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过年走亲戚送过的那些礼—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20)
【家教智慧 第378期】
想起过年走亲戚送过的那些礼
在我的家乡,水浒古镇东平,过年走亲戚,带礼物那是必须的。
这个礼物不是随意的,讲究得很。无论你礼物花样有多少,价值有几何,其中有两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一是肉,二是酒。
过去,肉在我们这里是奢侈品,平时人们是舍不得割肉吃得。自然成为过年走亲戚的“重礼”。过年走亲戚的肉,在我们这里称作“礼条”,其实就是一大块猪肉。标准的礼条是带肋骨的那一种,大小视不同的亲戚会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姥娘家的要大一些,至少要八斤左右,表示“新年大发”。一般的亲戚略小一些,在六斤上下,意味着“新年顺旺”。新娶的媳妇过年第一次回门,也称“认亲”,礼条有特殊的讲究,要求在十二斤以上,中间用刀划一道,表示是两块肉,意味着“亲情相连,刀割不断”;到了娘家用刀再从中间切开,让新女婿带回一半去,每块六斤,意思是“来往顺畅,亲情不断”。
在我的记忆中,从记事开始,一直到现在,“礼条”的变化都不大,变化较大的是“酒”。
过去酒是用粮食酿的,当然更是奢侈品中的极品,金贵的很。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走亲戚是散装酒。每家都有若干个“酒嘟噜”,类似于茶壶状的一种带嘴的盛酒容器,小的能装二斤酒,大的能装四斤酒。走亲戚时,好的人家二斤的酒嘟噜装满,一般的人家里面只装一斤酒,到了亲戚家把酒倒到主人的酒嘟噜里,空的再带回。
八十年代后期,有“关系”的人家,能从医院里搞到几个医用空吊瓶,用来装上酒走亲戚,很是风光,觉得很有面子,因为,酒的透明度高了,带来几斤酒一目了然,不像酒嘟噜,不倒不知道里面装了几斤酒。当然,酒还是要倒出来,走时空瓶子要带回去,后面走亲戚还要用呢。
八十年代未,农村开始了土地承包,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有人开始喝瓶装酒,瓶里的原装酒喝净,酒瓶子是绝对舍不得扔掉的。如果是公共场合喝瓶装酒,往往宴席未开,酒瓶子就被人“占”下了。要空酒瓶干什么?到年下走亲戚装酒啊,那可比“吊瓶”又光面了许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参加工作的1986年,我走亲戚还用了一回瓶装的散酒,当然,那一年,人们都明显“富”了,酒不用再倒出来,瓶子不用再往回要了。
九十年代初,过年走亲戚散装酒不见了,普遍改成了瓶装酒,多少钱一斤呢?一元钱一斤。一般的亲戚还是二斤酒。
九十年代末,酒的价格变动不大,但酒的数量上升到了四斤。好的家庭由散落的单瓶装变成了礼品盒。
进入二十一世纪,酒的数量又增加了,变成六瓶装的礼品箱,酒的档次当然也上去了,渐渐地由每斤五六元上涨到了每斤十几元,当然,这也给走亲戚携带带了不便。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升,肉尽吃,酒尽喝,但是人们却都开始注意健康保健,酒反而喝得少了,于是走亲戚的酒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年走亲戚又流行起两瓶的礼品盒,数量虽然少了,但质量和价值上去了,两瓶装的礼品盒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过年的走亲戚酒的变化,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是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回归过程,但从质量和价格来说,却一直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这一则反映出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则人们对酒的需求由过去的“喝不足",到后来的“喝得足”,发展到后来的"喝不了",再到现在的"要喝少",反映了人们在生活富足之后开始了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追求……
写到这里,我又想说,我不想唱高调,但是,的的确确,确确实实,与三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好了!现在的生活是肉少吃、酒少喝,那个幸福没法说了!
相前链接:走亲戚为什么要“作假”—春节要告诉孩子的那些事(1)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