底怎么看,大家自己斟酌就好。反正现在产品那么多,有的是选择。
也可以关注一下官微@海保人寿,和官网。看看是不是符合你的喜好。我翻了翻,相关服务的条理做的还挺清楚的。
08、
产品爆发应该还会持续一阵子,虽然这种现象让你我都很纠结,但无论如何,对要买保险的人来说,选择多,都是一件好事。个性化的要求被满足,非标体也有更好的承保机会。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双城记》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