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典油画女性姿色丰盈,流露出古朴原始美感,我不知如何赞赏

聊一聊17世纪荷兰画家埃弗丁恩笔下的女性题材油画作品《维纳斯半身像错视画》整个画面的空间立体效果非常强烈鲜明,

这是因为画作的背景与主体部分,两者之间完全脱离开来,它们是各自独立存在,

但并不是主体脱离于画面,背景也脱离于画面;若是画作的主体或背景,某一个部分脱离于画面,

那么整幅画作的故事情节情景就无法有效完整的衔接起来,一幅画作里面可以有“画中画”,

但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部位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对于写实风格的油画而言,

我们现在就先简单了解这幅画作的背景部分:整个背景被分为三个区域,画家以黑色调描绘了画面最左边的那块小区,

以红褐色调描绘了中间的那根柱子,比绿色调描绘了画面右边的那块大区域,

这三个不同色调的区域共同组合成一个画面背景,让人们感觉到室内的环境空间非常宽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间的那片红褐色区域,我们没有从头看到尾,是根本不知道它是一根柱子,

毕竟画面上方的红褐色线条显得很平面,唯有最下方的圆形,才让人们觉得原来画家画的是一根柱子;

那么,为什么画家要把这根红褐色柱子的上半部分描绘的这么平面呢?

是因为画家要让这红褐色区域和左右两边的区域相互衔接,毕竟左右两边都已经很平面了,画家为了让整个背景墙壁都显得平面,

于是干脆把中间的那根柱子也画的平面,这样整体效果看起来就显得比较平衡舒适,

当然了,画家也完全可以让这根柱子从头到尾都显得立体,

不过,为了考虑整幅画作的整体效果,这根红褐色柱子的上半部分显得平面还是比较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整个画面背景的平面更能体现出画面主体的立体效果,这是一种空间强烈反差的对比,

当然了,主体部分肯定要描绘的立体才有用,这很考验画家的技法。还有就是整个画面的背景部分的色调,

总体效果是显得比较微弱,和主体部分没有任何的冲突违和感。

再仔细看画面的左下角,有一张米白色的家具(可能是橱柜,也可能是桌子),

但是这家具在画中依然显得不够立体,不过呢,画家在这米白色家具旁边描绘了一根较粗的棕色线条,

因为这根棕色线条导致米白色家具多了几分立体感,然而有些瑕疵的是,这整幅画面的背景部分的色调显得过于复杂了,

有黑色,黄色,褐色,棕色,绿色以及红色、白色,这7种色彩在同一个背景上出现,真的会让人眼花缭乱,

画家为了避免这么多的色彩给人造成眼花缭乱,所以都是“点到为止”的修饰它们,

不敢用过于粗糙有力的笔触描绘,更不敢将这些色彩“立体化”,

假如一旦这些色彩被“立体化”,那么面积较小的主体人物就会被挤到画面上,

或者淹没在背景中,那么整幅画作的主体就不够鲜明了,而且整个画面还显得非常凌乱,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画家并不是有意要将这幅画的背景描绘的这样的平面,

是迫不得已要这样平面,假设背景的色调很单一,那么画家就可以将它“立体化”,对吧!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么多色彩的浅背景,正好说明了画作的主题——错视,

所谓“错视”就是给人造成错综复杂的视觉感受。我们现在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主体部分:

画家描绘了两个大理石头像,一个是维纳斯,一个是丘比特,这一男一女的形态特征导致整幅油画看起来像是一幅雕像,

并不是一幅油画,很简单的道理,雕像的空间立体效果要比油画的空间立体效果更强烈鲜明,此时,我们就能明白,

为什么画家要把画作的背景描绘的如此平面的原因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画中画”,

背景部分是一幅油画,主体部分是雕像,而这主体和背景都在同一个空间里面,

于是画家把这整个画面空间取名“维纳斯半身像错视画”,

的确如此,就连主体人物维纳斯也给人错视的效果——以为她的背部是那根红褐色的柱子,其实画家并没有把维纳斯的背部完整的描绘出来,

还有就是,画家直接把丘比特的头画在画面的右下方,让人感觉有一个人头在桌上放着,显的很“怪异”,

其实,画家也画了一个完整的丘比特,只不过他脖子以下的部位没有表现出来,

为什么画家要让维纳斯和丘比特给观赏者一种错觉效果呢?简单来讲,这没有为什么,

这只是画家个人的喜好而已,画家喜欢怎么画,那是他的自由。

当然了,画家也不会无缘无故这样描绘,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宗教神话女神维纳斯与丘比特完全“人格化”,

因为在这幅画中我们看不到丘比特的翅膀,没有了翅膀的丘比特就已经是人格化了,

没有背部与下肢的维纳斯,她就不再是掌管爱与美的女神,更何况维纳斯是断了双臂,

残缺如此严重的维纳斯,自然没有人说她有多美了,

已经不美的维纳斯,又如何是掌管爱与美的女神呢?对吧!所以她已经是一个世俗女人。

画家以略带灰色的白色调修饰了维纳斯和丘比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维纳斯睁开眼睛正视着前方(画面右边方向)略有所思的样子,

丘比特仰望着维纳斯,不过,画家没有把丘比特的具体眼神描绘出来,

所以他像是一个玩偶摆在桌上,无表情的玩偶丘比特,

与表情丰富的世俗女人维纳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是因为丘比特的“仰望”,

我们才更专注维纳斯的整个形态,她盘着灰白的头发,头上戴着月桂树花冠,脖子上也戴着月桂树花环,

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月桂树藤,让维纳斯多了几分青春气息;维纳斯的脸蛋,脖子,肩膀,胸部整体形态看起来非常丰满,

她披着柔粉色围巾,这柔粉色围巾让维纳斯洋溢出非常迷人成熟的女人韵味,

因为这成熟的女人,我们似乎又感觉到了维纳斯的女神之美,原来她没有被完全人格化,

她还是那个掌管着爱与美的女神,此时我瞬间明白,维纳斯旁边的,

也就是画面背景处的那块棕色线条,其实这是大海,那大面积的绿色区域是天空,

维纳斯此时注视着的就是出生的地方——大海,她的整个眼神显得优雅,

将我们带入到了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海洋中,感受海洋的美好风光,这是原始之美,毕竟海面上没有任何东西,

海水是棕色的,天空是绿色的,这样的场景显得很梦幻,不真实,所以说,整幅画作无非就是表达17世纪荷兰艺术的原始风貌(有关维纳斯的刻画),错觉下的女性美,让人们不知道如何赞赏。

埃弗丁恩作品《维纳斯半身像错视画》这是本文所阐述分析的油画作品,为了提升阅读审美体验,于是在文章中又添加了其他一些油画作品。

(0)

相关推荐