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镰刀”“棒棒”思维锁住了孩子的人生

【家教智慧 第675期】

近日,读了作家赵文强的一篇微型小说《爷爷·孙子》,说城里3岁的孙子到乡下老家看爷爷。晚上,70岁的爷爷指着天上如钩弯月考孙子:“弯弯的月亮像个啥?”孙子想了想说:“像妈妈的眉毛。”老汉说:“不对不对”,让孙子再想,并启发说“月亮是弯弯的……”聪明的孙子正好看到爷爷的驼背,兴奋地说:“像爷爷的驼背。”爷爷依旧摇摇头说,“不对,不对,月亮是弯弯的,头是尖尖的。”孙子说:“那就是香蕉了!”

爷爷没见过香蕉,不知道是何物件,心想,这一定是孙子想不出答案胡乱诌出来糊弄他。相当年,自己三岁时,别人问他“弯弯的月亮像个啥?”,他一口就答对了,“像镰刀啊!”好容易的题嘛,本以为城里长大的孙子应当比自己强,可如此启发,孙子咋就答不上来呢?这个孙子恐怕是废了。

这个故事颇具教育哲理。人是会想象的,但任何一种想象却都是根源于生活实践的。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离开生活实践,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爷爷以自己的“镰刀”经验去考孙子,孩子从没见有见过镰刀,智商再高当然也无法答出爷爷的“标准答案”。

因此,爷爷的“镰刀”与孙子的“香蕉”之所以产生“矛盾”,那是因为,爷孙二人的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瓦特因用壶烧过开水,看见了水沸顶盖,于是就想象和思索沸水、蒸气与动力的关系,从而造出了改变世界的蒸汽机;莱特兄弟因看见鸟在天空飞行,因而发明创造出了飞机;相反,一个人如果从未到过大江大海,就不会想象出江海的汹涌澎湃,更不会产生要造轮船渡海的冲动;一个人如果整天足不出户,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会知道社会发展到什么状况,不会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会产生促进社会发的欲望,从而也就不会产生有益于社会的创新的动机……

当下的世界,不仅需要有知识的人,更需要有想象力和创新、创造力的人,否则,一个人知识再多,也只不过是电脑里的一块硬盘而已!

据12月18日北京青年报载,重庆有个贺东伟,持有法律本科文凭,却在街头甘做“棒棒”——靠一根棒子维持生活。在这里,并非没有轻视、贬低“棒棒”这些自食其力劳动者的意思,也并非是说本科生做“棒棒”不可以,我想阐述的是,持有本科学历的贺东传,从思想上就认为他唯有做“棒棒”最合适,“最与其能力相匹配”,其他工作他做不了。也就是说贺东伟对“棒棒”职业的坚持,并非出于喜欢,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奈。而他本科学历承载的诸多知识,对他来说,和其存在电脑硬盘并无二致。

我想,贺东伟的“棒棒思维” 或许和开头故事中的“镰刀思维”有一定关联,一个人如果从小被某种“思维”所固化,长大后,无论他学多少知识,拥有多高的学历,却再也难以走出“棒棒”和“镰刀”的桎梏。

我们当下不少的高学历者,怀揣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毕业证,却卧在家里“啃老”,追根溯源,就与从小足不出户的“圈养学习”有关。试想,从小到大,他们的视野一直在卧室、教室、家庭中、学校里……那么,在他们的思维里,就会形成“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学习了,除了学习,还能再做什么呢?”

因此,我以为,对孩子进行教育,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会生活、参与实践、融入社会、开阔视野更重要,这不仅牵涉到想象、创新、创造力的形成与大小问题,更牵涉到孩子未来人生的舞台、格局的大小问题。

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想象,不一样的人生!莫让“镰刀”“棒棒”思维锁住了孩子的人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一个人若要“心大”,首先当让脚走出家门,行路万里,登上峰巅,开阔眼界,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怀壮志同天宽!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